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稻谷减产41.6%,对国内粮食价格会有什么影响?

九农王机电机械


多谢头条君!现在猪没法炒了,又来炒米。唉!大家知道不知道,我国是水稻主产区,大米每年都是自给自足,不依赖进口的,泰国、越南水稻减产,供应紧张,不会影响国内大米价格的,消费者不要被“炒米团”忽悠了,去排队抢储大米好不好,真要把大米价格炒上去了,吃亏上当还是消费者,花钱买高价大米,万一下半年大米价格下跌,那不就亏大发了吗?

一、我国水稻库存充足,中国人可以吃三年的

我国水稻连续十四年增长,每年水稻总产量1.3亿斤左右,今年也不离外,水稻总产量不会下降。中储粮库存水稻1.3万亿斤,因此,我国水稻三年内不种植,全国人民也不会饿肚子,粮食库存充足,供应宽松,市场消费疲软,价格不会上涨。这也是水稻价格为什么涨不起来的原因。近期我们当地农村人也很关注粮食供应的问题,聊天的时候,大家也在讨论网上热传大米价格“上涨”的话题,今年农民还是种植水稻,已经做好春耕备耕了,据农业农村部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消息,今年粮食春播面积达9亿亩,占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0%,今年的疫情,对农业生产没有影响,农民已经开始忙碌了,小麦再过一个月就要收割了,预计小麦总产量会超过去年1.35亿斤水平。说大米涨价,完全是“空穴来风”,大家一定理智地、开动脑筋想一想。

二、越南、泰国稻谷减产,禁止出口,不会左右我国粮食价格

越南、泰国面积只相当我国两个一二线城市,可以说是“弹丸之地”,年总产量也就相当于安徽省水稻总产量,怎么可能会左右中国粮食价格呢?我国从东南亚进口大米非常有限,没有依赖性,中国人吃的还是中国人生产的大米,虽然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水平,但我国水稻科研、育种技术领先世界水平,水稻新品种年年投入推广种植,水稻单产逐年增产,去年我们当地水稻单产平均1900斤/亩,比2018年水稻单产增加400斤/亩,增幅达30%以上,越南、泰国水稻减产、大米禁止出口是出于其本国国情考虑的短期行为,中国不走私东南亚大米,越南、泰国大米会降价的,只会给越南、泰国水稻种植带来不利影响,对中国水稻、大米没有丝毫影响。粮食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价格不可能出现非理性波动,说大米“涨价”、供应“紧张”完全是 “子虚乌有”。

三、今年国内水稻、小麦价格平稳,玉米、大豆价格会有上涨行情

从内需上看,今年大米、面粉需求量仍然不会增长,终端消费市场较疲软,无法提振大米、面粉行情上涨。今年水稻、小麦价格水平平稳,没有上涨的可能。玉米库存量减少了,“去库存”任务完成了,今年玉米将随行就市,今年饲料玉米需求量在下半年会大增,饲料玉米需求达1.2亿吨,受全球疫情影响,医用酒精需求量达8.4万吨,乙醇玉米深加工企业今年增加100余家,今年玉米价格行情可能达到2016年价格水平。大豆深加工需求量每年1亿吨左右,90%依赖进口,疫情对大豆进口可能带来影响,不过国家今年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鼓励农民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减少外需,预计今年大豆种植面积达1.5亿亩,降低外需2%,因此,今年大豆价格也会有上涨行情。

当前国际形势相当复杂,疫情防控局面十分严峻,做为农民还是安心做好春耕备耕,保持一个平常心。中国大米不依赖进口,中国粮食自给自足,有时候“危”里有“机”,国际市场粮食危机,对中国农业和粮食机遇挑战并存,但不是炒作的“噱头”!


长江三农


近期很多人都在关注粮价,认为大米会涨价,昨天上班的时候同事也在议论说外国禁止出口大米了,我们的大米要涨价了。

但通过我这两天买大米以及关注大米价格走向来看,近期大米价格竟然要比一周前还要便宜一些,虽然出货量很大,但价格一直不涨反而有些下降,同国家为了稳定价格也有一定关系。

右上角关注帮忙点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我国大米自产自足,进口多为玉米和大豆


我国一直吃的口粮主要以大米为主,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吃了大米产量不足的亏,一直断断续续挨饿了很久,我国一直把农业粮食放在第一位,毕竟人口太多,如果粮食完全依赖进口的话,会被有心之人掐住喉咙的。

