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養魚,掌握好科學合理的養殖方式,提高經濟效益

水庫不僅可以用來防洪、蓄水、發電,而且水庫養魚具有諸多優點,水庫養魚成本低且收益高,而且水庫魚類產品具有綠色、環保的優勢,擁有大量的市場。因此,可以通過提高水庫養魚的效益來增加漁業收入,促進漁業發展。

我國水庫眾多,分佈廣泛,水庫的作用以防洪、灌溉為主,同時兼具發電、養殖等作用。但是,我國水庫養魚的效益較低,資源利用率不高,浪費了水庫這樣的優良資源。本文就提高水庫養魚效益的舉措進行分析,以期能提高我國水庫養魚的效益,促進我國漁業的發展。

水庫養魚,掌握好科學合理的養殖方式,提高經濟效益

1 採取科學合理的養殖方式

水庫具有豐富的水體資源,而且陽光充足、水體質量有保證,非常適合用於水產養殖。但是,水庫養魚要採取科學的養殖方式。第一,要確保放養魚種符合規格,一般要求放養的魚種在15cm以上,能確保魚種的成活率及生長速度。而且要確保投放魚種的密度要適宜,不可過密,投放時間一般在每年1月。第二,要保證投餵的科學性。水庫養殖的魚種要考慮各個水層魚類的科學搭配,合理利用水庫空間及天然的餌料。投放的魚類以鰱魚為主,搭配草魚、鯉魚、鯿魚等,施肥時要注意確保滿足各類魚種的捕食需求。另外,如果水庫中的魚種是吃食類,那麼要嚴格遵循定時投餵的原則。第三,要做好魚類病患的預防工作。

水庫養魚,掌握好科學合理的養殖方式,提高經濟效益

水庫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一旦感染了魚類傳染病,那麼很可能會蔓延至整個水庫,因此在水庫養殖過程中要做好魚類疾病的防控工作,一旦發現患病魚類,要及時聯繫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治療。第四,要重視水庫養殖的管理工作。水庫面積較大且環境複雜,給養殖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因此,為了確保水庫養殖的效益,必須做好水庫管理工作。安排專業的人員進行定期巡視,排除各種隱患,防止農藥等汙染水庫;在汛期要加強巡查,及時瞭解水庫中魚的生長情況,採取安全防護措施,避免偷魚、電魚等問題的出現。

水庫養魚,掌握好科學合理的養殖方式,提高經濟效益

2 根據市場需求調整養殖品種結構

目前,大多數水庫的養殖種類以鰱魚、草魚等為主,總體來說品種較為單一。而市場上對這類魚種的需求雖然較大,但是競爭相對來說較為激烈。可以在提高這些魚種放養數量的同時,增加高檔水產品種類,如池沼公魚、虹鱒魚等,可以供應高檔市場,帶來更加可觀的經濟效益。

水庫養魚,掌握好科學合理的養殖方式,提高經濟效益

3 採用科學的捕撈方式

以往養殖魚類的捕撈方式通常是冬季一次性捕撈,現今可以改為常年捕撈,從而避免因為冬季一次性大量捕撈而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由於魚類產量多而導致價格較低,影響漁業的經濟效益。採用常年捕撈的方式,採用燈光誘捕的方式,降低捕撈難度,節省人力、物力和財力,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保證水產品的新鮮度,為市場定價提供一定的優勢依託。

水庫養魚,掌握好科學合理的養殖方式,提高經濟效益

4 做好防範工作,構建完善的漁業管理網絡

要想提高水庫養魚的經濟效益,必須做好水庫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媒體、宣傳車等多種方式加強宣傳,讓大眾瞭解漁業相關的法規。同時,設立群眾舉報電話,鼓勵群眾舉報不法行為。其次,加大漁政部門的巡查力度,與公安、環保等相關部門開展聯合執法行動,對於電魚、釣魚燈不法行為進行大力的打擊。此外,對水庫實施封閉式管理,設置檢查站和防護網,避免無關人員進入水庫區域。隨後,採用高科技措施,依靠先進技術和手段,在水庫內設置監控攝像頭,對於進行庫區的人員進行監督,保證整個庫區監督範圍全覆蓋,最大限度地保證漁業資源的安全性。

