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著相的角度看待問題,迴歸理性思維!


在電視劇《天道》中,丁元英曾向芮小丹解釋過什麼是著相:執迷於表象而偏離本質。


以著相的角度看待問題,迴歸理性思維!


以著相的角度看待問題,迴歸理性思維!


以著相的角度看待問題,迴歸理性思維!


這話從丁元英的嘴裡說出來,輕飄飄的,可是,等你真的理解它的含義之後,才能發現其中沉甸甸的份量。

表象這玩意兒,具有一定的誤導性,要說清楚不容易。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人會著相了。

比方說股票,有人覺得自己掌握的信息挺多,各種內幕消息、小道消息的、公開信息等一大堆,但真正能從這裡邊賺到錢的人,其實非常少。炒過股的人就知道。

眼看著自己的血汗錢一點點變少,卻又無計可施,只能割肉,這兩個字比較貼切,道出了股民的無奈和辛酸。

本文不是討論炒股,我不懂這裡邊的道道,也沒有密碼,不然,早去股市提款了。

本文是想聊聊著相的問題,所以,我還在動腦子,思考股票以外的事情。

想要不著相,首先要做的就是別讓自己陷入情緒化的誤區。

就拿當前的疫情來說,國外的政客說了一些不著調的話,於是我們立馬不高興;人家略微表示一下感激,我們就顧盼自得……凡此種種,說明我們太過在意別人的眼光。

有這麼一種觀點,說中國人最擔心被人歧視,卻也最愛歧視人。

作為一箇中國人,我也覺得這話不中聽,然而,雖然這看法有些偏激,可是它卻道出了我們這個民族的一點劣根性。

把這句話冷靜地過過腦子,回想一下瀏覽過的相關信息,是不是有點雖不中亦不遠矣的感慨。

相比起來,我倒是認為老祖宗說的話更有趣也更實在:不卑不亢。說得多好啊!要是都能做到,就更好了。

舉幾個例子,我們為何對丹麥這類國家的態度和美國有所不同?為何東西方社會在對待疫情的態度上差別那麼大?僅僅是因為本次疫情而已嗎?

再細想一下,人家說這些話的背景是什麼?人家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會這樣?

多問幾個問什麼,找來信息做一番對比,國內國外都行,自己來回答,就算不對,總不至於人云亦云,連自己都沒看清楚表象,又被旁人的話給帶偏了。

這些問題,能搞懂最好,活得明白,還是不懂,就別操那份心,讓真正懂的人去幹就行了,坐在家裡靜觀其變,時間長了,水落下去,石頭自然會出現。

其二,在尚未判斷出問題的實質時,不必著急下結論。

在《天道》裡,韓楚風在沒有坐上總裁那把椅子前,就表了一個不確定的態,他的做法倒是值得普通人學習。

因為我們看到的信息,不一定就是問題的實質。這些信息常常會誤導人做出錯誤的判斷。

我想起丁元英說的另一句話,你看的東西,不一定是個東西。


以著相的角度看待問題,迴歸理性思維!


以著相的角度看待問題,迴歸理性思維!


我們所看到的事物,也不一定就是它本來的面目。

實事求是的態度挺好,懂就是懂,別打腫臉充胖子,不懂也裝懂。讓人笑話是其次,搞不好還會因此失去自信。

反正你給我一支筆,我也不會指點江山,指指點點壓在我身上的大山倒是真的。

其三,真有心的話,不妨多開動腦筋,對感興趣的那些問題追本溯源。

在這裡,有個陷阱,事實不一定是實質。我們看到的某些信息,有部分是可以確定的,但卻不見得是問題的根源。

比如說,美國歪曲事實,抹黑中國,這是我們所看到的事實,然而,這是問題的根源嗎?

幾個月前,我看了一部意大利影片,內容說的是意大利人想方設法瞭解了一架(或是兩架,記不清了)戰鬥機在本國失事的情況,後來發現,幕後作祟者是美國人。

意大利官方對美國自然是敢怒不敢言,於是,事情就被一系列謊言所掩蓋。

民眾看到是飛機失事的事實,卻不一定知道事情的真相,除非有人肯冒險站出來。

認真地把問題一個一個的解決,腳踏實地,冷靜下來,理性地看待問題,不是頓悟就是漸悟,時間長短而已。

疫情終將會結束,不會太遠,許多人比我們普通人更在意這個問題,他們更加希望能妥善地解決好問題。

看情況,距疫情結束還有不少時間,可以開動腦筋,可以鍛鍊一下腦子,看看能不能透過表象,看到問題的實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