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古人智慧思无咎

唐代柳宗元有一篇题为"敌戒"的短文,其思维逻辑与常人常理完全相悖,富含哲理,是一篇奇文:

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皆知敌之害,而不知为利之大。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訑訑乃亡。晋败楚鄢,范文为患;厉之不图,举国造怨。孟孙恶臧,孟死臧恤,"药石去矣,吾亡无日"。智能知之,犹卒以危,矧今之人,曾不是思。敌存而惧,敌去而舞,废备自盈,祗益为愈。敌存灭祸,敌去召过。有能知此,道大名播。惩病克寿,矜壮死暴;纵欲不戒,匪愚伊耄。我作戒诗,思者无咎。

“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古人智慧思无咎

柳宗元认为,有敌人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是对自己有利的秦国在与六国对抗的时候 。为了能打败敌手而富国强兵,然而当把六国打败后却因为没有敌人而自己放松下来,不再富国强民而开始衰败下来晋国打败了楚国。认为这是晋国的祸患,晋国的国君不听范文的劝告因为打败了敌国而不强盛自己的国家了结果引起了全国怨声载道 孟庄子讨厌臧孙纥臧孙纥死后,孟庄子很伤心认为治自己病的药物没有了自己也会在不久后死掉 。

“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古人智慧思无咎

敌戒定律是指不管是一个国家还是个人, 虽然敌人对于我们来说都希望没有但是敌人会让我们不断的找出自己身上的不足,小心行事 ,戒骄戒躁努力的超过敌人比敌手更强。 警惕疾病的人,会延年益寿而。自认为自己强壮的人,反而会突然死亡。

比较中国的历史与西方的历史有很大的不同。欧洲大陆,自罗马帝国以后,列国争雄,就像我们的春秋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总有打不完的战争。一个国家,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必须励精图治。所以,西方文化中的主旋律是竞争。西方的政治、哲学,市场经济,都强调竞争。在他们的电影、游戏中,充斥着激烈的争斗场面。

“皆知敌之仇而不知为益之尤”,古人智慧思无咎

我国的历史自秦统一以后的两千年,几乎一直是一国独大的局面,周边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口与经济实力可以与这个中央帝国"度长絜大,比权量力"。没有强大的敌人,失去了外部的压力,内部自然就腐化。未闻边塞号角,但见歌舞升平。自秦以后,皇朝的历史,一代不如一代,整个社会的精神处于退化之中。正是这种历史环境长期地作用,使中国人鸩于安乐,不思进取,怯懦畏葸,麻木不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