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廣告,嫵媚的春天,躁動的搜索市場

春天是復甦的季節,空氣中氤氳著的都是“荷爾蒙”的味道。

01“三家欲分晉”


如果說“躁動”是春天的符號,那麼搜索市場無疑正處“春天裡”,草長鶯飛間演繹著一處“三家欲分晉”。


“含苞待放”的華為搜索:


前段時間據外媒報道稱,華為搜索(HUAWEI Search)App現已在海外測試上線,需安裝華為移動服務(Huawei Mobile Services,簡稱HMS)的最新版本方能使用。從實際情況上看,華為搜索App將提供網頁、圖片、視頻、新聞和本地內容搜索功能,以及為用戶提供“反饋”功能。除了華為搜索應用程序之外,華為還擁有自己的華為瀏覽器,該瀏覽器具備完善的搜索功能,並有望取代Google應用程序。


華為做搜索,在筆者看來,主要是基於以下邏輯:


不得已而為之:


自從谷歌公司宣佈停止與華為合作後,華為仍然能夠繼續使用安卓系統,但在2019年5月16日之後開發的新手機,在海外,不能夠再預裝和使用谷歌移動服務GMS。如果手機上並未預裝GMS Core,意味著就像中國用戶無法使用微信、支付寶等基礎軟件。


雖說智能機不至於淪為“磚頭”,但是沒有基礎服務,移動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今天,也跟“磚頭”差不多。


為尋求解決方案,華為在2019年8月的開發者大會上發佈了華為移動服務HMS生態,作為GMS的替代。很明顯,華為搜索App的戰略意圖是作為HMS生態系統的一部分,彌補因GMS缺失導致的用戶體驗下降,是不得已而為之。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對於華為而言,在國內市場,可謂是領跑智能機行業,一時風光無二。可雖有“大哥之名”,卻“無大哥之利”。


連華為的“大哥”任正非都忍不住的吐槽:華為手機銷量其實在近兩年的銷量確實取得很大的進步,但是利潤一直比較低,不僅是導致了利潤增長太慢,最終還讓太多利潤都被渠道商賺走了,成了為渠道商打工的了。


利潤低的不止華為,雷軍曾揚言硬件綜合淨利潤率永遠不會超過5%,結果卻是啪啪打臉,對於當前的國產手機行業來說5%利潤,是一個較高的門檻。絕不是國產廠商踮起腳尖就能夠到的,需要企業付出極大努力才能實現。


硬件不賺錢,靠後期廣告、生態、服務等形式彌補不光是智能機,而是整個智能硬件行業的集體模式。預裝賺個小錢,與其為他人做管道,不如“自己的地,自己耕”,不少智能手機廠商都推出來自己的應用,比如華為APP商城、小米APP商城等等就是典型。


華為搜索倘若在海外小試牛刀之後,為了提升利潤率,不排除未來將華為搜索搬到國內,在海外是戰略意圖為主,在國內財務意圖明顯大於戰略訴求。


華為在搜索領域雖然是“含苞待放”,而且還是在海外上市,尚未進軍國內市場。但是意義非凡。畢竟一旦小成,同樣感同身受利潤之苦的小米、OPPO、VIVO們或也將“遍地開花”,因此,即使尚未過多戰績,也不可忽視,要知道,華為做搜索,代表的不單單是華為,背後是整個智能機市場。


做硬件的公司如果比較強勢和強大的話,那麼就會形成孤島,過大的硬件佔有量將能要挾或者控制軟件, 讓軟件陷入“孤島困境”,看看當年風光無二的各大應用商城的下場就瞭然了。


一旦過多廠商跟進做搜索市場,雖不至於威脅到搜索巨頭們的地位,但是削弱利潤是肯定的。亂拳雖非上乘武學,但卻足以打傷老師傅。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早在2140年6月,微信便已經推出了搜索功能,一直以來,微信動作不斷,2018年,搜狗與騰訊續簽了框架業務合作協議,搜狗搜索將在未來五年內作為騰訊產品的默認搜索引擎。隨後,微信上線了搜索商品功能,搜索生態不斷完善。


