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湯山消防救援站55名隊員:每天三萬步守醫護人員安全

1月下旬,北京小湯山醫院改造和新病區建設工程啟動,並將此作為新冠肺炎市級定點收治後備醫院。得知消息後,北京市昌平區消防救援支隊對接醫管局、小湯山醫院和建設施工單位,成立消防技術服務隊,組織55名防滅火隊員和8輛消防車全程跟進。

4月1日,新京報記者從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瞭解到,小湯山消防救援站距離小湯山醫院1.5公里,每天消防隊員輪流巡查醫院及醫護人員居住場所,通過開通“24小時”消防服務熱線、火情模擬推演、製作消防安全防範指南等保障小湯山醫院人員安全。

小湯山消防救援站55名隊員:每天三萬步守醫護人員安全

“24小時”消防服務熱線

17年前非典阻擊戰,北京小湯山醫院7天建成1000張病床,創造非典患者最高治癒率、最低病亡率、醫務人員零感染的“小湯山奇蹟”;17年後,煥然一新的北京小湯山定點醫院,集結22家北京市屬醫院醫務人員,再次打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

自3月16日醫院啟用至3月29日24時,小湯山醫院累計接收境外來(返)京需篩查人員2002人,其中機場轉運1682人,各區隔離觀察點轉運320人,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43例。

回憶起小湯山醫院改擴建之初,北京市昌平區消防救援支隊第三大隊大隊長趙廉潔說,他們得知消息的當天便與醫院、施工方建立聯繫,實時瞭解工程計劃、進度,並研判施工過程中的消防安全風險。

為了讓醫院改擴建的消防等級明瞭,他們針對性地將醫院按照高、中、低三個級別劃片,以此對應的是32項管控措施。

“工期短任務重。”在過去的50多天裡,小湯山消防救援站開通“24小時”消防服務熱線,並對現場工作人員進行消防安全培訓和指導,累計培訓現場施工管理人員5500餘人次。針對現場動火電焊施工作業頻繁情況,趙廉潔說他和另外54名隊員探索實行了微信群報備審批與實時監督檢查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凡是施工動火都要報備告知,一旦接到報備都要提示火災危險性、提示防範措施,組織車組抵近守護。”

趙廉潔一邊向新京報記者介紹,一邊展示著工作時的一本本檔案。《小湯山醫院施工現場火災隱患及預防措施》、《小湯山醫院醫護工作人員火災風險提示指南》、《小湯山醫院改造項目施工人員居住點工作檔案》、《小湯山醫院改造工程動火、現場危險品臺賬檔案》等等。


消防員正在檢查小湯山醫院內的設備。消防供圖

50余天開展145次消防安全排查

小湯山消防救援站,位於小湯山醫院東南1.5公里,作為離醫院最近的消防站,可以說是確保醫院醫患人員消防安全的最後一道防線。

據瞭解,自2月2日以來,小湯山消防救援站站長杜崇就開始帶隊瞭解醫院消防設施的調研熟悉工作。院區有室外消火栓26個,為保證每個消火栓能正常出水、完整好用,杜崇帶領隊員們走遍了醫院的每個角落,詳細記錄了每個消火栓的位置、壓力,精準測量了每個消火栓到達毗鄰建築的準確距離。

除了消火栓,他們還對樓內所有的消防通道、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進行了摸排,精確記錄了443個室內壁式消火栓、1630個滅火器的分佈和位置。小湯山消防救援站的55名隊員每天都要進行長達七八個小時的不間斷行走、丈量,其微信運動每天都有兩三萬步。

這並不是每天工作的結束,他們回到消防站,無論多晚,隊員們還要一起製作醫院的滅火救援預案,反覆推敲,細緻到每棟建築需要在哪些地點停放何種車輛、從哪個消火栓出水、鋪設多少盤水帶……

為了檢驗預案的科學性,確保在突發火災時做到“秒級響應”“萬無一失”, 杜崇還帶領隊員們積極探索,採取想定作業、桌面推演的形式,在消防站劃定作業區模擬火災現場,從推演中完善預案。此外,他們還組織院方、施工方逐個場所開展面對面、點對點的實地排查145次,對發現的隱患問題逐一列出責任清單、隱患清單和整改清單36份。


小湯山消防救援站隊員開展演練。消防供圖

防火監督員守護416名醫護人員安全

3月16日小湯山醫院啟用後,大量醫護人員、武警官兵入駐,集中收治患者趨多,醫療設施高負荷運轉,人員、用電用氣設備、不安全的行為交織疊加造成的安全風險隨之攀升。

小湯山消防救援站在醫院啟用後,與駐院武警、保安力量建立聯勤聯動機制,將前期工作形成的應急預案、調研圖紙、水源分佈等基礎信息全部共享,組織對執勤武警、醫護人員開展了初期火災撲救、火場疏散逃生等方面的培訓。

此外,小湯山消防救援站執勤隊員每天8點,一車6人準時到達在小湯山醫院東門。上、下午,每天兩次,對院區26個室外消火栓逐一檢查、試水。“看似很簡單,可全部流程走下來可能需要隊員們耗時2個多小時、行走數萬步。”一名消防員說。

為了節約突發情況下的出水時間,他們在重點區域的消火栓上事先連接鋪設了一盤水帶。“可別小看我們這事先連好的一盤水帶,關鍵時候,能夠為我們節約5秒時間呢。”

與此同時,在小湯山消防救援站6公里外的九華山莊貴賓樓,住著小湯山醫院416名醫護人員。北京市昌平區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員周敏每天8點也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要從一層步行至七層,逐層檢查疏散樓梯間的32個防火門,抽查公共區域的85個煙感報警器、55個應急照明燈。“醫護人員在一線拼命,我們不能為他們分擔,能做的也就是確保他們住得安全、住得放心。”

新京報記者 劉名洋

校對 李立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