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改革的3个“宝藏”细节,你知道么?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和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深入推进《上海市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中考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市教委于2019年公布了《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和《上海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两个具体配套文件(以下简称“两个实施办法”)。


其中,《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有关细则。内容主要包括考试科目,各科考试方式、时长及分值,考试组织与实施以及考试成绩应用等四个方面。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涵盖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技、体育与健身、科学、社会、艺术(包括音乐和美术,下同)和劳动技术等15门学科,与中考改革前相比没有增加。为更加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突出能力导向,计分科目和考试方式做了进一步优化与调整,计分科目总分由630分调整为750分


中考改革的3个“宝藏”细节,你知道么?


最近不少家长会问到小编,小编整理了3个“宝藏”细节。


1.什么是综合测试?如何组织实施?


综合测试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和实验操作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闭卷笔试时间为120分钟,试题包括物理试题、化学试题以及跨学科案例分析题,采用合场分卷考试。


设置跨学科案例分析题,主要是为了提高初中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案例来源于学生生活,在探索跨学科案例分析题命题的起步阶段,试题内容主要涉及地理、生命科学等学科。


另外再设物理和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分科分场进行。同一科目学生可参加两组实验考试,每组实验考试时长均为15分钟,在两组实验考试成绩中择优计入总分。

中考改革的3个“宝藏”细节,你知道么?


2.外语科目在改革之后考试方式和时长有变化吗?


改革之后的外语科目采用闭卷笔试和听说测试相结合的方式,原来的闭卷笔试(含听力)考试时长从100分钟改为90分钟,另外增设了听说测试(采用人机对话方式),时间为10分钟。改革后的外语科目考试总时长不变。

中考改革的3个“宝藏”细节,你知道么?


3.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历史两门学科的日常考核重点关注什么?


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和历史两门学科的日常考核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坚持过程评价、多元评价、综合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的进步与表现,体现对学生学习态度、习惯养成、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培育的引导。日常考核内容包括“学习成绩”“学习表现和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三项。学校是实施日常考核的主体,承担日常考核的组织工作及赋分职责,学生日常考核成绩须公示,确保真实性。日常考核评价信息自2019年9月起采集,具体考核办法另行公布。


中考改革的3个“宝藏”细节,你知道么?


中考改革的3个“宝藏”细节,你知道么?

中考改革的3个“宝藏”细节,你知道么?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总数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在计分科目考试中更加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突出能力导向。

为落实全国统一要求,将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和历史纳入计分科目考试。采用日常考核和统一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统一考试满分均为30分,考试时长均为40分钟,均采用开卷笔试方式;日常考核计30分(具体考核办法另行发布)。

为提升学生外语应用能力,增设外语听说测试。采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满分10分,测试时长10分钟。改革后外语科目考试总时长和总分值保持不变。

为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强化理化实验操作考试。采用分科分场考试,满分15分(其中物理实验操作考试满分10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满分5分),考试时长均为15分钟。

为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设置跨学科案例分析题,满分15分。

更多《2015-2019年各区中考二模试卷汇总》,请点击文末“了解更多”就可以领取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