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视劳动教育,学校可以提供哪些具体的劳动实践活动呢?

一多酱


劳动教育的现状:

我们一直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现在劳动教育越来越被淡化了。劳动教育甚至被误解为娱乐休闲、惩罚手段以及免费劳动力。

劳动教育淡化原因:

智力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具体表现在学校和家长越来越看重学生的成绩。学校分快慢班。家长为了提高孩子成绩,不惜花费更多财力和精力,比如让孩子参加各种补习班。劳动教育被挤掉的同时还被误认为娱乐休闲,甚至是惩罚手段。

劳动教育的内容:

劳动教育以劳动位置来划分的话,可以分为家庭劳动教育、学校劳动教育和社会劳动教育。这三个劳动教育又贯穿了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

学校肩负劳动教育的重任,可以根据各个学校具体实际情况安排组织学生进行劳动。比如:

一、校园的清洁保洁

打扫教室、宿舍、饭堂、校园等,擦拭窗户和课桌椅。这些应该作为常规劳动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校园的建设和运转

条件可以的话,积极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

种树,种草皮,种花等,让学校有一个美好的环境,学生在劳动后学会珍惜爱护学校一草一木。

参与图书馆的的管理,整理分类书籍,修复书本等。

参与食堂的分饭工作,体验饭堂阿姨大叔的劳动,在劳动教育中培养“粒粒皆辛苦”的意识。

十年前,我在乡镇读初中,在学校里除草、种番薯、种草皮等。这些劳动教育让我们对学校更加有归属感。

三、校外的公益活动

打扫街道。那会我们是全校出动,各班安排好区域,比赛快慢。举着班旗,拿着大扫把和箩筐,意气风发。

慰问和打扫敬老院。在劳动中传承尊老爱老的精神。

四、校外的职业体验

创建劳动教育实践区,农村地区安排田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地区安排工厂、超市等作为学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实践基地。让学生都能参与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的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充分了解这个世界,在劳动中发现世界,创造世界。

总之,通过各种劳动,学生应该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让我们独立自主,锻炼我们坚强的意志力。劳动创造财富,创造世界。




hey增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的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段话对教育工作有些深远意义。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齿于劳动,他们会认为脑力劳动优于体力劳动,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越来越功利化,大家都很重视孩子们的成绩,却忽略了对孩子们劳动能力和劳动兴趣的培养。

实际上,劳动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形成独立意识,而且手脑并用,会大大的促进智力发育,同时,适当的参加劳动能促进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

教育部明确提出学校要切实承担起劳动教育的重要责任,规划好各学段的劳动内容,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健全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制度。

大道理聊了好多,我来说说我们学校的具体实施方法。

第一,每个班级的学生都会参加分组值日。当值的学生会扫地、擦地、擦黑板,窗台,还会打扫楼道。住宿的学生还会打扫宿舍、餐厅的卫生。通过自己的劳动,维护一个窗明几净的学习、生活环境。

第二,打扫学校分配的卫生区。校园很大,高段的学生按班级会承包一些区域的卫生。春天的时候扫扫土,秋天的时候扫扫树叶,冬天的时候扫扫雪,顺便还能打个雪仗,因为每个卫生区不大,孩子们一边玩儿,一边就打扫干净了。保持校园的清洁是每个师生的责任。

第三,我们学校里有个不算很大的小菜园,高年级的学生会按班级分到一小片菜地。种菜所有孩子都喜欢的劳动,他们会很认真的松土、种菜、浇水,一到秋天,这菜地简直就是孩子们欢乐的海洋了!

第四,学校也会组织一些义务劳动。有时是去养老院,帮着洒扫庭院,擦玻璃;有时是去绿化带、公园、小树林捡垃圾。

因为每次劳动安排的时间和强度都比较合理,孩子们都能愉快的接受,家长们也基本能理解,所以,我觉得,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要从小开始,循序渐进,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丫头230


根据社会实践的工作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把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首要任务。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社会实践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3)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确保每一个大学生都能参加社会实践,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社会实践的全过程。

(4)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期健康发展。

(5)坚持整合资源,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社会支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良好局面。


可以给学生安排如下活动:

1、环保类:“植树”“清扫公共设施”“社区宣传”等科普类:“参观学习科研机构”“动手小发明”等爱心类:“帮扶老人”“义捐灾区”“募集贫困儿童”等

2、成长类:“义务劳动”“有偿打工”“团队协作活动”等立志类:“军训”“拓展训练”等。

3、学习小组的形式也是可以采用的,家长可以带领孩参加一些课外的学习小组,让孩子多和其他的小学生接触,提高孩子的沟通能力,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总之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年龄段,进行特定活动教育主要培养动手、团队协作、敢于挑战、永不放弃的能力和意志为目的具体活动内容,根据人数、规模、环境而定。


建戈说教育


一、参加环保组织。

可以参加环保组织,并且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打扫楼道,或者捡一些白色的垃圾,或者回收一些废旧电池等等,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

二、参加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形式也是可以采用的,家长可以带领孩参加一些课外的学习小组,让孩子多和其他的小学生接触,提高孩子的沟通能力,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三、参加兴趣小组。

可以和同校或者同班的同学一起,组成某些兴趣小组,比如书法方面的,乐器方面的,或者是体育活动方面的,有助于孩子丰富课余生活。

四、 到图书馆帮忙。

家长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带着孩子到图书馆学习,同时,还可以帮助图书馆的管理员整理一下图书,将各类图书摆放整齐,也是不错的选择。

五、 到敬老院慰问。

小学生可以在家长的带领下,或者组成一个小组,然后一起去敬老院去慰问一下老人,给敬老院的老人表演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节目,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


一定当心


劳动教育并不是单单是指体力上的劳动,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精神层面。

1.可以提供一些志愿者服务,到社区或养老院给一些孤寡老人送温暖(并不是给他们送物质层面上的东西,学生没有经济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行)打扫清洁,陪他们聊聊天,给老人们表演一段才艺,这会使他们心灵得到慰籍。

其实大学是非常支持与鼓励志愿者服务的,志愿服务还会有相应的学分,而且评优、评先进,也会优先考虑。

2.社会实践,乡镇农村的学校可以考虑进行进行农业劳作。我念高中时,我们班主任(大概60几岁的老教师了)讲他们读书那会,每到春耕,或者秋收时刻,学校都会组织他们去插秧、犁地、收麦子、收稻谷让他们体会自己父母的不容易,努力读书,体力劳作的同时,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教诲。(乡镇农村学生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基本都是靠种田为生,农忙的时候都舍不得让自己的孩子去种地,想让他们用心读书,这样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不知道父母的辛苦)

城市的学校可以考虑在企业,流水线上体验一下,让他们更懂得珍惜。

3.最简单直接的莫过于打扫卫生,打扫校园的角落,打扫教室,打扫老师办公室。

学校可以提供劳动的实践活动实在是太多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