水庫養魚,掌握好科學合理的養殖方式,提高經濟效益

5 加強水庫水質監測

養殖過程中的水質情況直接影響魚種的生長情況,如果水中溶氧量少或者養料較少,則會導致魚種死亡。因此,在水庫養殖過程中,要加強對於水庫水質的檢測。在水庫的上中下游各建立水質自動檢測系統,隨時檢測水庫的水質情況。確保養殖過程中水庫的溶氧量豐富且水質環境合格,避免發生魚類感染疾病的情況,確保水產養殖環境優良,從而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水庫養魚,掌握好科學合理的養殖方式,提高經濟效益

6 創新養殖經營策略

水庫的建設環境決定了水庫擁有天然的自然資源,如靠近山水等,因此要擺脫單一的、僅僅追求數量的水產養殖模式,而是應擴展經營項目,將水產漁業養殖和旅遊、休閒、餐飲等多項服務項目結合起來,開發一個綜合性經營項目。同時,可以開展漁家樂、農家樂、划船、野外生存和觀光旅遊等休閒活動。建設水上交通、漁家客棧或者酒店等,提高服務質量,開展特色旅遊項目,豐富水產養殖產業鏈,多渠道增加收入。

另外,還可以利用水庫中豐富的魚種資源,發展魚類加工產業,如在傳統的醃曬、燻蒸等製作工藝的基礎上,引進技術設備生產魚糕、魚子醬等種類更加豐富的魚類加工產品,通過對於數量豐富、價格低廉的魚類資源進行深加工,實現深度利用,提高魚類加工產品的價值,不僅能有效緩解水產品大量出塘而導致的壓庫現象,而且能實現增值銷售甚至出口創匯。此外,水庫養殖具有綠色、無汙染的特點,可以發展有機產品項目,打造綠色無汙染產品,發揮品牌效應,多方位提高漁業的經濟效益。

水庫養魚,掌握好科學合理的養殖方式,提高經濟效益

7 開拓市場需求途徑,豐富銷售渠道

任何產品的銷售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環節,如果生產出來的產品銷售不出去,即便產品的價值再高,也無法帶來經濟效益。因此,要不斷豐富魚類市場的需求,開拓銷售渠道。在銷售之前可以首先對市場進行深入研究,搞清楚市場的需求方向,積極尋求消費市場,確立市場的發展方向,明確銷售思路。不要採取單一的集中上市的策略,可以將常年上市和集中上市相結合,緩解集中庫存的壓力。同時,不斷開拓市場,在全國多個地區尋找銷售渠道,設立水產品銷售點,提高水庫的經濟收益。

水庫養魚,掌握好科學合理的養殖方式,提高經濟效益

8 規範管理

產業的經營管理會對經濟收益產生重大影響,漁業的經營管理同樣如此。首先,要完善漁業經營管理機制,完善且有效實施各項管理制度,合理利用人力、物力和財力,確保產、供、銷環節的順利銜接,規範漁業經營管理。其次,要對養殖經營人員做好培訓工作,可以聘請專業的水產養殖專家來對養殖人員進行專業的指導,提高水產養殖人員的養殖技術水平。

最後,要及時記錄養殖情況。一方面,建立養殖日誌,每天記錄養殖情況和魚種生長情況;另一方面,建立經營日誌,對生產經營情況進行記錄,做到有據可查,為經營管理工作的優化提供一定的參考。

水庫養魚,掌握好科學合理的養殖方式,提高經濟效益

9 結語

隨著我國城市發展速度的加快,水資源短缺問題日漸突出,大型水庫成為供應城市用水的主要來源,因而對於水庫的水質保護愈加重要。這便對水庫中魚類的養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確保水質環境不被汙染,在水庫養殖過程中應禁止網箱養殖,並且限制捕撈量,但這會影響水庫漁業的經濟效益。

因此,要綜合養殖、管理、捕撈及銷售等各個環節,提高養殖技術,豐富銷售渠道,實施品牌戰略,提高漁業的附加價值,及時掌握市場動態,提供更加優質的水產品,創造出更高的經濟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