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運河山東段規劃出爐,將研究論證黃河以北段全線復航可行性

31日,山東省政府網站發佈《山東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以下簡稱《實施規劃》)。山東將按照“統籌規劃,保護優先”“強化傳承,創新發展”“優化佈局,合理利用”的基本原則,深入挖掘大運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寶貴遺產,統籌大運河沿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打造好大運河文化帶。

大運河(山東段)地處大運河中樞區段,沿線地區與蘇皖豫冀四省交界,是貫通運河南北的重要河段,擁有運河、泰山、曲阜三孔等世界文化遺產,8段河道、15個遺產點入選大運河遺產名錄。

按照上述方案,規劃大運河(山東段)核心區為運河主河道流經的18個縣(市、區);拓展區為沿運5個市,由北向南依次為德州市、聊城市、泰安市、濟寧市、棗莊市;輻射區為除核心區和拓展區之外的地域範圍,銜接“一帶一路”、京津冀、長江經濟帶、雄安新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形成核心區引領、拓展區融合、輻射區聯動的發展格局。

規劃實施期為2020-2035年,展望到2050年。

發展格局上,著力構築“一條主軸、一個高地、五大片區、多點聯動”的空間格局框架。以大運河核心區為主軸,打造齊魯文化高地。突出德州、聊城、泰安、濟寧、棗莊市五大沿運片區各自文化特色優勢,形成對大運河本體的空間支撐。推動儒家文化、泰山文化、齊文化、黃河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等與運河文化的互促共進、並榮共生形成輻射聯動的發展格局。

《實施規劃》為大運河(山東段)規劃四個功能定位:大運河文化交流互鑑先行區,以大運河文化遺產為載體,用足用好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等重要平臺,打造世界文明交流互鑑高地;大運河文化保護展示核心區,實施大運河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大運河生態文明建設引領區,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全過程各領域;大運河文化旅遊融合示範區,優化旅遊聯盟線路建設,打響“魯風運河”品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注意到,《實施規劃》在“推進河道水系治理管護”一節提出,按照遺產保護相關要求,配合國家黃河以北段復航論證和規劃,研究論證黃河以北段全線復航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技術經濟性。結合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建設,以聊城、德州段為重點,科學實施必要的航道疏浚、邊坡護岸處理、礙航設施改造等,逐步恢復河道生態用水,穩妥推進適宜河段通航,優先實現旅遊通航。

此外,黃河以南段航道條件也將優化提升。穩妥推動實現黃河至濟寧段通水通航。對濟寧以南至江蘇省界段,立足既有航道條件,提升南水北調東線輸水能力,加快推進濟寧至徐州段航道三級升二級工程、湖西航道工程、韓莊和萬年閘複線船閘工程、梁濟運河梁山至鄧樓船閘段復航工程,適時實施臺兒莊和微山三線船閘工程,提升標準化、網絡化航道建設水平,建成國內領先的內河高等級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