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氣時代結束了嗎?

近期原油價格持續暴跌,前幾天更是下跌到了20美元以下。

石油天然氣時代結束了嗎?


從原油期貨市場近30年的走勢來看,進入到21世紀以來,油價還沒有低於20美元的。


石油天然氣時代結束了嗎?


而20年前的1美元,跟現在的1美元相比,按照我們對於美元貶值的常識,其內含價值是遠遠不如的。


也就是說,現在的原油價格,不但是20年來最低的,還可能是40年來最低的。在80年代,里根政府為了打擊蘇聯經濟,曾將油價打壓到8美元的價格。


那麼,石油(及天然氣)真的要over了嗎?


是人類不再需要能源了,還是化石能源要被可再生能源徹底替代了?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石油天然氣時代不是結束不結束的問題,而是剛剛開始(特別是對中國來說)。


是的,剛剛開始。


人類能源替代的週期是漫長的,中國古代是以薪柴為主要能源,直到近代工業革命以後,才逐漸開始使用煤炭,這個過程花了兩百年。


我們可能不會想到,目前我國乃至世界主要的能源來源依然是煤炭,我們依然處於從煤炭時代向石油天然氣時代過渡的階段。


石油天然氣時代結束了嗎?


中國燃煤電廠2017年的容量因數(發電資產按裝機容量生產的比率)為48%,但它明顯優於中國的可再生能源。2017年,中國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量分別為21.3%和10.7%。


石油天然氣時代結束了嗎?


風能和太陽能發電多處於西北荒漠以及海上,遠離經濟發達地區,電能運輸的損失導致了大量發電被棄電。


石油天然氣時代結束了嗎?


我們使用的電力中有72%還是來自於煤炭發電,目前是10億瓦煤的規模。去年中國天然氣消費同比增長的近九成用於工業和住宅供暖。隨著天然氣運輸、儲存和電力基礎設施的增加,這一趨勢將在未來幾年席捲發電領域。


2010年,中國進口液化天然氣1000萬噸,2015年增至2000萬噸,2017年略低於4000萬噸。2018年的前四個月,進口達1575萬噸。到2035年,中國進口量是驚人的,預計可達20000萬噸。去年,全球液化天然氣貿易總額為29400萬噸。中國擁有17個液化天然氣進口終端,日總容量為74億立方英尺,到2021年有望增至112億立方英尺。


石油天然氣時代結束了嗎?


儘管在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和供應鏈上投入了數十億美元,但對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這仍是一項長期任務。畢竟這個國家太大了,太耗電了,而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將發電方式轉換成可再生能源。再加上中國風能和太陽能的低產能因素,因此政府才會優先考慮轉向天然氣,從國內生產和進口兩方面,以求更快取代煤炭。這也為能源投資者創造了一個巨大的機遇,尤其是隨著更多的美國出口終端將在未來幾年投產。


中國正在新建1600座燃煤電廠。其中1100個在中國,其餘的在其他國家融資和建設。在這個擁有14億人口、經濟如此龐大的大國,可再生能源只能是一種補充,而不是主要的能源來源。可再生能源的發電效率相當低。


石油天然氣時代結束了嗎?

去年,中國新增了近5000萬千瓦的煤炭發電,僅在一年之內就超過了中國風能和太陽能裝機總量。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超過了美國,而且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裡,中國的排放量將會增加一倍。


對比美國的話,差不多是20年前的狀態,加州當時開始用天然氣替代煤炭,目前整個州只剩下了一個燃煤發電廠。


結合中國目前的能源使用方式,天然氣也是短中期替代煤炭的最佳選擇,政府提出“十三五”期間,爭取將天然氣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提高到10%,意味著如果要滿足目標,今後幾年的天然氣消費增長需要超過15%。


石油天然氣時代結束了嗎?


天然氣不是可再生能源,但它的碳排放量比煤炭小。


由熱值可知:每使用1立方米天然氣相當於1.489kg煤炭。

由於1立方米天然氣和1kg煤炭的售價差不多,所以單從售價方面天然氣就佔有一定優勢,並且,煤炭的儲藏和爐渣的排放,也增加一定的費用。故綜合比較起來,天然氣在使用的方便快捷和經濟效應方面遠勝於煤炭。


每使用1立方米天然氣相比使用煤炭,減少排放1.349立方米二氧化碳,減少排放0.13156 立方米一氧化碳,減少排放0.0102立方米二氧化硫,減少排放0.4467kg炭渣,減少排放0.297kg飛灰。


目前煤炭消費中有一半是用於工業用途,這部分的煤炭消費很難用可再生能源替代。

主要是由於可再生能源是能源等級較高的電力,而煤炭在工業中的使用往往是作為生產原料或是提供動力和熱力。靠高等級的電力來替代煤炭,不僅低效,而且成本高昂。天然氣在工業中的應用則容易得多,比如美國工業生產中使用的能源主要就是天然氣。


石油天然氣時代結束了嗎?


其次,中國目前還有大量的煤是用於供暖,其中包括汙染排放很大的散燒煤,是導致北方冬季霧霾的一個重要原因。雖然天然氣供暖的成本較高,但由於其燃燒清潔,如果考慮環境汙染的外部性,在重度汙染地區對供暖推動“煤改氣”物有所值。


石油天然氣時代結束了嗎?


再次,對於電力行業來說,也必須要有天然氣火電的調峰配合。中國電力調峰主要依靠的煤電,但是隨著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擴大,煤電調峰能力已經接近極限。而天然氣電站的啟動時間只需要幾分鐘,是理想的調峰電源。美國和歐洲天然氣發電的比例都在30%左右,大於煤電的比例,而中國天然氣發電比例僅為3%。在儲能技術發展成熟以前,電網想要提升系統效率和對可再生能源的消納,需要增加天然氣電源比例。


目前是推動天然氣發展較為有利的時機:一是天然氣的價格相對來說處於歷史低位,此時天然氣替代煤炭,相對成本阻力會小很多。二是溫室氣體減排承諾下,政府對天然氣替代煤炭有更多的政治動力。三是目前嚴重的霧霾也是推動天然氣替代煤炭的重要推力,雖然“煤改氣”會增加使用成本,但比較容易獲得城市民眾的支持。


說這麼多,其實我想說的是,世界經濟再怎麼慘,原油價格也已經是近40年來的最低位,從中長期來說,無論如何都不應該繼續看跌油價了。我不是推薦去買原油期貨,那個玩意波動率會一下子把多頭空頭都打死,但是我們可以適當關注一下原油相關的板塊,從長線來講,向下空間有限但是向上概率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