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需不需要常備一座“小湯山”?


參照北京小湯山,就在武漢火神山設計完成的第二天,你或許想不到,成都版 “小湯山” 已醞釀出爐。


設計,24小時進行;施工,24小時推進。


在和疫情賽跑的關鍵時刻,僅用10天,成都版 “小湯山”——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二期改建工程順利竣工交付。


然而,還不只是如此。1月29日下午,四川省人民醫院金牛醫院決定在醫院南側建設一棟新冠肺炎應急隔離病區。


其仍參照小湯山模式,計劃於2月4日完工並投入使用,整個過程,耗費5天時間。

一座城市需不需要常備一座“小湯山”?


一座城市需不需要常備一座“小湯山”?


而除成都外,目前,包括深圳、吉林等城市,也紛紛開建/建成自己的 “小湯山”。


一座城市需不需要常備一座“小湯山”?

表格所示僅是全國開建

“小湯山”/“火神山”的部分示意


隨即網絡上展開一場討論,“一座城市是否需要常備一座‘小湯山’,以備不時之需?”


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觀點。


正方:需要,它是城市流行病爆發時的“最後一道防線”


他們具體闡述了以下四個觀點:


第一,“小湯山” 不同於普通醫院,排水、排汙、排氣都有極為嚴格的要求,需獨立規劃設計。


以北京小湯山為例,當初接收全國七分之一非典病人的它,專門設置有停屍房、焚燒爐、化糞池、汙水處理系統、生活供應中心、液化氣供應站等設施。


不僅如此,為防止汙染氣體溢出,病房需為專用負壓病房,保證病房氣體統一搜集排放。


種種措施都是為了防止病毒的二次傳播。


據近期人民網一則消息,鍾南山、李蘭娟團隊已在糞便中檢出新冠病毒。可見,獨立排汙的重要性。


此外,便利的交通、周邊的人口密度,都是一個傳染病醫院,或治療區需要考慮的問題。


常備一座 “小湯山”,能最大程度為傳染病的治療帶來便捷和安全。


第二,相比患者分散多處的移動治療,“小湯山” 為城市提供了集中收治的地方,避免交叉感染,治療會更有效率。


第三,常備 “小湯山”,設施設備、藥品等物資會更充足,醫護人員專業度、經驗值會更高。


以上海和南京 “小湯山” 為例,在武漢 “火神山” 如火如荼建設時,它們早已建成,均是非典後的重要佈局。


其中,上海 “小湯山”——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在當年更是市政府一號重點工程。


一座城市需不需要常備一座“小湯山”?


據瞭解,在2019年12月31日武漢宣佈出現不明原因肺炎後,1月2日、3日,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就開展了整整兩天的實戰演練,並提前對物資進行了儲備


不少人在那個時候可能還沉浸在元旦的快樂,連 “肺炎” 兩個字都沒聽過。


同時,作為專用於傳染病患者收治的醫院,在醫護專業條件、醫療物資、藥品配備上,它更有優勢。


據悉,自2004年上海 “小湯山” 建成以來,它一直保持著全國最多負壓病房的戰略儲備。


一座城市需不需要常備一座“小湯山”?


面對增加的患者數量,上海 “小湯山” 還可隨時在當初設計時預留的空間,快速搭建治療區。


1月20日,上海 “小湯山” 開始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整個過程有序平穩,忙而不亂。


第四,除特殊時期,“小湯山” 可另作他用。


以南京版 “小湯山”——南京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為例,它於2013年開工,2015年建成。


早在設計之初,它便是按照國際一流傳染病綜合醫院目標打造,是傳染病專科醫院。

一座城市需不需要常備一座“小湯山”?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南京版 “小湯山” 得到充分使用,第一時間響應疫情。


而在平時,醫院也並沒有浪費。它作為社區醫院,為附近村莊提供服務。


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資源浪費,也為周圍醫療便捷帶來提升,可謂一箭雙鵰。


有人說,“一座城市動則便是上萬平方公里面積,一個永久性的 ‘小湯山’佔地大的也不過幾百畝,但能換來全城人的安全感,何樂不為?”


但任何一個事物都有兩面。接下來,我們看看反方觀點。


反方:傳染病是“低概率”事件,常備是資源浪費


反方觀點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常備 “小湯山” 是浪費資源。


非典與新冠肺炎前後間隔17年,常備一座 “小湯山” 不僅是土地空間的空置,包括醫療物資、藥品都有儲存年限,幾年一換,這是金錢與資源的浪費


下圖所示為一座醫院運營所需的所有成本支出項。據2015年的數據顯示,這些加在一起的費用,達到了近1.6億元。


一座城市需不需要常備一座“小湯山”?


此外,以北京小湯山為例,全國 “小湯山”“火神山” 的母版。非典期間,它在療養院北部空地建設非典定點病房。


2010年4月,北京市衛生局宣佈,拆除北京小湯山醫院非典病房。


2012年9月,北京市衛生局發佈消息,同意北京小湯山醫院的名稱調整為北京小湯山康復醫院,醫院被定位為以康復為主的三級甲等康復醫院。


一座城市需不需要常備一座“小湯山”?


如若不然,其間十餘年的空置,都只是浪費而已。更不要說,物資儲備帶來的浪費。


第二,除 “小湯山”,方艙醫院是更好的選擇。


在武漢疫情應對中,除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設投用,據報道,13個方艙醫院也將先後投入使用。



它一般由醫療功能單元、病房單元、技術保障單元等部分構成,是一種模塊化衛生裝備,具有緊急救治、外科處置、臨床檢驗等多方面功能。


展開後,方艙醫院救治能力相當於二級甲等醫院,可24小時內出隊,可獨立保障、展開醫療救援時間達6個月。


一座城市需不需要常備一座“小湯山”?


總結來說,方艙醫院不僅具備專業的醫療條件和醫療水平,還更加靈活多變。


會展區、體育館......它幾乎能在任何一個空曠的地方,迅速建起一座 “醫院”。


這樣的好處是,它可以隨疫情發展情況,靈活選擇醫院搭建地點,方便患者就近看病。


一座城市需不需要常備一座“小湯山”?


不僅如此,有數據顯示,一個方艙醫院的建起和收回,僅需1.5個小時

如果只是搭建,半個小時就足夠。


在此之前,有人或許會認為,一個 “小湯山” 的常備,比起臨時開建,應對速度會更快。


但方艙醫院半小時的速度,極大降低了人們對 “小湯山” 這樣定點醫院的依賴。

一座城市需不需要常備一座“小湯山”?


基於此,有人直言 “有可能一百年都用不到的 ‘小湯山’ 完全沒必要建。”


一座城市需不需要常備一座“小湯山”?


究竟是未雨綢繆還是資源浪費,對於一座城市是否需要常備一座“小湯山”,你更贊成哪種觀點?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