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張國榮,他曾用生命告訴千萬父母一個家庭真相

17年前的今天,本是一個無足輕重的節日,卻因一個人的離去,變得非同尋常。

這個人就是張國榮。

他是《霸王別姬》中痴纏、多情、哀婉的戲子,那個對所愛的人和鍾情的事業近於執迷地信守承諾,卻因為時運不濟而不得不苦苦掙扎的脆弱的痴人。

紀念張國榮,他曾用生命告訴千萬父母一個家庭真相

《阿飛正傳》中一個對女人充滿誘惑的浪子,卻沒有心思和女人談戀愛,而是終其一生陰鬱和瘋狂地尋找母親。

紀念張國榮,他曾用生命告訴千萬父母一個家庭真相

在《東邪西毒》中,他飾演的西毒滿眼是對世界的拒絕和放棄。

紀念張國榮,他曾用生命告訴千萬父母一個家庭真相

《夜半歌聲》毀了容的音樂家,被他用一雙眼睛表達出了達於極致的哀怨。

紀念張國榮,他曾用生命告訴千萬父母一個家庭真相

張國榮開始出現在熒幕後,很多人都覺得他的歌聲、樣貌十分獨特,是個讓人看一眼就喜歡的人。

他給大家帶來的一個又一個的經典角色,都讓人難以忘懷。

可17年前的4月1日晚6點41分,一聲巨響打破了所有人的寧靜。

張國榮在香港文華東方酒店24樓縱身一跳,將自己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7歲。

自此,4月1日成了無數人心中“紀念張國榮”的日子,至今仍有千萬人在網上發帖悼念。

紀念張國榮,他曾用生命告訴千萬父母一個家庭真相

很多人想不通,生前那樣活潑開朗、體貼入微、前途光明的一個人,為何會選擇用這樣慘烈的方式與世界告別?

如果你曾瞭解過他的童年、他的家庭,或許能有一些答案。

01

父親缺席,母親不理

他最深刻的童年記憶是“死亡”


很多很多年前,張國榮回憶起童年時說:

“沒有多少值得我記著的,沒有什麼值得我留念的,就度過了我的童年。唯一記得的是我童年時,我婆婆的逝世,那是我第一次親眼目睹別人的死亡,留下了一個很深刻的印象。”

那是他作為一個孩子,對死亡的第一個認知,而在這之前,他一直以為婆婆只是“睡著了”。

但就是這次,他第一次看到死亡的樣子。

紀念張國榮,他曾用生命告訴千萬父母一個家庭真相

1956年,張國榮出生了,在他生長的家庭裡,父親是香港洋服店的裁縫兼老闆張活海,當時馬龍·白蘭度、希區柯克、加里·格蘭特等好萊塢明星都是他們家的顧客。

家中還有9個兄長和姐姐,張國榮在家中排行最小,所以大家都叫他“十仔”。

儘管身邊的家人很多,但張國榮卻並沒有得到太多的關心和疼愛。

張家的十個孩子年齡相差較大,年齡最小的張國榮,很難融入到哥哥姐姐的生活當中。

而對於在那個香港赫赫有名的父親,兩人也是鮮少見面。

由於家庭的一些矛盾,母親張氏對張國榮的童年成長,也沒有太多過問。

父親缺席,母親不理,兄弟姐妹也難以相處,這讓還是孩子的張國榮不太知道什麼是愛,什麼是有人疼,什麼是有人照顧。

紀念張國榮,他曾用生命告訴千萬父母一個家庭真相

後來,因拍攝《霸王別姬》與張國榮相識的中國京劇院程派青衣名家張曼玲老師說:

“國榮是一個需要愛的人,需要溫暖,需要真誠。”

相比其他同齡人眼中的童年,張國榮對於童年的記憶,沒有父母親情。他唯一記得的,是親眼目睹了婆婆的死亡。

02

他曾經最大的願望

就是抱一抱媽媽


童年對於張國榮來說,只是那已經過去的孤獨與失落。

張國榮曾說:“我安靜得就像空氣一樣,沒有人意識到我的存在。我最大的願望,就是抱一抱媽媽。”

從下面這段採訪中,能進一步瞭解張國榮的內心缺失。

“我從沒和爸媽一起生活過,長大之後,和阿媽在寶豐大廈住,合不來。小時候最需要被關注的時候,他們沒有和我一起經歷,現在和阿媽就像一對普通朋友,會在經濟上支持她,像朋友多過親人。”

