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備考有哪些要點?

飛天噠噠噠噠噠女警


有信息

  錯過一些必要的信息或者說消息不夠靈通,是導致考研失敗的一大原因。考研期間要多關注,多和考研的戰友交流,特別是那些上輔導班的,這樣可以獲得一些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信息,通過多種途徑與考過該專業的學長請教一下考研經驗,吸取一些教訓,問問注意事項,甚至可以獲得一些“內幕消息”。

  瞭解一下專業老師的喜好,有可能就上上他講的課,再分析一下歷年真題,一般都可以得出點什麼結論來。同時建議大家要多上網關注所選學校的論壇。

  論壇裡有很多關於這個學校或專業的考研信息,也有不少人在論壇裡分享考研經驗、歷年試題抑或新的招生信息。這樣,我們才能做到心中有數。北京新東方考研英語老師建議,目標院校的校園網會公佈招生簡章、專業目錄、招生人數、招生政策等重要信息,有些院校甚至會公佈錄取率,考生應該充分利用。


巧克力61157



現在距離2020考研還有不到6個月,並且考研各個高校已經陸續開始放假。對於考研備考來說,暑假這個節點至關重要,一直流傳這樣的說法:“暑假是淘汰的高峰期”,雖然沒有明確的數據,但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伴隨著氣溫的持續上升,加之複習的逐步深入,很容易讓人身心俱疲,放棄考研的人一定不在少數。從2019年的研招網的考研數據調研中,我們看到了有48%的學生為非應屆生,“二戰”及“三戰”以上的學生佔到了35%,而且從2017和2018年的數據發現,“二戰”的學生比例也在逐年增加,雖然“二戰”的學生在複習上佔據著經驗的優勢,但是在考研備考階段我們要儘量把握好細節,爭取一次成功。

關係到考研成功與否的要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要點一、明確考研目標

所謂的考研目標就是報考的院校及專業,在之前的問答中,觀察號專門對學校和專業進行了分析,歡迎大家關注查看,因為考研和高考不同,考研是提前報考,只能選擇一個學校一個專業。根據觀察號的經驗,在選擇時最好先確定計劃報考的專業,專業確定後,其實學校的選擇範圍就縮小了很多。選擇時一定要綜合考量,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興趣愛好、個人的發展規劃來確定專業、院校甚至是院校所在的城市。除了對自己進行理性分析外,還要對報考院校的招生信息,尤其是考試科目、參考書、往年的招生及錄取分數線、人數等信息進行整理,篩選符合自己能力和水平的院校及專業。

要點二、注意各個階段的信息收集

現在已經進入七月份,伴隨著複習的進行,一些與考研有關的信息也將錄取發佈,我們大家需要注意的問題列出來,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視。

1、 考研大綱

首先考研大綱是由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編寫、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可以說是官方的考研指南,而且今年根據高教社發佈的消息稱,考研大綱將提前至7月份發佈,而往年基本上都在9月中旬左右,這甚至引起了一部分考研同學的恐慌,擔心提前發佈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大綱變化較大。但與其猜測原因,不如耐心等待大綱的公佈。

考研大綱常常被同學們成為考研的“紅寶書”,在大綱公佈後,我們要關注新舊大綱的變動,因為考研相關的複習和參考資料都是以此為風向標。尤其是一些新增和變化的考點都有可能成為今年考研的考點。

2. 招生簡章

一般情況下考研招生簡章的公佈時間在7-9月份,也有些院校會提前發佈,而招生簡章、專業目錄和參考書都是考生備考中極為重要的參考依據、而且簡章中會包含報考院校的招生專業、報考條件、報考流程、獎助政策等等。還有一點大家也要注意,在招生信息方面,招生人數是需要大家特別關注,一般院校不僅列出各個專業方向的人數,還會寫出推免生的人數,這一點對統考生特別重要,現在推免生的比例逐漸增加,尤其是一些985高校,留給統考生的名額十分有限,因此,大家不僅要關注今年即將發佈的招生簡章還要關注往年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除了上面複習中需要注意的內容,還要注意預報名和正式報名等考研重要事項,把細節做好。

