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鄂同心、江海共情!謝謝你為湖北拼過命

從雨雪紛飛,到春暖花開,

從大年除夕無畏而來,到百里長街依依惜別……

此時此刻,春已回,花已開,隨著湖北、武漢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福建援鄂醫療隊陸續完成使命。今天,最後一批隊員即將回家。

今日,湖北日報推出送別全國援鄂醫療隊員大型融媒報道福建篇,福建日報微信予以轉發↓

閩鄂同心 江海共情

“他們用生命守護這座城市41個日日夜夜,我們無以為報,一定要來為恩人送個行。”3月23日7時許,宜昌市民杜錦成一家早早來到五一廣場守候,為福建支援宜昌醫療隊送行。

送行人群中,白髮退伍老兵身著戎裝,敬軍禮;小學生佩戴紅領巾,在自家陽臺迎著車隊敬隊禮;一位奶奶抱著小孫女,指著車隊說:“寶貝,這就是保護我們的天使啊!”

閩鄂同心、江海共情!謝謝你為湖北拼過命

那一刻,每一位普通人都以自己的最高禮遇送別恩人,致敬英雄!

因為他們明白,這些從福建千里馳援的逆行者,已跟他們結下過命的交情。

在他們眼中,挺身而出的醫生、護士,早已不是普通人,他們是從天而降的英雄。

今年元月,疫情突如其來,武漢告急!湖北告急!八閩大地,聞令而動。福建省第一時間集結組建援鄂醫療隊,不到12個小時,首批137人醫療隊組建完成,1月27日上午出發馳援武漢。

出征!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疫情阻擊戰,國家緊急啟動對口支援機制,福建對口支援宜昌。

一封封“請戰書”雪片般飛來——

鄭玉柳,從漳浦老家驅車3個多小時趕回,在請戰書上簽字。

57歲的陳麗芬,瞞著80歲老母親報名,成為福建援宜醫療隊中年齡最大的隊員。

“我是宜昌媳婦,關鍵時刻更應該站出來。”護士林韋兩度請戰。

2月11日、18日、23日,福建三批支援宜昌共274名隊員,帶著八閩兒女的家國情懷,守護一方平安。

前赴後繼,福建共派出十二批1393名醫護人員,馳援我省武漢、宜昌、襄陽。

愛拼才會贏!這首閩南耳熟能詳的歌曲,福建援鄂醫療隊員的生動寫照。

“來了,我們就是戰士。病房如戰場,希望大家英勇善戰,病人在等著我們,人民在看著我們!”2月13日,福建援宜醫療隊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康德智,戰前動員。

“插管治療是最危險的搶救,為了操作精準,我們只能儘量離患者近一點更近一點,因為那20多釐米的距離,可能是患者的最後生機。”福建援宜醫療隊插管突擊隊隊長陳金篆說。

危急時刻,再大的風險,他們義無反顧。

“福建應急檢測隊援助襄陽,手把手教我們,幫我們培養了一支技術精湛的隊伍。”襄陽核酸檢測實驗室胡媛說。

2月19日,福建援宜醫療隊首創新冠肺炎患者實用型康復治療與訓練操。“這套操通過呼吸康復、有氧訓練和心理康復,為患者早日治癒幫了大忙。”醫療隊護理部組長林蓉金說。

同樣的創新,來自福建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他們在武漢金銀潭醫院,讓患者變換睡姿,使肺部加快康復。

讓生命之花重新綻放,他們常被患者稱作“福將”。“感謝‘福將’們,給了我第二次生命。”3月11日,在宜昌市三醫院,住院45天的張女士終於出院。

閩鄂同心、江海共情!謝謝你為湖北拼過命

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表示:“福建醫療隊在我們最危難、最緊迫的時候,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他們戰鬥的身影深深印在武漢、湖北、中國人民的心裡。”

截至3月21日,福建援鄂醫療隊累計管理患者2724人、治癒出院1877人。

不僅用藥物救治,更用愛心撫慰。

2月22日,農曆正月廿九,福州地區特有的傳統節日“拗九節”。這一天,福建援宜醫療隊隊員,將300份“拗九粥”送到患者手中,福粥送暖。

防護服、醫療設備、救護車……福建共為宜昌送來4046萬元款物。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宜昌所有A級景區,對福建援宜隊員終身免費不限次遊覽。

各地送來臍橙、瓦倉米、豬肉……只想英雄們吃得好些、再好些。

為隊員們做的菜,從宜昌慣常的鹹辣,換成了福建的清淡。

恩人,親人。3月17日,宜昌市三醫院醫護人員將一件寫滿簽名和祝福的防護服送給福建援宜醫療隊,醫療隊隊員當場簽名回贈了一件。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東海之濱,長江之畔。閩鄂同心,江海共情。福建,謝謝你為湖北拼過命!

主 管 : 中共浦城縣委宣傳部

制 作 :浦城縣融媒體中心

監 審:王樹瑜

值班主任:吳勇君

編 輯:劉莉輝王海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