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1-3岁“数学敏感期”,如何玩转数、量、形?

相信数学这门学科困扰着很多人的学习生涯,所以很多父母都希望能够在孩子小的时候去培养孩子数学的基础能力。既然想要培养孩子对于数学的感觉,那么就要抓住孩子的数学敏感期这个阶段,一般来说孩子1~3岁都是数学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家长如果能够去培养孩子对于数学和数字的敏感程度,那么对于上学之后孩子数学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很多家长总是认为这孩子还太小的时候,不适合教他们学习,但其实孩子在非常小的时候就已经进入了敏感时期,在这个时候如果能够进行一些有效的学习和训练,其实对他们是有很大好处的,只是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应当适当而已,不要强加给孩子一些不适合他们的内容。

在1~3岁数字敏感期的时候,孩子的数学情况主要要从数、量、形这三个方面入手

宝宝1-3岁“数学敏感期”,如何玩转数、量、形?

要问三岁之前的孩子数学是什么,他们很难能够回答出一二,对于一些比较聪明的孩子,他们可能会觉得数字就是数学,但其实这并不是全面的,对于孩子来说数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数字同样也是。要想真正的得到数学的启蒙,首先就要认识最基础的数学,感受最基础的数字。

数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孩子的生活当中也都充斥着,所以家长可以首先带孩子去认识一下他们生活周边的数字,比如说家里的日历,家里的门牌号码,或者是父母的电话号码等等。

除了日常生活中经常所见的数字之外,家长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让孩子感受数字,比如说电话游戏,比如说收银员游戏等等,通过感官的认识孩子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数字。

除了认识之外,家长也要让孩子学会数数。在三岁之前孩子还会经历一个语言的敏感时期,在这个时候家长如果能够教孩子数数,那么就可以一举两得,既锻炼孩子说话,又能够培养他们对数字的敏感。教孩子数数不能够太过于僵化和僵硬,而应当用能够引起孩子兴趣的方式去教他们,比如说用歌曲或者动画片的方式,引起孩子对于数数的兴趣。

宝宝1-3岁“数学敏感期”,如何玩转数、量、形?

在孩子对数字有初步认识之后,家长就可以将数字和物品结合起来,将抽象的数字和具体的物体结合到一起,这样,孩子不仅可以理解数字,还能够理解数字的应用。比如说在给孩子吃零食的时候,将零食摆在孩子面前,让他数出来他面前有多少个零食。

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孩子理解简单的加减法,让他们吃掉眼前的一个零食,再问一问他们现在剩下多少个零食了。这样简单的数字与物品的结合就能够让孩子理解起来更加的简便,而且他们的兴趣也会增加。

宝宝1-3岁“数学敏感期”,如何玩转数、量、形?

除了数字之外,量这个概念是与生活结合的最为亲密的概念,但是量这个概念比数字更为抽象,也更为难理解,对于三岁之前的孩子来说,要想理解和感知量这个概念还是主要应用他的五官,先具体后抽象,这样的过渡就能够让孩子更好地把握量这个概念。

量的范围有很多,比如说高矮,胖瘦,粗细等等,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家长可以有意的对孩子进行有关量这个概念的描述,比如说让孩子量一量他现在的身高是多少,比如说让孩子看一看到底是爸爸高还是妈妈高。这样的问题和描述能够更加简单的让孩子在心里建立量的概念。

等到孩子逐渐长大之后,家长就可以将量的概念由具体过渡到抽象,帮助孩子建立抽象的思维能力,这对孩子数学的启蒙意义非常的重大。比如说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多给孩子讲述一些汽车的速度,身高的高度以及温度等等内容,将量的概念不知不觉的融入到孩子的日常生活当中,不会太过于生硬更不会让孩子过多的排斥。

宝宝1-3岁“数学敏感期”,如何玩转数、量、形?

对于量这个概念对于1~3岁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分类和排列。家长们可以将各种形状的图形混在一起,让孩子分出不同图形的形状,除此之外也可以将图形按照颜色或者是大小让孩子进行不同的分类。排序的时候就是要让孩子根据不同的标准将物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一开始的时候给孩子的物体不能够过多,差距也不能够太小,否则孩子还太小,他们难以分辨,等到孩子习惯了这种排列方式的时候再一点点的给他们增加难度。

除了数字之外,另外一个对于数学的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空间。1~3岁的孩子是很难认识到平面图形与三维立体图形这样复杂的概念的,所以在让孩子认识形状和空间的时候也要借用具体的物品。

从孩子一岁多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开始教孩子认识一些基本的图形了,比如说日常经常能够看到的圆形、三角形等等。

宝宝1-3岁“数学敏感期”,如何玩转数、量、形?

在认识的过程当中,家长要给孩子清晰的描述这个图形,具体的特点是什么,让孩子能够记住并且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形状最好还是要跟孩子的日常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不然太过抽象。孩子在一岁的时候还是很难理解,等到两岁的时候,孩子大概就能够认识到立体图形的概念了。立体图形认识的方式跟平面图形类似,都是要让孩子熟悉并且记住。

除了形状之外,在三岁之前,家长还应当让孩子认识到方位,比如说上下左右等等。在日常生活中最好的锻炼方式就是给孩子下有关于方位的指令,比如说让孩子把他手左边的蓝色杯子拿起来。这样准确的描述,很容易会让孩子理解方位。

数学学习不光是课本上的一些抽象的概念以及复杂的题目,数学是融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所以即使孩子还非常小,家长也可以通过日常的训练让孩子产生对数学的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