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玉手嬉桑乾,淚眼望長安

王昭君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有"落雁"的美譽。",曹雪芹在其書中談及王昭君的時候更是寫道:"絕豔驚人出漢宮,紅顏命薄古今同。"這是對王昭君的評價,不難看出王昭君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不假。前51年,王昭君於齊國蜀郡歸縣姊歸縣出生,父親王襄在其十七歲的時候將其送進宮獻給元帝。所以開始的時候王昭君是漢元帝的一位宮女,但是在宮中沒有受到帝皇的寵幸,在無一人願意離開故土遠嫁匈奴的時候,昭君主動請纓,自願遠嫁匈奴和親,減少兩國之間的爭端。這一去就去了六十年,再也沒有踏入漢朝的疆土半步,永遠了留在了匈奴。那這樣一位傳奇女子的一生究竟是怎樣度過的呢?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玉手嬉桑乾,淚眼望長安

1、 入宮侍御怎料遇見無恥畫工,相貌出眾也無緣見元帝

建昭元年,年僅十七歲的王昭君被父親送入宮中,成為宮中的一位宮女,原本昭君跟其他一起選進的宮女一樣,以為自己會有機會見到帝王,侍奉帝王。可是漢朝的時候,帝王選擇宮女侍奉時大多是看畫工提交上來的畫像。而當時負責畫像的畫工毛延壽確是一個貪圖錢財的無恥之人,只有賄賂他才會給畫出美麗的畫像。所以不少的宮女為了可以有機會被皇帝選中,會選擇給毛延壽送錢。但是王昭君自認自己美貌出眾,品格高貴,不會學其他宮女用這種方法獲得帝王的注意,不需要賄賂畫工也一樣可以讓入選。可是事情並沒有這麼十七歲的女子想的那般簡單。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玉手嬉桑乾,淚眼望長安

這毛延壽沒有收到王昭君的錢,沒有把她原本的美貌畫出來,反而在其臉上多畫了一顆痣,影響了王昭君的美貌,以至於原本貌美如仙的的昭君然而比不上普通的女孩,這樣的畫像就算是元帝看到也一定不會宣昭君入殿的。所以直到昭君選擇遠嫁匈奴前,都沒有見過漢元帝一面。或許昭君願意出嫁匈奴是不願自己的一生就如此平淡的度過,又或許是真的想要為漢朝做一點貢獻。

2、 出塞和親淚別故土,琵琶聲也難平心頭緒

竟寧元年正月,匈奴單于來到漢朝,請漢帝賜婚,娶漢人為妻。原本是打算將漢帝的公主嫁給單于,但是隻要是去過匈奴的人都會說那地方環境險惡,氣候極差,生活方式與漢朝一點也不同。況且離開自己的父母,遠去他方,試想一位平常女子或許都不會同意的,更何況是皇帝的女兒。

此刻,王昭君自願嫁入匈奴,正好解決了帝王的煩惱。漢帝便將自願前往匈奴的王昭君(史書記載其名可能叫王嬙)賜嫁於匈奴單于呼韓邪。對此單于十分高興,畢竟王昭君的美貌在漢元帝看到她時,就有點後悔將她嫁於單于。在陳志歲的《昭君出塞》種寫道:"漢皇恨殺毛延壽,詎省根由在自身。"事後更是將之前給宮女畫畫像的畫工毛延壽給賜死,但是就算這樣昭君出塞是無法挽回的一件事情。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玉手嬉桑乾,淚眼望長安

相傳昭君出塞那天,一路黃沙滾滾馬嘶雁鳴。從沒有離開家鄉的昭君此刻肯定思念自己的家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可以回到故土,心情難以平復。為了安撫自己的心情昭君拿出琵琶彈奏,只見一美貌女子撫奏琵琶,一段段淒涼悅耳的琴聲傳來。正往南飛的大雁此刻都忘記了繼續趕路煽動翅膀,停下來駐聽這琴聲,跌落在平沙中。也難怪為什麼落雁是對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比喻,或許是因為這女子真的太過驚豔。

