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影響,聽聽這對夫婦的水果“生意經”

胡夢麟、麥雪瓊夫妻是開平市的無花果種植大戶,在開平經營的綠雅農場,水果種植面積超300畝。夫婦倆一開始在鶴山市雙合鎮開辦農場,2016年6月,胡夢麟在開平市塘口鎮開設了面積120多畝的綠雅農場,主要種植無花果,還有草莓、百香果、香蕉、聖女果等多種水果。經過多年的精心經營,農場的口碑越來越好,產品銷往江門各區市,還有廣州、佛山等地。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夫妻倆今年經歷了一個“魔幻”春節:年初一還在農場接待了近2000名客人,年初二開始就一個客人都沒有了。


好在,夫妻倆同聲共氣,開動腦筋想辦法,成功渡過了創業以來最大的滯銷危機。防疫期間,農場共約10萬斤的水果在一個月內成功銷出去了,他們有怎樣的一本“生意經”呢?


面對疫情影響,聽聽這對夫婦的水果“生意經”


陷入困境

遭遇最大滯銷危機


“幹了這麼多年農業,沒見過像今年這樣的情況。”2019年12月,胡夢麟、麥雪瓊夫妻倆盤下了位於三埠街道三圍村委會的100畝果園,但兩人怎麼也沒料到,2020年初,他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滯銷危機。


據麥雪瓊介紹,綠雅農場以發展休閒農業為目標,所以經營方式以開園採摘為主,顧客憑票入場。因此,疫情對他們的影響尤其大。“大家不能出門,我們自然就沒客人,也就沒有收入。”麥雪瓊說,他們頭疼的不只是沒有客人,因為疫情,園裡採摘水果的工人也不足,水果不摘,就會爛在地裡,勞動成果就都白費了。


麥雪瓊告訴記者,春節一直都是行業裡的旺季,所以他們早早就做了籌謀,就等著春節“開幹”。“我們有意不摘部分水果,就是預備春節時能夠有足夠的水果供顧客採摘。”麥雪瓊苦笑著說,這些“精明”的打算因為疫情變成了煩惱。


麥雪瓊說,今年春節前,夫妻倆忙著催促廠家加工趕製了逾2萬斤的無花果瀨粉,並印製了2萬張果園門票。“畢竟我們去年底剛擴了100畝果園,按照往年的經驗來算,今年春節原本可以有100萬元的營業收入。”然而,這些無花果瀨粉和果園門票現在大部分還堆在倉庫裡。


面對疫情影響,聽聽這對夫婦的水果“生意經”


積極自救

拓展銷售新渠道


“危機面前,我們能做的就是積極面對,適者生存。”胡夢麟說。在堅持不懈、開動腦筋的“自救行動”下,在當地政府部門的幫助下,疫情期間,胡夢麟、麥雪瓊面臨的滯銷問題基本解決,水果沒有爛在地裡。


“之前看著一日成熟幾千斤的水果,我怕了。”回憶起前兩個月的彷徨與慌張,胡夢麟仍然心有餘悸。


面對危機,胡夢麟和麥雪瓊首先想到的是去市場擺攤。夫妻倆押著一車車水果到附近市場擺起了地攤。“一天大概能賣兩三千塊,但跟之前動輒一天幾千斤的出貨量是沒法比的。”擺攤的第2天,三埠街道三圍村委會的幹部看到了正在賣水果的麥雪瓊,“恆哥(村委會幹部)問我是什麼情況,告訴我這樣不是辦法,然後給了我一個江門市有關商家的配送電話。他的舉動點醒了我!”麥雪瓊激動地說。


麥雪瓊和丈夫商量後,認為擺攤做零售確實不是辦法,還是要與專業生鮮配送平臺合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家合適的網上配送平臺。他們在平臺上推出優惠套餐,以平時三分之一的價格出售當季新鮮水果,包括草莓、無花果、百香果、青棗、木瓜等。很快,夫妻倆就收到了很多訂單。他們在做好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緊鑼密鼓地尋找配送人員,為顧客提供配送到家服務。“進駐配送平臺首日,短短10分鐘內就賣出了逾4000斤水果。”據麥雪瓊粗略統計,他們已經通過配送平臺賣出了七八萬斤水果,銷售額超10萬元。


綠雅農場等轄區農戶面臨的滯銷問題也很快被開平市農業農村局以及屬地政府瞭解到。開平市農業農村局幫助綠雅農場等一批農戶對接郵政配送平臺,塘口鎮政府則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對本地農戶進行宣傳推廣,政府部門發動黨員幹部積極按需採購。胡夢麟和麥雪瓊也因此接到了很多預訂電話。“這樣不僅解決了我們水果滯銷的問題,農場的知名度也提升了很多,圈了一批‘粉’,感謝政府的幫忙。”麥雪瓊開心地說,雖然未能完成年前的百萬元營收目標,但經過努力,農場的滯銷問題基本解決,基本實現收支平衡。


面對疫情影響,聽聽這對夫婦的水果“生意經”


危中尋機

對未來仍有信心


與有的農場主寧願水果爛在地裡也不願便宜賣的態度不同,胡夢麟始終堅信,只要能將水果賣出去,就有一線生機。


為了做好平臺配送,胡夢麟、麥雪瓊起早貪黑,每天過得像打仗一樣。胡夢麟說:“早上6點起床到農場裡安排打包水果,裝車以後再配送到江門各區市和廣州、佛山的小區。我們要在2個小時內完成開平的送貨任務,然後趕往下一個地區,有時候忙到第二天凌晨2點才能回到家,然後6點又起床接著幹。”雖然連軸轉,但胡夢麟說自己並不感到辛苦,他認為躲避無用,只能迎難而上,危中尋機。


胡夢麟、麥雪瓊夫婦始終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此次危機,他們遭受了慘痛的損失,也看到了危機中的“新機”。麥雪瓊表示,雖然這次水果銷售價格趕不上正常時候,但成功試水網絡平臺配送,幫他們開拓了銷售新渠道,積累了不少有益經驗。同時,他們積極做好服務工作,狠賺了一波口碑,為農場圈了一批“水果粉”。


夫婦倆還積極參加開平市“您家的菜我來送”關愛馳援湖北醫療隊、一線醫務防疫人員家庭公益活動,為塘口鎮的五保戶等特殊群體送去水果。


胡夢麟和麥雪瓊對未來仍然保持信心,他們表示,農場原先的發展方向和規劃沒有改變,只是因為疫情影響,暫時放緩了腳步,現階段,他們努力精簡支出,穩步向前。


“未來,我們會繼續擴種水果面積、豐富種類,並引進深加工生產線。塘口鎮政府等也積極幫助我們,鼓勵我們加強無花果深加工產品的生產和研發。同時,我們還和赤坎鎮新建村委會開展合作,為有關項目提供苗木和技術支持。”胡夢麟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