从76年以后,粮食产量开始稳步提高,人们也不用挨饿,但居安思危的意识一直都在,粮食的问题也一直受到关注。

我国的大米产量是可以自给自足的,配合粮库的储量,可以实现18个月全民温饱,也就是即使不产量,也能够吃18个月,这在世界上都是超标的,因为其他国家只能做到14个月。

我国大量进口的粮食主要是玉米和黄豆,因为它们可以用作工业,像乙醇就是玉米提炼的,经过加工以后,价值会成倍增加,所以进口多一点,也不是为了吃,多数都用在了工业上。

而这一部分进口的粮食,即使在眼下的疫情时期,还是有抢着和我们签订单的,俄罗斯拿下天价订单,给加拿大气坏了…

国内大米价格变动幅度不大,玉米大豆可能会涨价



一个月前我们这边粮库就开始储备大米,火车来过来运到粮库里,储备了很多大米,具体多少不太清楚,但因为家里有亲属在粮库工作,只知道200多人忙了一个月,可见大米存了很多很多,完全够吃。

而玉米和大豆因为去年减产,本身价格就有上涨的空间,加上进口量不稳定,涨价也是有可能的。

个人不建议老百姓屯大米,买点够吃就行,网上很多推荐购买的大米,才不到3块钱一斤,而且量很大不限购,不用担心。


如果是养殖户的话,屯一点玉米完全可以,毕竟养殖户用量大,涨价一毛对成本来说都有波动。

喜欢的话,帮忙点一下关注,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养拉布拉多的老中医


最近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出现了抢米抢油的情况,这就让人很不解了。我们一共要弄明白2个问题,米和油会不会断货?如果价格上涨,涨幅是多少?

第一个问题:米和油会不会断货?

不会。中国虽然是粮食进口大国,但是进口的是豆类,主要用于牲畜的养殖。至于稻米,中国早就自给自足了。现在,2块钱3块钱一斤的米很多人嫌便宜,都开始买5块钱6块钱一斤的有机米,在这样连番刺激下,大米怎么可能会断货?

再说油,我国光每年的粮食储备都接近50000万吨了,更别说还要加上每年65000万吨的粮食产量,不计其数散落在民间的粮食。因为疫情影响,那么多餐馆停业2个多月,油,不跌就算不错了。

第二个问题:如果米价和油价上涨,涨幅是多少?

由于米和油不会断货,那么只会小幅度的上涨。原本2块钱3块钱一斤的米,涨到3块钱4块钱一斤,对于大部分每天吃半斤米的人来说,每天的成本多了5毛到1块钱。这是什么概念呢?开车多踩了一脚油门,买肉多买回家指甲大的一点肉沫,冬天多洗了一次澡等等,无关痛痒。

因此,泰国稻谷减产41.6%,对国内粮食价格不会有什么影响。如果粮食会成为2020年的稀缺货,那么农民朋友一定把地里的作物推了,开始种稻米。


魅力社会


其实大家对于泰国大米并不陌生,因为在中国市场上有很多泰国出产的香米,价格不菲,而且很受欢迎。据报道说今年泰国稻谷减产41.6%,而且世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越南现在也禁止粮食出口,这种情况对国内的粮食价格会不会产生影响呢?在笔者看来,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甚至不会对国内的大米价格产生多么重要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国大米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公布的数据统计来看,2019年我国稻谷产量达到了2.096亿吨,这已经是连续多年的丰收,而且现在我国稻谷供给非常充裕,连续多年都有结余的现象。所以从这个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即使不依赖国外大米,我们同样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而且要知道我国虽然每年从国外进口粮食1.1亿吨,但是其中80%以上是大豆,其他的粮食作物很少,尤其是大米每年的进口量跟上。只是在一些特殊需求方面才会选择从国外进口大米,总体上需求并不是特别强烈。

第二,泰国稻谷减产对我国没有影响

泰国稻谷减产影响的是他们国家的粮食供给,而对我们国家粮食供给不会产生影响,因此也不会造成我国粮食价格的波动。这一点其实很多人心里都明白,但是一听到这样的消息,可能很多人就会恐慌,认为我国的粮食供应不足,需要赶紧囤积粮食,以免到时候粮价上涨。其实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即使泰国稻谷减产46%以上,但毕竟我国从泰国进口大米数量并不是特别多,哪怕是国民不吃泰国香米,也不会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产生什么,非常剧烈的影响和震动。我们有自己的优质大米,同样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