昭君出嫁此後幾十年間匈奴與漢朝兩境邊界安寧,沒有再發生戰亂,呼韓邪單于也依靠西漢的幫助控制了匈奴全境。嫁給單于之後,王昭君被封"甯胡閼氏",並養育一子叫伊屠智牙師。只是這單于雖然英勇曉戰,但是不長命,昭君嫁過來沒有多久就逝去。只留下昭君和自己的兒子。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玉手嬉桑乾,淚眼望長安

3、 上書返回故土奈何被拒隨了胡俗再嫁,一生永留匈奴留得"青冢"人世間

建始二年,呼韓邪單于逝去。按理說王昭君可以結束這段和親之路,回到自己的故鄉,但是昭君上書給漢帝想要返回故土,卻被成帝拒絕,說她須依據胡俗再嫁,不能回來。按照胡俗,當單于逝去的時候,還在的妻子需要再嫁給單于的兒子。所以王昭君需要嫁給呼韓邪單于的兒子,原本想要回到家鄉的昭君再次留在了匈奴。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玉手嬉桑乾,淚眼望長安

這在漢朝可是沒有這樣的習俗,在漢朝這是不合禮制,受到世人辱罵的。呼韓邪單于的兒子在單于在世的時候得叫昭君母親,單于死後卻變成他的妻子。可是那時候的昭君孤身一人遠在他鄉,沒有誰可以求助,即使自己不遠也沒有辦法。只好隨鄉入俗,與單于兒子雕陶莫皋成親,後生下了兩個女兒,須卜公主和當於公主。

在公元前20年,這位單于死去後,昭君自此寡居,沒再想過回到故土。一年以後,53歲的昭君在匈奴逝去,於今天呼和浩特市南郊安葬。後人稱她的墓地為"青冢"。

為何叫做青冢,杜詩又對此的解說,說在昭君墓地附近的草都是白色的,但是昭君的墓上卻長著青色的草。不知道是不是真假,但是可以看出昭君是思念故土的,即使在匈奴北方死去,可是依舊懷念家鄉,不願墓上長著這北方白色的草,喜歡中原綠色有生機的青草。當然這只是後代對於昭君想法的一種猜測。

4、 出塞60年,60年漢匈無戰事

昭君出塞的幾十年間,漢與匈奴沒有一次衝突,雙方保持著友好和睦的關係,這在以前是沒有發生過的,即使沒有發生戰爭,但是兩國邊境之間時常會出現矛盾的,所以相安無事幾十年真的是少有。

可以說漢匈兩邊可以團結和睦,離不開王昭君的犧牲,昭君嫁到匈奴並不是簡單的做個單于夫人,她將從漢朝帶來的衣物、糧食的製作方法教給匈奴當地人,讓他們學習中原的所有文化,讓當時落後的匈奴人學習漢朝先進的文化,慢慢的進步,也勸單于不要跟漢對抗,讓兩國之間的關係一直處於友好的狀態。

自嫁入匈奴的昭君便自此一生再也沒有回到過故土,她應該時刻想念家鄉的,但是為了國家她甘願遠嫁,單于死去也願意入胡俗再嫁,希望兩地可以一直和睦相處,不生事端,兩國的人民可以一直安居樂業,不必為了戰爭流離失所,擔心受怕。在她來到匈奴的60年裡,匈奴的生活有了很多漢化的現象,無疑促進了民族之間的融合,這是符合兩族人民的希望的。而且自昭君出塞後,和親成為民族之間保持友好往來的而一種方式,避免了不少戰亂。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玉手嬉桑乾,淚眼望長安

可以說王昭君是歷史上少有的優秀的女性代表。遠嫁他鄉是悲慘的一件事情,但是對於昭君來說要說遠嫁不如說是出使匈奴的使者,一直儘自己的努力著保持漢匈之間的和平。身處異鄉的她可能會經常想起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故土,可這匈奴也離不開她。如今的"青冢"依舊在,昭君做出的偉事也會一直廣為流傳。世人會永遠記得在塞外有位美麗的女子玉手嬉桑乾,淚眼望長安。

參考文獻:

《漢書》

《後漢書》

《資治通鑑》

《漢書匈奴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