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体制内,年薪15万,辞职追求人生价值?

曾经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后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

25岁,体制内,年薪15万,辞职追求人生价值?

“沉迷工作,无法自拔”,这既是对庞大工作量的一种调侃,也是表达一种无奈。但“快乐”工作应该就像登山一样,攀过一座又一座的高峰,追求“征服”的快感。

离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跳槽的也不在少数,他们离职理由大多比较“任性”:不喜欢工作环境、讨厌这个老板、同事让我不爽等一系列的不开心。

  • 小伙伴是省会城市体制内的一员,工资加奖金一年共计15万,但他却说:“工作一点都不快乐,不仅要完成一些单调无趣的任务,还要应付办公室内的人情世故,身边的朋友都进入了VIVO、百度等大公司,年薪好几十万,感觉自己无法实现人身价值”。
25岁,体制内,年薪15万,辞职追求人生价值?

很多人会觉得小伙伴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体制内工作本身就是每年几十万人抢破脑袋的工作,再加上省会城市的招牌,简直是普通人人穷极一生的追求,但他却想着辞职实现缥缈不定的人生价值。

其实,大多数人都一样,想着“追求”所谓任性的快乐而考虑辞职或已经辞职,这只不过是一种懦夫的逃避行为。

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工作的不快乐,一样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但在发现之前却有更多的羁绊

“比较”是快乐的最大敌人,比较是一切快乐的坟墓。有句话说:“不要随意跟别人攀比幸福,因为幸福越攀比越廉价”,快乐亦同理。因为周边的朋友都小有成就,就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的工作,进而陷入痛苦。年轻有为确实让人羡慕,但不是每一个年轻人都能像霍去病那般“饮马瀚海,封狼居胥”,大多数人都只是淹没在人群汪洋大海的一条细浪。

不要妄想青史留名,也不要期盼名利场的聚光灯将自己笼罩,每一个人都是人生海海平凡的一条鱼,也是璀璨夜空最亮的一颗星,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并努力超越以往的成绩便是快乐的源泉。

谣言四起的江湖,你真的要做风口的那头猪?有人喜欢就有人憎恶,一些人是看不起体制内工作的人,特别是体制的年轻人,偏见的认其不愿奋斗、乐于享受安逸。只有跨出体制的保护伞,接受社会洪流的冲刷、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接受风投融资上市才能算“成功”。

体制内特殊的工作环境才是升级打怪最难的一条路。在企业只要努力工作创造价值便能很快获得职务的晋升和薪酬的增长,但体制的晋升相对狭窄,无论加薪还是升职都需要好几年,甚至十年、二十年,这无疑与如今“出名要趁早”社会背道而驰,让人难以迅速体会“加官进爵”的快乐。但这种“熬”才是对“心性”的一种磨砺和修炼

,更多的靠对人民信仰的支撑,将以服务人民为最高的价值追求。

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江湖必有恩怨情仇是是非非。办公室政治也在一定程度上挫败年轻人的积极性。体制内极其讲究论资排辈,刚来的新人会被分派很多活、受很多委屈,会觉得“忙的人忙得要死,闲的人闲得蛋痛”天理难容般的不公平。

对残酷的职场,也有着偏见般的选择性失明。古有“最是无情帝王家”,今有“冷血无情格子间”。你会发现,身边红白喜事的朋友,若他身在机关,那么他的同事们基本都会出席捧场;若他身在企业,他的同事们基本不会到场庆贺。体制内还有人情冷暖,企业里只有利益没有人情。

剑未佩妥,出门已是江湖。“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说的那些有着高文凭却没真材料的年轻人,大多数靠着高中积攒的老本儿,快乐地荒废四年青春时光,到体制内却发现不会做PPT,也不会快速操作EXCEL,连最基本的Word功能都不熟悉。自我能力的限制也是工作不快乐的一种原因。

体制内的年轻人要改变自己的学生思维,磨亮手中的剑,利于碎片时间和各种途径快速学习相关的业务知识和必备的办公软件,在知识的海洋里痛苦挣扎,才能在职场的泳池游刃有余。工作效率的提升会极大的会增加幸福感。

25岁,体制内,年薪15万,辞职追求人生价值?

所谓工作的快乐即是珍惜眼前,努力未来。

借大话西游的一段台词:

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后才后悔莫及,尘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

工作亦是同样,好好珍惜体制内的工作,快乐需要发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连李白都那么看重为朝廷工作的机会,尔等才疏学浅的普通人更该视若珍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