第三,我国粮食价格整体走势平稳

这一次疫情让世界上很多国家担忧自己国内的粮食安全,很多国家甚至已经禁止了粮食的出口,但是对于我国来讲,已经连续5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5亿吨,2019年全年粮食总产量更是达到了6.6亿吨。而我国现在的粮食储备至少在6.5亿吨以上,即使按照每年消耗5亿吨的宽松需求来讲,去年收获的粮食再加上国家的存粮,也至少可以吃两年以上的时间,再加上马上就要到夏粮收获的季节了,又可以增加一大部分粮食。

所以我国的粮食连续丰收,供给充足,库存充足,保障有利,总体保持稳定,不完全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消费需求,也能够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考验。因此我国的粮食价格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哪怕是有小范围的局部地区的调整,那也属于市场的正常波动,这一点大家不用担心,对于老百姓来讲理性消费就可以了。

总之,国外部分国家禁止粮食出口或者说泰国稻谷减产,对我们国家的粮食库存没有多大的影响,也不会对我国粮食价格产生波动。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或者想法,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说说您的观点,感谢您的阅读。


三农有理


对国内的粮食价格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过去中国的粮食确实是是进口的很多,但是主要是以改善型进口为主,并不是中国的粮食不够吃。

中国这些年积极的发展我国的农业,始终保持自己的耕地红线,目前已经完全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并且还可以保证一定的出口。

中国目前储备的各种粮食,合计起来可以供应全国人名吃上一年左右,所以对国内的粮食价格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影响国内粮食价格的最重要的推动因素应该是在国内物价上涨这个方面。


空小宇family


首先泰国大米减产百分之四十一是什么概念?基本是一半的大米死了!这得多大的灾害?泰国没有虫灾,病毒和水灾旱灾你听新闻说了?所以这肯定是个假新闻,不存在的国内粮商炒作,其实说我们国内缺粮,小麦还一个来月收割了,面没问题就不讨论了,就说另一个主食大米,我就一句话,你们买东北大米怕啥?我是只吃东北大米好吃,其他的大米太贵我不吃,南方米不好吃我也不吃,我就吃价廉物美的东北大米,我去年买的东北大米好几次是沉米,也就是存了几年的稻谷打出来的大米,都不好吃了。东北这种大米又沉米说明啥?还不是太多了卖不了?一些傻乎乎的人去抢大米,笨,粮食商家开心了,把沉米全卖了,我们也能吃到新米了[呲牙]


太阳岛5648


首先,国内不缺粮,也没人敢说国内缺粮。

第二:去年越南大米出口价格约1.54元/斤。

第三:我国每次大米涨价都是短时间翻番式上涨,没有任何硬核的理由。

第四:稻子好储存,但大米不好储存,基本上普通家庭都没法大量储存。


大鸟5573


对国内有影响。。。也太不把中粮集团放在眼里了吧。记得买粮食食品 多看看中粮集团。买福临门 别买什么金龙鱼。全是外国企业


夜未眠一


泰国农经办公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农业经济数据报告称,受干旱和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升级双重影响,全年农业的GDP增幅0.3%,像稻谷减产41.6%。

中国目前每月大米消费总量为1.45亿吨,是全球最大的大米消费国,约占全球大米消费总量的1/3。主要依赖于国内生产,虽然我国大米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但库存也只有1、2亿吨左右,不足国内一个月的消费量。很显然,粮食价格还有进一步的上涨预期。

国际粮食价格的急剧上涨,依旧会传导到中国。虽然我们国粮食储备量大,但是我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安全就安全依旧紧张。我们有理由相信,2020年的中国粮食价格将会有所回升。


用户红藜妈妈Hqy


首先会影响对泰国的进口大米量,毕竟泰国米有口碑!那么现有存量泰国米价格就会上涨!或者寻找相同口味的米来替代!

其次粮食包括米面等属于基本口粮,只要菜篮子丰富,比如禽肉蛋奶鱼🐟海鲜以及蔬菜水果等保持充足供应上市,基本口粮的消耗就不会有变化,情绪稳定!

所以国外粮食减产或者禁出口不会对国内造成实质影响!国内关键的是要保持农牧业、渔业的正常生产,不能受到疫情和自然灾害影响!菜篮子丰富了,老百姓心服口服,粮食甚至还能对外出口,发展出口贸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