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古时候世界各国都没有交流时却都共同的把黄金作为一般等价物?

雨彐


为什么世界上所有文明都认可黄金?答案有些出乎所料,是因为黄金的颜色:黄色。

这属于黄金的文化属性。在古代互不交流的人类文明里,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甚至是孤立的印第安人,无一例外都把黄金作为贵金属和财富象征,是因为黄金反射黄光,有非常好的光泽度,接近于太阳,而最初人类都是崇拜太阳的,黄金的光芒寓意太阳。

另外,黄色在很多国家是象征统治者权利的颜色,比如说古代中国、古埃及、古印度等,这些人类文明起源较早的地区都将黄色视为统治者的身份和地位。还有一些宗教,比如佛教,把黄色作为信仰的颜色,很多僧人死后都是以金黄色塑真身。

由于黄金的文化属性,导致世界各地都认可黄金,进而发展成为一般等价物。

另外黄金不生锈,耐腐蚀,熔点高的物理属性,也是成为一般等价物的重要原因,但总的来说是因为它的文化属性。


春秋笔谈


从古至今,世界的人们都不约而同的把黄金作为一般等价物和流通货币,一是选来选去没得选,只有黄金最符合。二是黄金化学性质足够问题,历经千年都还在。三就是黄金的价值并不是它自己就有的,是我们人类赋予它价值。本质上它就只是一个金属罢了。

最初,海边捡的贝壳,狩猎得到的肉,动物毛皮,谷子粮食都可以作为一般等价物和货币去流通,这是物换物的时代。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古代人也逐渐需要一种稳定的东西作为等价物实行交换,由此,既要技术又要劳力才能得到的金属,看起来比较高级,比较难得,就开始被人们所考虑。



不知道有多少人是一样学化学做化工,如果翻看元素周期表,那么大概可以从中得到答案。因为最终选来选去你真的发现只有黄金和白银才是最好选择。

每年开采的黄金吨数并不多。在古代,每年开采的更少,数百人的矿场一年可以得到百十吨堪称奇迹。要说稀少,元素周期表中人类标注的118个元素里面,稀有气体也少,但气体无色,重量轻,存储困难,看不见摸不着。古代几乎没人去想这气体玩意儿,所以不会选择气体作为流通货币和等价物,其他的气体元素则一样不考虑。难不成拿着个气瓶去菜市场买菜?


在人类接触的元素中,有毒元素也不考虑。比如常说的汞,常温下就是液体,砷还有剧毒,硫对人体还有刺激性作用,铅可以致人患病,包括其他的带有毒性的元素都不合适当做货币流通。它们也许冶炼相对容易得到,市面上也比较少,符合稀有的范畴,但谁也不想死,所以不会选择有毒元素当货币。

在生产中,我们接触的铜铁等过渡金属元素自古就被人类大规模冶炼和使用,在技术上它们非常合适进行货币生产,但它们数量一旦多,人们就不再把它们当稀罕物,作为货币或者等价物的话,它们的贬值风险极大。而且有个相当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它们会在空气中氧化和生锈,谁也不想自己的钱过了几年后变成废铁烂铜。



而过渡金属元素中的钛元素和锆元素,极其难得,古代压根没有对应的成熟技术得到。钛和锆因为提炼技术困难可以排除,那么铝元素看起来就非常容易了。然而古代想直接从矿石中把铝氧化物提炼成纯铝,比铁还困难,也不合适。

在化学元素中,我们经常说的"稀土元素",其实也是可以当货币流通,问题来自于稀土元素本身存量比黄金还大,不如黄金稀有。而且稀土元素是多种元素合称的一类物质,即使到了今天它们在外观上也不易区分。此时你怎么知道拿出来的金属条就是某某稀土元素呢?



在原材料领域,有一类元素我们也经常用。建房子、刮腻子都用得上,生产中也用得到它们,实验室还经常备有这类元素的化合物。那就是碱土金属元素了。钾钙钠镁铝锌,古代人冶炼技术也没那么高,得不到多少它们纯净的金属单质。而且该族元素化学性质活泼。置换反应不说,单质钠在空气中都可以燃烧,遇水立刻大量放热并伴随钠燃烧,有黄色火焰。所以好好活着比揣着一堆活泼金属出门要好得多。


此外,古代到现代,人类发现和利用的放射性元素也不在考虑范围内。一方面古代人无法有效提取这些元素出来,另外则是这些元素自带放射性物质直接杀伤人体,致人死亡。

所以最终能选择的范畴就变得极小。只剩下化学性质非常稳定的黄金和白银,其中黄金比白银更稀少,市面上少,产量低,但是又存在规模,符合人们"物以稀为贵"的心理想法。再者,黄金的冶炼也不算难,只要人手劳力足够,有冶炼技术和设备,就完全没问题。同时,黄金性质非常稳定,空气中潮湿或者干燥环境,寒冷或者炎热,它都没有什么变化。存放百年千年,黄金也还保持原有性状。而且质地软硬适中,合适制作成货币,颜色黄色亮眼,耀眼明目,识别度高。这就使得人们将黄金作为一般等价物。而无论古代欧洲还是非洲,亚洲还是美洲,都发现有黄金,所以大家不约而同都选择了黄金。


本质上黄金是没有价格和价值的,只是自然界的一种金属,是我们人赋予了它价值,所以它才有价值。而在人们不断的选择中,黄金以它突出的优点被人看中,所以也就成为古代主要地区的一般等价物和流通货币了。


静听竹林风


  • 一是源于古代金属冶炼技术的落后
  • 各国在古代冶炼黄金的时候,冶炼出来的数量非常少,那些数量非常少,而且非常容易长久保存的,金属比较容易当成货币来使用。
  • 各国虽然交流非常的少,但是黄金在地球上的存储量非常的稀少,物以稀为贵,这就导致黄金的稀有属性,使黄金具有了货币属性。
  • 黄金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是一种高贵的金属,这就导致黄金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作为财富存储的需要。
  • 但是也不一定,黄金作为货币使用,只是在欧欧亚大陆国家作为货币使用,一个小比较小的范围之内。
  • 比如来东亚的中国,经常以黄比白银作为货币来使用,黄金只是一种辅助性货币。
  • 在太平洋上的岛国,还有一些国家使用石头来作为货币。
  • 早期中国在早期的时候,有在夏朝和商朝的时候经常使用贝壳来作为货币,这源于金属冶炼的落后。
  • 黄金并不是天然的货币,但是黄金具有天然作为货币的属性,所以黄金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逐渐演化成货币。或者作为货币的一般等价物。

地球观澜


物以稀为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