襦裙,褙子,襴衫:今天宋朝人穿什麼? 轉自(吳鉤本人)

| 大宋時尚週報服飾篇


服飾是時代文化的一種物化表現,唐宋兩朝作為兩個相鄰的朝代,服飾風尚卻大有不同。


在“重文抑武”的政治背景下發展的人文藝術對於服飾變化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宋代服飾具有非常明顯簡樸務實、儒雅及崇尚自然的趨向。


襦裙,褙子,襴衫:今天宋朝人穿什麼?  轉自(吳鉤本人)


襦裙,褙子,襴衫:今天宋朝人穿什麼?  轉自(吳鉤本人)


襦裙,褙子,襴衫:今天宋朝人穿什麼?  轉自(吳鉤本人)


褙子:

是宋朝最具特色的服飾,一般在居室中的常服,我們在知否裡面看到的。它是由之前的半臂和中單形式發展形成的。


襦裙,褙子,襴衫:今天宋朝人穿什麼?  轉自(吳鉤本人)


褙子不單單適合女性穿著,在不斷演變和發展中,成為不管男女、不分貴賤、不論文武、朝野上下都可穿的一種服飾,《宋史·輿服志》中說: “命婦以花釵翟衣為正式禮服外,背子即為常服穿用.”皇后和貴婦在非正式場合也會穿著。


襦裙,褙子,襴衫:今天宋朝人穿什麼?  轉自(吳鉤本人)


推薦理由:舒適得體,性價比最高單品。


襦裙,褙子,襴衫:今天宋朝人穿什麼?  轉自(吳鉤本人)

襦裙:

宋代裙裝保留了晚唐五代風格,流行千褶、百迭裙。這類裙裝版式修長,配以短上衣,交領右衽,袖子窄瘦,“裙邊微露雙鴛並”,“繡羅裙上雙鸞帶”就是形容女子裙裝以及腰帶。


服飾上的流行趨勢多受當時文人風氣的影響,造型清瘦寫實,色彩淡雅質樸,追求的特點就是“瘦、細、長”,平民與貴族裙子之間款式差別不明顯,但是用料之上更為高級,並且還會運用天然香草,可稱的上“古代香水”。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氣質穿搭,優雅大方


大袖羅衫:

多為嬪妃、貴婦穿著服飾,即史籍中記載的“大衣”,《宋史·輿服志》記:”其常服,后妃大袖。”後來突破妃嬪專用,傳到民間成為貴族婦女的禮服。顧名思義,這類服飾兩袖寬大,交領束腰,常常配以精美刺繡與花紋,雍容大氣。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貴婦禮服,一般平民無緣


宋朝男裝


襦裙,褙子,襴衫:今天宋朝人穿什麼?  轉自(吳鉤本人)

襴衫:

是考取功名的儒士所穿禮服,也是當時文人士大夫的朝服。《宋史·輿服志》記載“襴衫以白細布為之,圓領大袖,下施橫襴為裳,腰間有襞積,進士、圓子生、州縣生服之”。


款式特點是圓領,袖口大於袖窿,下襬綴有一條橫襴,因此也稱圓領長袍。“長衫”加“襴”的禮儀化使得襴衫滿足了宋代服飾審美趨勢,獲得文人士大夫的認可。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文人風格,儒雅


方心曲領大袍:

宋代群臣的朝服,方心曲領是帝王、官吏朝服上的一種領飾,套在頸間防止衣領翻起。這種領飾在漢代至隋唐便使用了,之後後來漸漸失傳,到宋朝期間重新做為領飾,後來還立為制服,這種強調功能實用的風格也體現了宋代服飾的務實原則。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莊重大方,但僅限朝堂。


交領長袍:

這類服飾由兩種形制。其一,直領子對襟長袍+右衽交領長袍,多有道袍超然飄逸之感,體現出僧道文化對於文人士大夫服飾審美的影響。


作為文人士大夫“愛豆”的蘇軾的畫像中便有這類衣服的“出鏡”,頭上再戴一頂方桶形的帽子,叫做「東坡巾」。


還有一種是交領寬袖長袍,衣服飾以黑色滾邊,體現平淡簡樸之風,腰部配有束帶。束帶解開便成為閒居服,“一衣兩穿”便身利事,多為退隱閒居官僚常服。


推薦指數:⭐⭐⭐⭐


推薦理由:休閒便利,文人氣質。


宋代服飾發展出風格獨具、審美情趣高雅的特色文化,更是折射出政治與社會的方方面面,其中展現出來自然和諧、生動情趣以及飄逸靈韻的整體效果,具有非常高的歷史與美學研究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