要點三、堅決執行復習計劃

不管是考研還是工作,都需要有計劃,有短期目標也要有長期目標,否則就會隨波逐流,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毫無目的性。很多同學從大三開始就準備考研,每個同學的基礎不同,但一般也需要半年至一年,因此,想要提高複習效果,就要在複習時列出明確的複習計劃,時間甚至可以精確到小時,觀察號一直相信,有計劃的人生成功率更高,以暑假為例,暑假一個半左右的時間,沒有其它學習任務,因此,這段時間是最關鍵也是最充足的,而學習計劃的制定一定要結合複習內容,還要考慮自己的學習習慣,制定符合自己複習時間表。更為重要的是,一定要堅決執行並堅持到底。

當然,考研備考當中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要點,比如複習資料的收集、聯繫導師等等,觀察號以前的問答和文章中都有說明,歡迎關注留言討論。


您的關注與點贊,是觀察號最大的收穫和感動,也是觀察號進步最大的動力!


教育觀察號


眾所周知,要考研,數學和英語是所有專業必考的兩門功課,如果你這兩門很好,你可以考任何學校任何專業。

主要是需要注意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1、數學和英語很好,會使你在這兩門已和別人拉開了一定的差距。

2、數學和英語很好使你可以放手進攻政治和專業課,同時這兩門功課考試你也不會很低。

那麼這種制度是否合理呢?我覺得,總體上還是合理的。培養研究生的目標是使其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大家考研究生不是為了將來做苦力吧),而目前仍然是美國等國家掌握著高科技的主動權,英語又是國際語言,因此如果英語太差,我覺得肯定不能掌握最新高科技。數學則是科研潛力的主要標誌。我從未看到有人思維能力很差數學能考特別高分的。而如果科研能力很強,則學數學也是小菜一蝶。試想,即使華羅庚、蘇步青、愛因斯坦等人沒學過數一,給他們一個月時間,估計他們考個130也不成問題。此話也許讓那些數學較差但專業課好且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人不滿,但現在水平高不等於科研潛力大,更不等於將來水平高。這就宛如《倚天屠龍記》裡周芷若道:“弟子的武功怎及得上眾位師姊?”滅絕師太微微一笑,道:“她們成就有限,到了現下的境界,已難再有多大進展,那是天資所關,非人力所能強求。你此刻雖然不及眾位師姊,日後卻是不可限量。嗯,可限量,不可限量,便是這四個字。”而如果有人思維能力很強而不夠努力導致最終沒考上,那也沒什麼好遺憾的,因為勤奮也是成功的必備要素之一。有的人覺得考研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從而導致心態不穩。其實,大家大可以放開心。想想,你(已決定考研的)現在有什麼重要的事清嗎(特別是大三大四的),沒有。何不考完研再找工作呢?而且只要勤奮得法,則考研究生十分簡單,可理解為進入研究生所必要的一種手續而已。而如果心懷宇宙,則更是沒什麼可以顧慮的。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你只是物質的特殊表現形式,你來到世界上的唯一目的是表現宇宙的規律,因此你的辛苦其實是無足輕重的。再說,即使你吃的苦再大,對明天的你還不是一場夢,對你有什麼實質的影響嗎(專指你吃的苦,而不是考研結果)?我覺得現在很多人考研態度不對,有的人考研只是想考上,而不想學點東西。

大家何不趁考研的機會,多學點東西、提升一下思維水平呢?況且哲學對人有巨大的啟發意義,英語和專業課對將來無論工作還是深造都有用,數學可以鍛鍊人的思維。有了良好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自然出來了,這樣還愁考不上研嗎?結果只想考上研(不想學知識)的人考不上,想趁機學點東西的人反而能考上。這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因此,我覺得良好的學習方法如下:前4個月全面打基礎,提高水平、素質,後3個月再搞應試訓練,全面提高應試技巧,兩個環節相輔相成,不可偏廢。可以說前四個月決定了你考分的上限,後三個月決定了你能否逼近這個上限,(基礎好的當然不用打基礎啦)。

具體方法如下(僅做參考):

