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招聘怎麼準備?怎麼做策劃,需要怎麼聯繫校方呢?

川鄉繞妹週末


你好,校園招聘你應該要做以下準備。

一,根據公司的人才需求,擬一份招聘崗位需求表,然後根據這個需求表聯繫到合適的學校。現在學校也很希望找到專業對口的企業為學生安排工作或實習。你可以根據需要的專業在網上找學校,有很多的。

二,如果企業需要招聘的人才比較多,還要成立招聘小組,招聘小組的組長一般由企業人力資源部的負責人來擔任。如果只要招聘十個八個的,就沒有這個必要了。

二,在去學校做校園招聘之前先做點宣傳單,再做一份公司宣傳音頻或視頻資料,這個要與學校聯繫,看在招聘現場是什麼情況。有的學校為了安靜是不能放的。

三,再做兩個招聘用的易拉寶,展架之類的,要大氣一點。

四,當然這只是工作的第一步,在學校招聘到合適的人才之後還要安排後續怎麼到企業報到?是企業去學校接,還是學生自行來企業報到。這些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


求職指導師


1、確定招聘職位和人數:這是招聘應屆生的前提,就是要招哪些職位的儲備人才,要招多少名。只有明確了這兩樣,才能確定去哪些學校招聘,招聘哪些專業的學生。

2、成立招聘小組:招聘小組最好由人力資源部經理負責,甚至主管人力資源的副總負責。不要以為招聘應屆生相對比較容易而忽視,其實際不然,就象前面提到的,如果安排一個剛畢業兩三年的招聘專員負責面試,學生們會以為企業不重視招聘工作,甚至會認為企業不重視人才,而對該企業打了負分。招聘小組主要職責是準備招聘前期資料、制定招聘計劃和政策、招聘實施、面試等。

3、聯繫招聘學校:招聘小組根據公司批准的招聘計劃、歷年各校的接收畢業生情況、本年度各校生源狀況和各校往年畢業生在企業的表現等情況,選定相應的高校,在招聘工作具體實施前,招聘小組將招聘計劃發送給各高校的畢業生分配辦公室,並與學校保持聯繫。

4、準備相關資料:包括制定招聘政策(包括招聘整體實施、招聘紀律、招聘經費等)、明確小組內部分工、準備面試相關的表格、準備企業宣傳資料等。

第二階段:招聘實施階段,要做的工作有發佈招聘信息;收集和篩選應聘資料;測試與面試;錄用。

1、發佈招聘信息:通常招聘信息的發佈方式包括以下三種,供招聘人員選擇:

在公司網站(包括各子公司網站)和校園網站上刊登招聘信息,介紹公司本年度應屆畢業生的需求、用人標準、招聘程序、人力資源政策以及應聘方式等。

在校園內部張貼海報,宣傳企業。

在校園舉辦招聘推介會,加強畢業生對公司的感性認識,並樹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吸引潛在的應聘者(在校生)。招聘推介會所用資料,事先公司統一制訂,並且在推介會演講的人員必須事先經過培訓。

2、收集和篩選應聘資料:對應聘人員的資料進行初審和篩選是招聘工作的重要一個環節,可以迅速從求職者信息庫中排除明顯不合格者,提高招聘效率。同時,也可將所有求職資料進行記錄歸檔,為人力資源部的事後分析工作提供素材。應屆畢業生自己提供的資料也許有虛假成份,招聘人員需要通過多種渠道證實其真實性,比如到所在院系核查分數、獎勵情況等。

3、測試與面試:

測試既要準確有效,又要簡便宜行,建議以下幾種測試方式,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

專業知識測試。招聘小組需在出發之前準備好各專業的測試試卷。

分析能力測試。事先準備一些案例,要求幾分鐘


王石頭小觀點


感謝能回答您的問題。

我們按照招聘類型和方式進行一下區分。


雙選會形式

這種雙選會的形式操作比較簡單,但是前期準備的物料多一些。需要關注各個大學春季和秋季的開展時間,一般在開始前,學校的就業創業網站上就會有申請電話和郵箱,我們可以選擇去學校拜訪或直接批量投遞。

投遞時,需要營業執照複印件照片,公司介紹(最好是圖文形式),崗位介紹,崗位要求以及崗位薪資待遇等。一旦通過,學校會第一時間聯繫企業,或郵箱通知或電話通知(部分學校會有入場證、通行證、展位表等)。此時,就等待開始就可以了。

會中,除了需要的展架展板簡歷外,一定帶足公司的宣傳單,人力方面除了初試的,還要有維持秩序的、分發傳單的、建立學生會社團渠道的,確保未來進人的持久性。

總之,公司薪資越高的,全場關注力越大,名頭崗位越響亮的,你進人肯定不愁。

專場性質

專場操作就比較麻煩了,重點就是聯繫校方和流程上。

首先,在聯繫校方做專場時一定要上門拜訪。對於學校來說,大企業他們求之不得,基本都是免費,甚至有的籤長期。小企業的話,談不攏就得收取一定的場地費了。在溝通過程中,需要著重突出企業優勢和對學生的好處,可以是薪資,可以是平臺,還可以是企業地位等等。

一旦敲定專場機會時,要立刻鎖定針對的院系專業,同時對人數進行把控。人數過多,現場混亂且很難篩選人,人數太少,沒有氣氛且浪費時間。一般的,一個崗位對應50-60人就差不多,一次招四個崗位就是200人足夠了。這200人也基本佔到了各個院系有求職意向的人了。

會中,注意流程。優質的開場會抓住學生的目光,比如絢麗的ppt,長相出眾的主持人,到場的伴手禮等等。一定要明白,你做一次專場是在大量撒網,所以千萬不要在會上進行面試,以拿簡歷約會後時間為主。

同時,在結束後,務必給校方反饋整場數據,全面的分析才是長期合作的基礎。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關係 ,更多職場軼事等你發現!


職場大劉


做好PPT,做好宣講、做好培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