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難之後,60後農民又遇到“賺錢難”,原因令人無奈,咋回事?

在農村,有一個問題困擾著幾代人,以前,農村都是靠種地為生,很多村民都有重男輕女、養兒防老的思想觀念,心裡想著生多幾個兒子,以後對生產和自己的養老都有幫助。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過去這種做法卻引發了不少問題。比如說;男多女少出現後,彩禮攀高,結婚附加的條件增多了,多個兒子的家庭現在也面臨了娶妻難,風氣不好的地方還出現了“娶不起”媳婦的現象。父母老了之後,還要為兒子的婚事發愁。

養老難之後,60後農民又遇到“賺錢難”,原因令人無奈,咋回事?

除了“結婚難”之外,養老難這一問題也開始來襲,很多農民因為沒有繳納養老金,老了之後也只能靠子女贍養,但因為子女長期在外務工,收入也不高,所以,很多農民邁入老年之後也只能靠自己,要麼在家裡種地幫子女減輕負擔,要麼和年輕人一樣,外出努力奮鬥,給自己攢點養老錢。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農村的養老服務水平不容樂觀,空巢老人的數量也在增加,如果按照這樣的情況繼續下去,今年邁入老年的六零後也會面臨這個問題。

養老難之後,60後農民又遇到“賺錢難”,原因令人無奈,咋回事?

當然,雖然說現在農村“養老難”,但六零後還是有機會去改變,趁著現在還能動,能賺錢,最好的辦法就是給自己攢點養老錢,以後失業了,也可以回農村種種菜,靠攢下來的積蓄養老,這樣就無後顧之憂了。

不過,在這段時間,筆者和很多六零後村民在聊天的時候也發現了一個新問題,原因令人無奈,具體是啥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養老難之後,60後農民又遇到“賺錢難”,原因令人無奈,咋回事?

據村民們的說法;六零後除了要面對“養老難”之外,現在最頭疼的還是“賺錢”這個問題。雖然說現在農村的養老水平和城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想解決自己的養老問題,那麼就必須“賺錢”,可現在,靠體力賺錢的年代已經過去了。

這幾年,城裡很多企事業都在招聘有技術、有文化的人才,進城找工作變得非常困難,尤其是到五十歲以後,很多地方都不要。就算去工地幹苦力,和技術工相比,工資的差距也很大,辛辛苦苦一年,有時候還結不到賬,實在令人為難。

養老難之後,60後農民又遇到“賺錢難”,原因令人無奈,咋回事?

如果不出去打工,留在老家種地的話,解決溫飽不是問題,但想要攢錢卻很困難,更不要說養老了,錢都賺不到,如何談養老。

聽完村民的話後,筆者既無奈又心酸,這也許就是現在很多六零後農民所面臨的一個問題。不過,筆者還是要提醒大家,無論生活有多艱難,一定要堅強地邁過去。相信隨著農村的發展,這些困擾農民多年的問題也會得到解決。

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