(1)英語:前四個月,找一本經典課本(如新概念4),放磁帶默寫,一個音節一個音節過關,實在默寫不出來了,再看課本,再聽再默寫,如此反覆,直到全部默寫正確為止。然後在完全弄懂的基礎上把它背的滾瓜亂熟(只需弄40篇課文),如此一來,你已基本搞定聽力、閱讀、翻譯,併為完形填空、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在這期間,你還需要進行廣泛的泛讀。現在進入後三個月了,這時找來一本複習指導書()狂作2-3遍並同時背單詞(兩個月),然後再做20-30套模擬題(一個月),模擬題一定要全做,並計時,要和真的考試一樣。做完之後,把聽力聽不清楚的一定要反覆聽,直到聽清楚為止。作文方面呢?我比較推薦20篇優秀範文背誦精選,模擬題方面的作文可以結合後面答案、自己以前背過的課文(裡面有很多經典句子)修改,然後背誦之(作文不可套模板,聽說改卷老師看到這種文章就想吐,得分可想而知)。這樣,英語就能得到75分以上。

(2)數學:前四個月,全面培養思維能力。思維能力從哪兒來,從思考中來、從獨立思考課本中來、從獨立思考習題中來。這時只需看課本(本科時自己上的那本),並做一做課後的習題(數學一定要防止眼高手低),爭取弄懂課本上的每一句話、每一定理的證明,並仔細思考證明的來歷,思考證明方法怎麼想出來的,各知識點的聯繫,並在腦海中畫出高數、線代、概率論的知識結構圖以及三者之間的聯繫,建議做習題時不會證的定理不要用以強迫自己思考(其實這種思考應貫穿數學複習的始終)。然後進入第二階段,買一本輔導書我做的是考研數學成功指導,先做它一遍,買誰的其實並不重要,因為經過前期的複習,輔導書在你的眼中已經十分簡單了。再做做歷年考題,分析數學大綱,把握出題重點。然後再做一遍輔導書,輔導書一定要做到“進得去,出得來”,即既要掌握輔導書的內容,也要做的5-20套模擬題,這樣,數學考個130分以上無憂矣。

(3)政治:前期找一本輔導書(找誰的其實無關緊要,因為都差不多),重點理解哲學、政經部分,看熟毛概、鄧論、世經(一個月),並做少量習題。中期狂做題推薦北京考研班政治選擇題押題30套(一個月),選擇題弄懂,大題邊做邊總結解體思路。後期邊背形勢與政策邊做模擬題(一個月),形勢與政策一定要背細,如只是認個臉熟,很可能仍不會做。本人形勢與政策10分僅得4分,血的教訓,望各位吸取!下來還是把選擇題弄懂,大題邊做邊總結解體思路。如此一來,政治75分得定了。

(4)專業課:前期先看指定教材並完全弄懂,建立起該學科的體系結構(兩個月),中期結合所得信息(如重點)再把握重點的看一遍並狂做題(一個半月),後期做一下歷年試卷(一個月),則至少能得110分。

總之,一句話,要相信“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肯獨立思考、肯下苦功夫。當然,我並不否定互相交流的作用,但我們必須承認他人的指點無法直接昇華你的思維。下面再談一談時間安排,有人主張每天學習15小時,但我認為這樣做對身體不好、效率也不高、堅持下去也不容易、複習效果也不一定好,並且也無這個必要。我主張每天覆習9- 10小時即可,即上午3小時、下午2小時,晚上5小時,具體時間段可以適當變動。但一定要留出時間鍛鍊身體,這樣複習效率高、人的心情也愉快、也能很好的堅持到最後。

最後,叮囑一句,一定要適自己的情況而定,一定要堅持!堅持!再堅持!!!


我不是溫文爾雅


以下是中公考研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考研備考的8大要點,你合格了嗎?”的相關內容,希望對考研的同學有所幫助,一起來看看吧!

  在考研的備考過程中,我們都無法料想到我們最後的結局會是什麼樣,只能不停地努力不停地去學習,希望可以離心中的夢想越來越近。該如何一直保持好的狀態,在狀態不好的時候及時止損呢?下面這八大原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啟發。

  ►備考原則1:心態宜緊,不宜松。

  之所以把"心態"放在第一位,是因為縱觀這些年來的教學經驗,知道很多的同學在這個階段容易在心理上出現問題。而過度的放鬆,則在行為上表現為不規律。

  晃來晃去,時間就沒了,到即將考試的時候,才發現該學的知識沒學,已經與其他同學拉開的相當的距離,徒增煩惱。

  因此,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事情,甚至重於學習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到底。可以自問一下:到底想不想考上目標院校?有多想考上目標院校?

