该闯荡的年龄,就要敢于闯荡;贪恋体制内的舒适,可能平庸一生

亲,请关注我,让我们牵起手,一起行走,一起感悟,一起直面人生,一起接近智慧……


该闯荡的年龄,就要敢于闯荡;贪恋体制内的舒适,可能平庸一生


今天上网浏览,看到一个年轻人在职业上做出的选择。他是985院校理科毕业生,三年前考了县级公务员。如今,他坚决要跳槽了,已经递交了辞职文书。

为什么呢?因为这位年轻人三年前选择考公务员,完全是听从父母的安排。进入县级公务员序列后,感觉特别没劲,因为工作琐碎而重复,自己的专业没有丝毫用处,薪水也只有3000元左右,加之自己并不喜欢应酬逢迎,所以丝毫也看不到有什么好的前途,反而已经看到了自己退休的样子。而他的一些同学,如今就职私企外企,每年薪水十几万几十万的,大有人在。他心里太不平衡了,仔细想过后,他决定跳槽,重新选择自己的职业。

对于这位年轻人的选择,我持完全赞同态度,为其鼓掌叫好!

我当然并非不知道在体制内工作也有许多优势,比如比较牢靠,稳定性强;比如工作规律,相对舒适;比如一些单位福利待遇很好;比如社会大众对体制内人士认可程度高,等等。但是,我总觉得,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年轻人,除非非常喜欢体制内工作非常热爱体制内工作,其实在体制内工作也有很多弊端:比如,当公务员,所学专业不能很好地发挥;比如,工作杂务性强,缺少创造性;比如,要求性格比较圆通顺遂,不利于个性张扬;比如,薪水太低;比如,长期在体制内工作,一个人很容易变得毫无实际才能,只有混日子的技巧,等等。

我曾经到我们当地一个县的一个镇上进行文学采风,接触一位选调生,硕士毕业,原来的专业是物理,经过选调生考试进入镇上,直接安排副科级干部。单从生存角度来说,这种待遇我想必定是许多人所认可甚至羡慕的,那位选调生也认可自己的选择;不过我并不认为他的选择明智。为什么呢?因为在我看来,他本来的优势是多年努力而得到的物理学方面的功底,如果他进入对口部门对口专业,我想他会在专业方面走得很远,成为荦荦大才;但是,他在镇上当一个副镇长,虽说晋升了副科级,但是专业优势全部丢失了,剩下的,就是跟别人竞争逢迎应酬和处理事务的能力,那么在这些方面,他一定能成为竞争中的优胜者吗?我看不一定。就是说,他的这种选择实际上是“扬短避长”,从长远看,很难说是明智的。

所以,我对高校毕业生一窝蜂考公务员的现象,一向并不欣赏。


该闯荡的年龄,就要敢于闯荡;贪恋体制内的舒适,可能平庸一生


我多年前曾经到香港旅游,导游说,在香港,公务员是很平常的职业。在香港,人们最看重的是财富。我想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公务员职业是不是会长久一直显得优越呢?我看未必。

其实,从体制内跳槽的情形,并不鲜见。前几年,一位硕士生,经过考试,进入我们当地一个县的宣传部门工作。工作大约两年后,感觉工作不适合自己,不能发挥自己的优长,选择了跳槽;我的一位教师同行的儿子和儿媳,本来都经过考试进入一个县级市的政府部门当了公务员,后来觉得薪水低,事务繁杂,很不适应,前景渺茫,选择了跳槽。两个孩子本来是本科毕业,专业是绘画,二人跳槽后到洛阳开了一个画室,干得风生水起,非常开心快乐。

由于体制内的种种优势和社会传统认可度,选择脱离体制的确是需要勇气的。但是,一个年轻人,难道不应该在能闯荡的年龄,好好闯荡一番吗?要知道,毕竟,体制内容易使年轻人产生怠惰,容易变得除了混世技能,其实毫无实际才能。坦率地说,在体制内平庸谋生黯然终老的人,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所以,我对年轻人选择脱离体制另谋职业是持赞同态度的。年轻,意味着勇敢,意味着果断,意味着勇于挑战,意味着敢于冒险。一个人年轻时代就老成持重、追求四平八稳,我不太欣赏。

朋友们,尤其是年轻的朋友们,我说得有道理吗?

走出体制迎接新的挑战,你敢吗?


该闯荡的年龄,就要敢于闯荡;贪恋体制内的舒适,可能平庸一生


谢谢您的欣赏!欢迎再来!

文中图片来源于今日头条免费正版图片。

贺点松,语文高级教师,作家,从事文学创作30余年,已发表文学作品1000余篇,著有小小说、诗集两部,并经营文学、观点类微公号“一个人可能发出的光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