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陽方言文化】——「板井村」更名為「龍泉村」背後的學問

前不久,小編朋友圈裡有朋友造訪了汾陽慄家莊鄉的龍泉村。龍泉村是個古村落,村裡有古樹、古宅、古寺。還有甘甜的泉水與怡人的氣候。

【汾陽方言文化】——「板井村」更名為「龍泉村」背後的學問

攝影:牛一

龍泉村原名板井村。這個「板井村」名字看起來普通,然而熟悉老派汾陽話的人都知道,其讀音是「ban3 zi3 村」,立即能讓人聯想到不雅詞「ban3 zi1」。也正因為如此,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人們嫌其不雅,遂改名為龍泉村。

講到這裡,一般人當做一個好笑的故事,聽聽就過去了。不過細心的人們一定也會有這樣的疑問:既然「板井 ban zi」是個不雅發音,那一開始為什麼人們就用它給這個村子命名了呢?難道那時候的人就不講究嗎?

【汾陽方言文化】——「板井村」更名為「龍泉村」背後的學問

攝影:牛一

首先我們知道,「井」讀音同「擠」是汾陽話的規律白讀音。「井」字讀 zi 的情況除了板井村以外還有賈家莊的「金井zi村」,南關裡的「井zi巷」,鄉語中說的「井zi花涼水」,「井zi口」等等。例子不一而足。和「井zi」發音相同的字有:

  • 菁 zi - 玉蔓菁(參見 )
  • 精 zi - 精明
  • 鏡 zi - 鏡兒、眼鏡兒
  • 靜 zi - 肅靜村

這種音變發生的歷史相當之久遠。根據語言學家羅常培在1933年通過四種漢藏對音材料(《千字文》《大乘中宗見解》《阿彌陀經》《金剛經》)對唐五代西北方音的面貌進行了研究,證明早在唐五代時期,中國西北地區的方言就已經呈現出了 -ng 鼻韻尾脫落的趨勢和現象。

這幾本寫於唐五代時期(公元9世紀)的對音材料,來自敦煌千佛洞所藏佛經寫本和識字課本。珍貴地保留了當時漢語和藏語互注讀音的情況,為後人瞭解1000年前的西北方言面貌提供了可能。

【汾陽方言文化】——「板井村」更名為「龍泉村」背後的學問

其中在《千字文》殘卷中,已經體現出了當時西北漢語大量鼻韻尾脫落,如「星=西」的情況等。我們可以推測出當時的西北方言已經出現了「井」讀音同「擠」的現象。這也再次說明了,汾陽方言、晉語方言的白讀音層次之古老。

板井村是個相當有年代的名字。元朝元至二年(1336)年,板井村《重修棲隱禪院碑記》上就有寫「西河縣板井村……」字樣。說明板井村村名的歷史已經不短於600年。元代時期的西北方言也一定已經是「井」字鼻韻尾脫落的情形了。

【汾陽方言文化】——「板井村」更名為「龍泉村」背後的學問

攝影:牛一

儘管如此,我們是否就可以斷定「板井村」在得名的時候,就已經和「板雞」這個不雅詞同音了呢?是不是真的是先人根本不講究呢?

其實不然。儘管「井」字的鼻韻尾早就脫落,然而它和「雞」變成同音字(忽略聲調)是最近兩三百年的事情。

遠的不說,我們就說說近處的平遙、介休方言。這些地區的方言裡面,「井」讀 zei,而「雞」讀 ji,兩字並不同音。因此,「板井村」如果在平遙,就不會有人覺得它是個不雅詞,這個古老的村名也就不會被人更改了。

【汾陽方言文化】——「板井村」更名為「龍泉村」背後的學問

究其原因,其實我們在 一文中就有過涉及。平遙話、介休話、臨縣話是晉語方言為數不多保留了部分尖團音分立的方言。

具體說來「尖團合流」是北方方言的一個相當普遍的變化,即尖音聲母 ts tsʰ s(普通話的 z c s)與 團音聲母 k kʰ x(普通話的 g k h) 在介音的影響下,合流成了 tɕ tɕʰ ɕ(普通話的 j q x)。這一現象在晉語多數方言中也同樣出現了。

【汾陽方言文化】——「板井村」更名為「龍泉村」背後的學問

然而在平遙、介休兩地,尖團音的區分並未完全消失,而是有零星保留。如上圖所示,平遙話 希ɕi≠西sei 計tɕi≠劑tsei 期tɕʰi≠妻tsʰei,而介休話表現更加突出,除了同樣能區分平遙話的那三組尖團字以外,還能區分 巨tɕy≠聚tsuei 去tɕʰy≠趣tsuei 虛ɕy≠需suei。這是平遙介休方言的一致性。

而根據學者的研究,尖團合流的歷史並不長,大約發生在明清時期。那麼可以推測出,在「板井村」這個名字誕生的時候,汾陽話的「井」和「雞」的讀音還是相差許多的。其區分的方式可能跟平遙、介休的方式類似,也可能是其他方式的差異。

【汾陽方言文化】——「板井村」更名為「龍泉村」背後的學問

攝影:牛一

關於村名裡面包含的學問,我們之前還討論過 的原因,還有 。之後會更多地寫一寫關於村名、方言、古音的話題。


【汾陽方言文化】——「板井村」更名為「龍泉村」背後的學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