  ►備考原則2:輔導書在於精,而不在於多。

  很多同學有疑問用哪些輔導書,到底哪本教材好?這個時候其實大家已經複習了一段時間,但還是有些同學疑惑自己選的教材是否最適合,這就要看自己的能力範圍,難度要與自己實際情況相結合。

  其實不光要有選擇輔導教材的標準,還有具體的推薦,這裡就不贅述了。

  同時,要提醒大家的是:輔導教材不在於多,而在於精。教材有一兩本即可,但一定要反覆看,吃透了才是好的。真題類書要有一本,市面上的大同小異,區別不大。模擬題類的書籍,選擇一兩本即可,不用多了。

  當然了,選擇題目類的書籍時,一定要翻翻後面的解析,你能看懂,看著舒服的,才是最適合你的。

  ►備考原則3:學知識是為了做題,做題是為了掌握知識。

  學習的一開始,就要將知識與真題結合起來,要不斷的嘗試著用所學知識來解題。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可以更快的掌握知識,二是能夠不斷的改變自己的思維模式,以防學了知識不用,還是老思維。

  同時,還要明確一點:基礎階段的做題,其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掌握知識與技巧,而非應試。做題時,要細緻、規範,爭取把題目蘊含的知識點都複習一遍,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掌握必須的知識。

  大家可以這樣想:同樣的知識點,做7道題。那麼按著上面的方法你對知識就複習了7遍。當然了,千萬不要湊數量,15分鐘做了類似的7道,那其實就等於2道題了。

  ►備考原則4:簡單入手,逐步升級。

  學習知識與技巧,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由簡單到複雜,符合學習的基本規律,這樣學起來既輕鬆,效果又好。這個就不多展開了。

  ►備考原則5:簡單題細細研究,複雜題時常練練。

  簡單題容易被忽視,甚至被蔑視。而恰恰是這些簡單的題,應該被大家在基礎階段重要起來。

  理由有二:一是它簡單,干擾少,所以你可以理清思路;二是它簡單,甚至簡單到只有一個知識點,這樣非常有利於對知識的複習與理解。

  而複雜題,一般來說涉及的知識點要多,甚至還會夾雜其它的諸如閱讀上的陷井,這樣的題接近考試,應該將其視為學習效果的檢測。因此,對於複雜題,建議大家在基礎階段可以適當的做一做,就當做對階段學習的整體檢驗即可。

  ►備考原則6:複習節奏在於連續,而不在於突進。

  由於春季學校還有課程,所以大家的備考時間相對較少,而且由於其它事情的干擾,可能有時一天,甚至連續幾天都不能有效複習。其實這樣的節奏是不好的,學習切忌一曝十寒。

  因此,建議大家在制定學習計劃的時候,最好夠做的細緻一些,可以按著知識模塊來安排學習的進度,力爭做到即時只有5分鐘,也能複習一些模塊內容,也能有效推進複習進度。

  ►備考原則7:以真題為主,跟隨命題人思路。

  這個階段,大家應以真題為主,除非你的授課老師給你提供了模擬題。對真題的不斷練習,提煉的是命題人的思路,把握的是2016考試的規律。而模擬題,則是出模擬題的人的思路,如果二者不一致呢?(當然,沒有哪一定說自己的模擬題與命題人的思路不一致的。)

  有的同學說真題少。但真的少嗎?不是的,那要看你怎麼用了。邏輯真題數量1500題,但你要知道,每道題可能有5個選項啊!你研究了沒有呢?

  ►備考原則8:複習效果在於手,而不在於眼。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習的時候,拿起筆,寫一寫,記知識從手指進入大腦。寫得速度要遠遠慢於看的速度,也正是這樣,你的思維才有時間去消化它,並儘可能地記住它。


中山中公教育


去各大考研論壇取取經 瞭解一下考研到底是個怎麼回事兒 然後以此做一個可行性強的計劃 然後按部就班地去嚴格執行 做到了沒有考不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