直指去年12月份,微信搜索正式升級為“微信搜一搜”。


2020年1月9日,2020微信公開課PRO現場,微信搜一搜首次完整亮相,解讀微信搜一搜的全產品能力、新動態以及價值觀。除了用來搜小程序和商品,搜一搜還有很多技能:隨時隨地搜天氣、股票、音樂、醫療諮詢、看病掛號;點擊搜索音樂、遊戲、小說、長視頻和短視頻;搜新聞、百科、問答;還通過整合公眾號文章,與其他等平臺一起帶來新鮮有深度的內容。


前幾天微信又上線視頻號,一部分為了進軍短視頻,另一方面,增強了微信生態的內容體系,內容生態是微信搜索重要的護城河。


微信內容層面上,以訂閱號,朋友圈為例,訂閱號內容通過朋友圈分發,用戶社交行為都能成為一個搜索引擎中重要的排序因子,搜索鏈條也有社交鏈,微信自建的內容池及交易閉環,是搜索引擎差異化的供應鏈基礎。微信內置的京東商城商品、小程序等將內容生態與交易生態連接起來,讓用戶以最短路徑到達信息及服務。


微信作為國民第一大應用,煽動下翅膀,對行業來講,都不啻為一場龍捲風。


但在筆者看來,微信搜一搜更偏向站內的垂直搜索,本質上可以跟購物商城搜索、網站內搜索歸為一類。


一方面,封閉的體系下的“牆內開花牆外香”。雖然在“牆內開花”,但是“香”的卻是微信之外的騰訊生態。商品是京東的,百科、網頁搜索來自搜狗,視頻來自騰訊視頻及視頻號,問答來自知乎,音樂來自QQ音樂等,都是騰訊內部生態服務體系,搜一搜更像是對其整合,滿足用戶搜索需求的同時,提高整體生態日活數據。


另一方面,場景大於流量,社交流難以轉化為信息流及商品流。一個商業舉措能否穩健並蓬勃發展,取決於其盈利模式。目前來看,微信搜一搜想直接或者大規模變現,並非易事。


微信流量雖然屬於微信,但更屬於單個用戶的私域流量。場景大於流量的基本用戶習慣下,場景不對,流量再大也枉然。支付寶社交敗北,微信搜一搜商品流折戟,都是此邏輯。


因此,在筆者看來,微信搜一搜的價值就是滿足長尾用戶需求的同時,為騰訊生態體系導流,提升日活,是一種垂直搜索,是封閉的體系下的“牆內開花牆外香”。


即使在這個性感的春天,搜索江湖再躁動,微信搜一搜動作再頻繁,怕也只是“籠子裡的愛麗絲”。


“心花怒放”的頭條搜索:


相比於華為搜索海外市場的“含苞待放”以及微信搜一搜的“牆內開花牆外香”,頭條搜索才是最大的變量,最起碼在內心OS上、在氣勢上是“心花怒放”。


互聯網廣告,嫵媚的春天,躁動的搜索市場


2019年頭條生機大會上提出過“一橫一豎概念”,其中位於分發方式縱座標長端的就是搜索引擎。


2月28日消息,字節跳動推出“頭條搜索”App,Slogan為“頭一條就是你想搜的”,目前已在各大安卓應用商店上線。


字節跳動做搜索在筆者看來,主要有以下兩點:


增長慣性。


去年,張一鳴曾經談到,“如果沒有搜索場景的拓展和優質內容,今日頭條的增長空間可能只剩4000萬DAU。”


