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椅是什么,我有不一样的答案!

丰子恺先生将人的生活分为三层:

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

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

“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

禅椅是什么,我有不一样的答案!

苏州满江红家具

苏州满江红家具

不论内心的归宿是否落于宗教,但对于安身不易、栖心更难的今人而言,总怀着一份希冀,望能于钢铁森林、案牍劳形中觅得一份清闲,得来一份禅意。

而家具之中偏偏有一位,既兼具了实用,又带有独特的禅意。

禅椅是什么,我有不一样的答案!


禅椅,是什么?

禅椅是什么,我有不一样的答案!

敦煌莫高窟61窟 佛光寺中坐于禅椅之上的僧人

在古中国,椅子的诞生与普及是和佛教东渐息息相关的,而僧人们作为受到影响最早的一批群体,其所用的的禅椅,或许是椅子的最早形态中的一种。

禅椅是什么,我有不一样的答案!

莫高窟9窟壁画与法隆寺弘法大师像

中古时期,用于坐禅的家具有绳床,还有木床,绳床与木床是寺院中的基本设备。在柯嘉豪的《椅子与佛教流传的关系》中也曾讲述:“配合文献与图像的资料时,我们可以确定,有时‘绳床’及‘木床’的确指有靠背的单人坐具。”

也就是说,早期的绳床也是一种禅椅,或者说是禅椅的前身。

禅椅是什么,我有不一样的答案!

敦煌285窟西魏壁画、统万城大夏国遗址壁画中的禅椅

可见至唐代,静坐参禅也不再只是僧人们的专利,而是已经开始参与进了文人逸居山林、修身养性的日常活动之中。

摩诘居士王维,一生几度隐居后一心学佛,《旧唐书》里记载他“斋中无所有,唯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

禅椅是什么,我有不一样的答案!

敦煌138窟壁画中 同时出现了四足床与禅椅数张

而到了明代,禅椅更是普及,不仅是高僧逸士、隐者幽人借以静坐、超脱世俗的道具,而是有了更实用化、生活化的场景需求。

比如养生大家高濂在《遵生八笺》里就不止一次的提到过禅椅:

禅椅较之长椅,高大过半,惟水磨者佳,斑竹亦可,其制:惟背上枕首横木阔厚,始有受用

还在《高子书斋说》中里写道,书房中的家具陈设,有长桌一、榻床一、床头小几一、笋凳六、禅椅一、塌下滚脚凳一,既简洁疏朗,又清雅宜人,这里便明确提到禅椅已成为是明代文人的重要坐具。

禅椅是什么,我有不一样的答案!

宋 禅师与罗汉画像

毕竟,与蒲团相比,禅意能让人远离尘土,让衣物保持洁净;足够的坐高也让修禅者感受清凉,禅思更明。

可见,这种古已有之的禅悦之趣极大地影响了明代文人的书斋陈设,更是参禅修道、养性保神以度永日之物。

禅椅是什么,我有不一样的答案!

这也使得明式家具中的禅椅,在设计上和制作上也更为精致和讲究。

禅椅的用材多取树木的天然枝干。

比如选材上,少雕饰而重材质,喜欢用色泽明亮纹理动人的硬木,来展现木质的自然纹理,暗合禅的清净自然。

禅椅是什么,我有不一样的答案!

在座面上更喜欢用正方形的椅盘型式棕藤软屉的作法,宽大的坐面与藤编的柔和使得人在结跏趺坐时的更为舒适。

结构上很少雕饰,以示质朴,所谓“素简空灵”的风格,也更契合清修的意蕴。

禅椅是什么,我有不一样的答案!

僧人们修禅,以显其诚;而文人禅修,其意终究不在遁入空门,更在于派遣世俗的苦闷与不如意,欲求出世的闲雅。

对他们来说:有禅椅,则有禅意;人有禅,方得净。

生活在古典语境下的禅椅,能否适应的了当代空间?

这是对于每一个想要切实把禅椅融入自身生活的家具人的考量。

很多人看到它。第一眼就会想起那把禅椅界的“明星”——美国加州中国古典家具博物馆收藏的一把黄花梨大禅椅。

禅椅是什么,我有不一样的答案!


这把禅椅,基本是玫瑰椅式,长75.3厘米,宽75厘米,高85.5厘米。座面宽大异常,以藤条编织软屉,阔而深,成正方形,可供人盘足结跏趺坐。搭脑和扶手平直,靠背和扶手下方的空间,不置一物,极尽空灵虚无之意,可谓是明代禅椅传世之作中的精品,无论是在用材、雕工还是结构等方面,均显示了明式家具的较高水平。


禅椅是什么,我有不一样的答案!


禅椅是什么,我有不一样的答案!


禅椅是什么,我有不一样的答案!

这样一把禅椅,在小空间内,巧妙地为人开辟出了一个遗世独立的清净空间。无论是自由冥想还是禅定,都可以在此完成。

禅椅是什么,我有不一样的答案!

虽处喧嚣,此心更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