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臨好大王碑,不知效果如何,能否指教一下?

1317370192


先生臨摹的《好大王碑》挺好的,能夠抓住《好大王碑》書法的特點:用篆書的筆法,寫隸書的結構,整篇氣勢雄強厚重、風格朴茂沉穩,結構平實穩正,達到了形似的地步。先生初臨《好大王碑》便達到這樣的水平,可見先生於書法是有相當功底的。

但是,因為先生對圖片進行了PS,這裡看到的只是反轉片,並不是先生臨摹的墨跡,因此,先生臨摹時的運筆就被掩蓋了。人有所謂“一白遮百醜”,同樣,書法臨摹也有“一黑遮百醜(指反轉片)”的現象。因此,有些東西在這裡僅僅憑先生的一張反轉片是難以進行更深入的判斷的。

《好大王碑》以其圓渾澀勁、雄厚奔放的用筆,疏簡開張、跌宕奇逸的結字,雍容古雅、天真爛漫的章法,形成了自己鮮明的個性特點,在書法史上獨樹一幟,是書法藝術寶庫中不可多得的瑰寶,值得書法愛好者臨摹學習,並逐步走向創作。

為了深入學習《好大王碑》,給先生三條建議:

一、臨習《好大王碑》要處理好一些辯證關係。

《好大王碑》中,那些看似簡單的線條,實質上立體感極強,雖沒作過多變化,但節奏感很強,有極強的視覺衝擊力。《好大王碑》的結字立足於平正,雖取勢開張,卻不作縱橫馳騁之狀,沒有波磔,沒有燕尾,臨習時,要力求整飭而不傷於呆滯,要把萌萌的感覺寫出來。風格上,既要雍容大度,又要不失爛漫天真,這個度要把握好。

二、臨習《好大王碑》要循序漸進,不要企圖畢其功於一役。

一是堅持對臨一階段,達到熟練的程度以後,即可以進入背臨。

二是在背臨達到熟練的程度以後,可以作一些變化臨摹,即將整體筆畫變粗來臨習,筆畫粗細可以分三個層次來表現,看看效果。當然,這個階段,為了激發臨習的興趣,鞏固臨習成果,也可以搞些集字創作。

三是意臨。逐漸從形神俱似,到形不似而神似。這樣,就可以為脫離碑帖,進入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除了臨習書法外,還要把《好大王碑》的內容搞清楚,讓自己穿越到碑文的歷史場景中去,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理解《好大王碑》書法的特點和風格。


王君敏


《好大王碑》全稱《高麗好大王碑》,又稱《廣開土王鏡平安好大王碑》,為東晉時期高句麗第19代王談德(374年—413年)的記攻碑。由一塊巨大的天然角礫凝灰岩石柱修琢而成,碑體呈方柱形,高6.39米,底寬在1.34—1.97米之間,四面環刻碑文。清光緒年間出土。

《好大王碑》乃高句麗第二十代長壽王為紀念第十九代王談德而建,碑文敘述了高句麗建國的神話和談德的戰功。此碑書法似隸書似楷書,有秦詔遺意。方整淳厚,氣靜神凝,遒古樸茂,屬筆勢寬綽高美一宗。與東漢諸碑刻隸書相比,別具風格,故此碑名冠古今,碑文為漢字,大小在9-10釐米左右,為方嚴厚重的隸書,也保留部分隸書和楷書,形成一種方方正正的書法風格,是我國書法由隸書入楷書的重要例證之一。

書法的練習實際就是肌肉記憶,功到自然成!古代書法大家的練習都是以練帖為主,重複練習直到和帖上的字一模一樣,樓主可以對比和碑文的相似度來判斷書法的功力,同時能夠融合自己的意境在裡面,渾然天成,獨成一體!


四夕浩然


別具風格、功力不淺。


龍向輝


四尺宣,字比較小,摺紙的痕跡明顯,所以用了反轉片,再發一張原版。



1317370192


隸書工整,運筆蒼勁有力,


夢的春天


這個字寫的已經非常不錯了,特別棒哦[呲牙]


海棠依舊l


書法似隸似楷,方整純厚,別具風格,功夫不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