八週年之際,張一鳴個人職權的重新劃分顯露出字節跳動的未來方向,尋找下一個增長神話已經成為字節跳動的核心議題。


因此,本質上,字節跳動做搜索、社交、遊戲、本地生活、教育、出海等,基礎邏輯都是一樣的——以戰養戰。


字節跳動,兵鋒正盛,抖音、今日頭條已然成熟,雖不至於停滯,但要想再爆發式增長顯然不太可能,在穩定的基礎上,到別的領域裡面練練兵,能有收穫最好,沒有也無所謂。


這種東奔西突式打法,不是如今字節跳動高光時刻的獨有特色,早在初期,字節跳動都是APP工廠玩法。


這種打法也跟時代大背景相契合,阿里進軍本地生活、美團做網約車等,對這一現象,微博CEO王高飛曾經說過:“互聯網上半場是各做各的,下半場不就是你做我的,我做你的,然後等到發現適合自己的,再形成新的平衡。”


搜索引擎營銷支撐。


在首次以今日頭條CEO身份公開亮相的演講中,朱文佳提及的第一個關鍵詞是“搜索”。


“做搜索並非競爭驅動,而是基於產品使命和用戶需求。”朱文佳表示,頭條是一個信息分發平臺,搜索是信息分發的一種基礎形式。用戶在頭條上看到一個內容,經常會想要了解更多相關信息。通過搜索,用戶能夠更精準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推薦引擎是信息找人,搜索引擎是人找信息。朱文佳想把今日頭條打造成為一個“通用的信息平臺”。而此前這家公司的願景是做“全球創作與交流平臺”,由張一鳴在2018年今日頭條6週年慶的內部年會上提出。


推薦系統與搜索系統都在做人與信息的連接。它們唯一的差距是,推薦系統要在用戶意圖不明確時連接信息,搜索系統則在用戶主動輸入意圖明確的關鍵詞後連接信息。


字節跳動的核心產品,今日頭條、抖音等都是 kill time,而搜索是save time, kill time推薦引擎只能猜測不能明確用戶意圖,所以轉化率差,廣告價值自然就低。


有報道顯示,搜索廣告對頭條系的作用,類似同類業務之於Facebook,是對信息流廣告的一個有益補充。Facebook停用搜索廣告5年後,為何去年底再度啟用?數據顯示,過多信息流廣告會嚴重影響用戶閱讀體驗。同時,用戶隱私保護越來越受到各國政府重視,必須做出改變。


拋開能不能做成不談,單說頭條做搜索業務這件事,頭條搜索賬號體系,這點很強大,這一點端賴抖音。阿里的賬戶體系包含了你所有的金融生活,騰訊的賬戶體系中包含了你所有的社交關係。百度、搜狗、360這塊都偏薄弱,搜索工具性強,粘性不足,賬號體系的薄弱帶來的用戶關係鏈缺失。


當然,對於頭條搜索來講,挑戰也是不容小覷:


字節跳動做搜索、社交等,阿里做本地生活服務,拼多多做電商等,本質上都是逆天改命的事。


明顯的,外部江湖格局已定,外部重力大於自己實力。這個時候想突破,無非兩種:


大環境不變,小氣候變天。最典型的就是拼多多。雖然電商格局已定,但是社交電商異軍突起,當然最重要的還有騰訊在後面,才能殺出重圍。


殺死windows系統的不是下一個windows系統,而是安卓系統,道理都一樣。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本地生活服務格局已定,但阿里收購餓了麼,重啟口碑,連同支付寶、飛豬等等,因此本地生活服務市場才能再起紛爭,兩大巨頭相爭,各領風騷,也更有看點。


搜索市場,目前並未出現彎道超車的外部環境,唯有靠收購、重組。


搜狗背靠騰訊,騰訊跟字節跳動這個關係......。


神馬搜索背後是阿里,字節跳動雖然跟阿里沒什麼股份投資,但是關係倒是還行。


360永遠那麼被孤立,是BAT共同的敵人,友商員工提及360都是數字公司,名字都不屑喊.......


收購重組,也是360搜索、搜狗搜索,能崛起的一大因數。搜狗收購騰訊搜搜,360搜索與人民日報社旗下即刻搜索展開戰略合.....