“小時候很寂寞,我是不愛吵鬧,沒有聲音的小朋友,任何人來我家,你在廳,我在房,你完全不知道我的存在,嬰孩時期已經是這樣。懂事之後,覺得家裡很混亂,有好多人物,但沒有一個關心自己,惟一最疼我的是工人,3年前也過世了。”

“他(父親)是個極自大的男人,喜歡花天酒地,不曉得關懷家人……我記得他跟我們相處最長的一段日子是36小時,就是一天多,因為他醉了。”

紀念張國榮,他曾用生命告訴千萬父母一個家庭真相

童年的家庭境況,深刻而絕望的不被父母看見的經歷,在張國榮的心裡留下了很大的一塊陰影。

也許是他骨子裡的才華救了他一程,最後他通過站上炫目的舞臺,讓自己最大限度地被“看見”,被大家接納。

在這段短暫的生命裡,他曾讓痛苦結成疤,並開出了花。

然而絕望太深,最終,他還是選擇了自殺。

人們都唏噓不解:他獲得了那麼大的成就,有那樣好的前程,為何還會選擇輕生?

人們關注的是他的未來,可對一個童年極度缺失的孩子而言,未來並沒有那麼大的分量。

作為一個出身名門的富二代,張國榮的生命裡從不缺世俗的喧囂與繁華。

他真正的缺失的,是童年時期的家庭關懷、父母之愛。

正是童年的過往一直沉甸甸地壓在心上,讓他每時每刻都喘不過氣,才有了高樓一跳,與世訣別。

對張國榮來說,死亡似乎成了斬斷過去最好的辦法。

遺憾的是,直到生命的最後,他內心缺失的父母之愛也沒能填上。

紀念張國榮,他曾用生命告訴千萬父母一個家庭真相

03

只有被看見的孩子

才能健康順遂地長大


很多懷念張國榮的人,不是因為追星,而是因為從他身上聽到、看到了自己。

沒有在幼年時期獲得足夠陪伴的孩子,就算時間已經過去多年,他們也無法迴避那些遺憾。

即便是長大之後,生命裡的任何一件事,都可能像機關一樣,觸發早年的那種恐懼感。

生活在聚光燈下的張國榮,註定會遇到那麼多可能觸發他的機關、消磨他、讓他疲倦的事。

出道後的他,曾一度備受冷落,歌唱事業不順、演藝之途坎坷,曾有人在臺下起鬨趕他下場,也有人質疑他的演技拙劣不堪重用。

一次,他與臺下觀眾互動,將帽子扔進觀眾席,但沒想到,帽子卻馬上被扔回了臺上,還伴隨著一聲聲奚落:“滾下去!不想聽你唱!”

臺上的他,強忍著眼淚完成了表演。回到後臺,他淚如雨下。

那些哪怕已經掩埋很深的恐懼感,此時又再次侵擾而來。

紀念張國榮,他曾用生命告訴千萬父母一個家庭真相

作為一個未曾被父母看見過的孩子,一個獨自待在角落地孤單長大的孩子,

他感受到的那種孤絕的恐懼,是比真實死亡更加可怕的事。

即便成年之後,這種恐懼感也會因為類似的事情,再次出現。

孩子只有從小被看見、被回應、被肯定,才會覺得自己是重要、值得被愛的,才能在愛的注視下,真正健康順遂地長大。

這是張國榮用自己的生命,傳遞給萬千父母的真相。

國外有一句名言:一個被母親重視和接受的孩子,可以改變世界。

換句話說,這就是“看見”帶給一個孩子的改變和成長。心理學上說,看見即療愈。

看見孩子的感受,看見他的情緒、努力和夢想,這能給予孩子溫暖、光明和力量。

紀念張國榮,他曾用生命告訴千萬父母一個家庭真相

心理諮詢師李雪說,當一個生命帶著極大的愛和信任降臨到家庭中,他最渴望的是被看見——被父母看見真實的自己,而不是通過一堆“正確”的數據來評價和矯正自己。

比如:

和孩子在一起時,要看見孩子的情緒,不要總去關注孩子的弱點和錯誤;

不要以“為孩子好”的名義,干涉本屬於孩子自己的事;

要看見孩子為目標努力的過程,而不是隻看重最後得到的結果;

等等。

每一個孩子都是地球上的星星,他們與生俱來的光芒需要被“看見”,我們需要慢下來,甚至停下來,傾聽他的聲音,感受他的內心,看見他們真正的世界。

只有這樣,

愛才會變成孩子未來生活的光。

張國榮已經走了17年,如果世上真的有輪迴,希望來世的他,能出生在一個有母親疼、有父親愛、有兄弟姐妹互相呵護的美滿家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