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的演講》博迪口吃不敢演講:接納不完美才是人生破局之道

01口吃國王,當眾演講暴露缺點

《國王的演講》講的是博迪(約克公爵)在二戰即將到來之時,因哥哥退位強行被推上國王之位,對於一個國王來說,演講是必備的能力,好的演講能夠振奮民心,但是,很不幸的是,博迪是個口吃,他在說話的時候,都會結巴,這個莊嚴的演講,無疑就是要讓他的缺點暴露。

他們執著於追求一個目標,對任何事情永遠都不夠滿意,永遠過多地關注事情不好的一面,對於完美的追求會影響到正常的表現。所以當他們無法過上”完美“生活時,就會陷入情緒的泥沼。

他們不願意接受自己,哪怕一丁點的不完美。

所以,在12月21日博迪的登基會議上,面對眾多祖先的畫像,對自己能力的懷疑,他的演講並不成功。

博迪的這種情況被叫做適應不良型完美主義者:“它其實並不是對於完美的合理追求,它更多的像是一種思維方式:如果我有個完美的外表,工作不出任何差池,生活完美無瑕,那麼我就能夠避免所有的羞愧感、指責和來自他人的指指點點。”

博迪帶著面具生活,害怕別人發現自己的不完美,一味扮演強者的角色,很容易讓我們的生活失去平衡,甚至看不清自己。


《國王的演講》博迪口吃不敢演講:接納不完美才是人生破局之道


02改正口吃,必須克服自己內心的完美主義

適應不良的完美主義者外表看上去有多光鮮,自己就有多痛苦。他們掙扎在自己所犯的每一個錯誤中,停滯不前。

博迪很痛苦,他無法接受自己不完美的事實:犯錯、失誤、哪怕是一點瑕疵,都是不能容忍的。

所以,為了治療口吃,他找來御醫,嘗試過口含彈珠,但是最後失敗了。在妻子的幫助下,他找到了了萊內爾醫生。但是第一次見到醫生,他拒絕講訴自己的私人信息。

而醫生和博迪聊了一會兒之後,萊內爾意識到了博迪的問題,是因為自己害怕自己做的不夠好,而產生的不良型完美主義者。因為心裡的障礙,導致他無法正常的發揮。


《國王的演講》博迪口吃不敢演講:接納不完美才是人生破局之道


01一先令的賭注

萊內爾和博迪打賭一先令,萊內爾能讓博迪完整的讀出哈姆雷特,但在博迪完整的讀出之後,他因為自己的不完美主義,不敢去聽自己的聲音,在錄好音之後,便憤憤的離開了。

之後博迪又因為自己不完美的心理恐懼,迎來了一次失敗的演講,沮喪中的他打開了萊內爾為他錄製的聲音,他和妻子都驚住了,完全沒有口吃,之後,他們再次來到萊內爾醫生的診所。

博迪仍然拒絕透露自己更多的私人信息。直到他父親喬治5世的去世,醉酒的博迪才告訴萊內爾醫生自己的父親從小要求他事事完美。強行改正他的左撇子,0型腿,這種恐懼,最後變成了他的口吃。

但其實,人生不必事事追求完美。畢竟人精力有限,顧此失彼,凡是做到盡己所能,便不會遺憾。

02引導發洩

在清楚他的口吃原因之後,萊內爾便引導博迪承認他自己的不完美,博迪也成功的在萊內爾的引導下,開始說髒話,之前因為王室各種的規矩限制,這可能是他第一次感到那麼輕鬆,但即使這樣,他仍然拒絕承認自己的不完美,並且和萊內爾大吵了一架。

之後兩人便很久沒有見面,直到博迪的哥哥退位,博迪成了國王,想著今後無數場的演講,博迪痛苦的在妻子懷裡大哭,之後,博迪和妻子便再次找到了萊內爾,並且支付了之前的一先令。


《國王的演講》博迪口吃不敢演講:接納不完美才是人生破局之道


03激怒博迪,讓他忘記自己的不完美

萊內爾依著自己對博迪的瞭解,知道他的口吃是因為博迪要繼承王位,心理壓力很大,所以為了解除博迪的壓力,他便坐到王位上,並且向博迪發起挑釁,一層一層的詢問,讓博迪知道他自己的內心,其實是渴望被傾聽的。

也是這一刻,他終於接納了自己的不完美,變得自信。

04完美演講

在英德兩國正式進入狀態的情況下,博迪作為國王,進行了9分鐘的完美演講。這次完美的演講,讓整個國家的人民,軍隊,備受鼓舞,雖然中間也有一些不完美的小卡頓,但是那已經不重要了。接受了自己不完美的博迪,成功了!