頭條搜索多研究360、搜狗,比死盯著百度要強的多。PR上對標百度,內部研究360、搜狗。


按著字節跳動目前的架勢,進軍搜索領域可謂是準備已久,如今頭條搜索作為獨立APP,也已在安卓系統上線,一切都才剛剛開始,未來的大動作決定了頭條搜索的最終命運。


其實,頭條搜索不止面臨外部競爭,內部競爭同樣不小。單拿遊戲來講,不滿足於為他人導流,自己親自下戰場,小遊戲和休閒遊戲的發行成功證明公司流量優勢的有效性。


對於字節跳動來講,要找的是第三條增長曲線,具體哪個領域並不重要,典型的賽馬機制,跑出來哪條算哪條。


去成熟巨頭領域搶地盤,無疑是虎口奪食,資源總量是一定的,一旦在一個領域小有成就,未來可能會集中更多精力專注一門,從這個意義上講,當下甚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頭條搜索最大的競爭對手不是來自外部而是內部的其他戰線,反之亦然。


字節跳動多線作戰,而且挑戰的都是巨頭,頭條搜索的內心OS上、氣勢上是“心花怒放”,但是面對內外競爭,結局可能是“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春天的標籤不止是“躁動”,更多的還有“稚嫩”。


不論是華為的“含苞待放”,還是微信搜索的“牆內開花牆外香”,亦或是頭條做搜索內心OS的“心花怒放”,從氣勢上雖說不怕虎,但是體量上依舊只是“初生牛犢”,與熬過了幾多春秋的百度、谷歌“老牛”比,一不小心這顆嫩草就會被“老牛”吃掉。


畢竟“嫩草”被“老牛”吃掉亦是宿命。


你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02 “七年之癢”的輪迴


“三家欲分晉”澎湃中溢出來躁動的味道,像極了七年前的,那個春天。


2013年剛開春,中國的搜索健將們就開始摩拳擦掌了.......


搜狗要收騰訊搜搜,春節前搜狗CEO王小川就曾隱約透露,在年後將迎來資本層面的大動作......


百度要收搜狗,傳的連收購價格都是有模有樣的——百度和搜狗達成全資收購協議:1買價在20-25億美元,現金和愛奇藝換股,比例不詳;換股後搜狐可能成為愛奇藝大股東,搜狐視頻或不再洽購PPTV.......


360的周鴻煒密會搜狗王小川,並先後與google、有道、云云等公司合作,樹起一杆大旗,名曰:“打破壟斷”,無論是真打,還是喊口號、做樣子,這件事確實會被人拿出來做比較——看吧,至少百度是自己做,360是想共贏.......


云云搜索悄然融資,定位傳統網頁搜索+輕博客系統+社會化問答+微博搜索,核心邏輯是社會化搜索,在Facebook今年初推出Graph Search後,社交搜索獲得更大關注,部分業內人士還認為社交搜索將顛覆傳統網頁搜索.......


阿里悄悄上線了阿里雲搜索引擎,打槍的不要......


即刻搜索CEO鄧亞萍還在春風中躊躇滿志地鼓舞士氣:“你們不能跟百度學,要像谷歌看齊才對。”


一同拿來鼓舞士氣的還有冠軍榮耀——鄧亞萍平時很少和同事入場打乒乓球,唯一的例外是公司舉辦乒乓球比賽——冠軍有獎勵,就是“和鄧總打一局”。


連橫合縱、縱橫捭闔、遠交近攻、以鄰為壑、暗度陳倉.........


一度搞的兵書詞窮。


可終究不過一地雞毛,徒留搜狗、360,在二月的春風中搖曳......


“七年之癢”的輪迴,關隘不在七年,更無關“痛癢”,核心是“修昔底德陷阱”。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


美團的邊界在哪?小米的邊界在哪?字節跳動的邊界在哪?


在筆者看來,他們的邊界不在外面,而在自己的的體力值,有勁就使勁折騰,沒勁了,陷阱被填埋了,也就消停了。


直至下一個“陷阱”到來,一切都在歷史的車輪中,滾滾向前,無窮匱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