《國王的演講》博迪口吃不敢演講:接納不完美才是人生破局之道


03為什麼人會有完美情節

其實,這和媒體的美化包裝有一定的關係,他們展示那些頂尖的人會有意剪掉那些其餘千千萬萬平凡的人生,和失敗、被拒絕、沮喪的人生片段。

看起來每個人都成功了,因為我們聽到的只是成功的故事,然而我們忘記了那些圍繞著成功的可以積成大海的眼淚和失望。

要知道,再優秀的人都有缺點和不完美。但是他們會掩藏起來,然後大家看到的就都是光明和美好。

但是在這樣一種文化的宣傳上,我們會覺得對於一個成功人士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完美。

所以,當我們選擇一份職業,往往是因為我們仰慕這些行業裡最傑出的那部分人。最想要變得傑出的人最無法忍受中庸。

所以,即使我們中有的人是高學歷,高顏值,工作前景高,小有成就,但是我們仍然會不自信,因為我們知道自己的不完美,我們無法和解,所以便陷入了無盡的自責當中。

而在個人成長中,我們只有願意承認和接納自己的陰暗,脆弱,才能正視自己,從接受不完美中讓自己成長。


《國王的演講》博迪口吃不敢演講:接納不完美才是人生破局之道


04完美主義的危害

而過於執著完美主義,容易因為一點失誤,放棄整個任務,之後又因為不努力而內疚,影響接下來的任務,產生惡性循環;有的還會要求自己身邊的人完美,不願意向周圍人透露真實不完美的自己,讓大家產生隔閡;

伏爾泰曾說過:完美是優秀的敵人。追求卓越沒有錯,但是苛求完美就會帶來麻煩,消耗精力,浪費時間。關鍵是找到平衡點。

當我們太過於苛求完美,我們就會形成長期的"負面反饋",也讓你慢慢被教育成一個"自我要求嚴格的人",自我要求高,不一定錯,但會有副作用。

我們會認為:只要我夠完美,我就能控制別人怎麼想我;只要我夠完美,別人就不會拒絕我;只要我能藏好我的缺點,別人是不會發現的。

因此,為了掩蓋這種不完美,我們會變得拖延,一旦預料到中途可能會有的失敗,那麼他們可能乾脆就徹底放棄了;

容錯力差,一點瑕疵,就全盤否定了;不能忍受他人的批評和挑剔;很難和人親密。

所以,在過程中,我們可能會因為太害怕事情會做不好,導致連開始做事的勇氣都沒有了。

關注點永遠是缺憾; 成功了也不能享受快樂;會吸引同質完美主義者; 在拖延上極盡能事; 不斷提高標準,導致的卻是惡性循環。


《國王的演講》博迪口吃不敢演講:接納不完美才是人生破局之道


05怎麼克服完美情節

人無完人,再優秀的人也有他不想提及的缺點和不完美,但是他們總是會隱藏這些,人民看到的只是光明完美的一面。夜半三更的思考哭泣,凌晨天明的熬夜苦讀,痛苦不堪的比較和心理壓力……

1面對恐懼

完美主義者做事時一定要降低自己的要求,降低自己的標準,降低自己的期望。即使害怕,我們仍然需要去嘗試,不要想了很多,但是因為不去做,最後什麼結果都沒有。

任正非說:完美的人,就是沒用的人,一看這個人總是追求完美,就知道他沒有希望。

2 行為暴露

因為完美主義的關係,我們很害怕被別人發現我們身上不好的地方,這個時候主動的暴露,讓自己去面對那些最害怕,最焦灼的東西,認識到錯誤的存在,下次我們才可以勇敢的面對,而不是因為逃避把事情做得更糟。

3 尋求專業幫助

如果我們真的無法面對自己的完美情節,我們可以考慮諮詢心理治療師,這療效也是自救做不到的。畢竟: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只能盡力做到最好....

4告訴自己,“足夠好了”

處於完美主義事事要求自己完美的特性,我們總會對目前的結果感到不滿意,不管別人說什麼,我們總會質疑,她是為了讓我不那麼難受才那麼說的吧,其實我是不完美的我自己知道,這種時候千萬打住,然後告訴自己“足夠好了”。

5 先完成,再完美

不開始,永遠是沒有意義的,我們的畏懼,其實只要我們開始做,很多時候,其實沒有那麼的可怕,先完成,再完美,就夠了!


《國王的演講》博迪口吃不敢演講:接納不完美才是人生破局之道


心理學家榮格說:“如果我們能承認和接納人格中的陰影,就會對精神生活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個體,沒有誰是特例,勇於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自己的陰影,把潛意識活成意識,便活出從容,瀟灑和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