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工作中最奢侈的資源,勸君莫浪費

文 / QK

注意力:工作中最奢侈的資源,勸君莫浪費

女人逛街不累是為什麼?

“陪女朋友逛街真累!”,我的同窗好友,癱坐在商場靠欄杆的座椅上。好友抬頭望向品牌店,看著她歡快地把一件上衣貼在胸前,對著鏡子左轉右轉。好友驚歎的自語,“女人真是可愛的奇葩!”。

週末,我與同窗好友約好,一起去4S店看車。我倆樂此不疲的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把城市的所有4S店看了一遍,甚至汽車維修店都沒有放過。到了下午5點,同學的女友打來電話,抱怨在家待著太累人。“得趕快回家了。”朋友搖搖頭說,“在家休息還會累!”。

工作之餘,我常常靠著椅背,觀察每個同事的表情。有的盯著電腦屏幕,眼睛炯炯有神,即使一整天這樣,他們依然精力旺盛。有的盯著電腦屏幕不過十分鐘,手就會伸向旁邊的紙張,摸兩下,再抓一下頭髮,屁股隨之扭兩下,然後低頭拿出手機,打開屏顯,又關上,眼神裡透出疲憊和萎靡。

注意力:工作中最奢侈的資源,勸君莫浪費

工作中經常感覺疲憊是為什麼?

我們常常看似忙碌和空閒,但累與不累卻並不依附這兩種身體行為。女人逛一天的街卻不感覺累,男人逛一天的汽車店也不感覺累,最後還能興致勃勃的發表一晚上的評論。工作一天的同事,有的下班疲憊不堪,有的還能追著你談論工作或者邀約去健身房。這些不同是因為什麼呢?

這些矛盾的現象,歸根結底是注意力的問題。一個人一天的注意力能量是有限的,是有固定容積的。如果不能有效的維持注意力的秩序,使其低能耗的均勻輸出,就會感到筋疲力盡。猶如一箱汽油,均勻給油、高速行駛時油耗比較低,而給油和速度忽高忽低時,卻會使油耗變大。

注意力是我們工作中的奢侈資源,在一天的時限中是不可再生的。我們要想在職場中取得成功,那麼注意力的自我管理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注意力:工作中最奢侈的資源,勸君莫浪費

注意力的內在秩序非常重要,需要維護和管理

注意力:高能耗的自動模式

和好友一起逛4S店,好友說從油耗來講,還是傾向於買手動擋。自動擋可以稱為無極變頻模式,手動擋是定頻模式。我們拿數字來分別說明,1、2、3擋,手動模式只能在這三個檔位切換,而自動擋除了可以在這三個檔位間切換,中間還接收了1.1,1.2……2.1,2.2……2.8,2.9的檔位輸出。中間的這些檔位不是必需的,反而需要消耗額外的能量,這就是為什麼自動擋的油耗相對較高。也就是說,這些不必需的部分,對我們的注意力輸出是損耗的,對工作的產出起到了消極損耗的作用。

  • 工作中接收了太多的干擾信息

同窗好友說,剛工作那會兒,各種會議都積極的參加。他覺得開會是推進項目進展和團隊協同建設的好途徑,有幸受邀參加會議,也代表了在團隊中的重要性。但是後來他發現這是一個陷阱,會議不僅沒有高質量的價值輸出,還奪去了太多的工作時間和注意力的能量。在團隊分工明確,計劃周詳的基礎上,項目進展彙報本可以圍坐在辦公桌前,花上不到十分鐘就可以完成,卻偏偏找個偌大的會議室,弄上華麗的PPT,廢話連篇的講上兩個小時。

現在流行的開放式辦公場所,一個大廳,員工聚在一起辦公。這種方式本意是增加員工間協同辦公的效率,能夠相互交流想法,以碰撞出創意火花。不過這對注意力卻是個很大的不利,交流溝通只是達成某種協議的即時通訊,而真正創造價值的,終究還是員工花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獨立進行的內容輸出。另外,開放式空間增加了較多的噪音和閒話,更加擄掠和分散了員工的注意力。

注意力:工作中最奢侈的資源,勸君莫浪費

太多的干擾信息圍繞著工作環境

大量的干擾形式,迫使注意力打開自動模式,開始接收更多的干擾信息,嚴重消耗了有限的注意力能量,導致一天都感到疲憊不堪。

  • 工作中任務目標雜亂無秩序

同窗好友回到家,他的女朋友經常抱怨領導和一些同事。“哼,太討厭了!”女朋友嘟嘟著嘴,“一週的計劃都做好了,今天的任務目標也定好了,領導一會兒叫我幹個這,一會兒幹個那,我都沒心思幹自己的活了!”

工作中的任務目標太多,切換速度太快,對注意力的損耗是很可怕的。華盛頓大學組織行為學教授索菲-勒羅伊提出了“注意力殘留”的概念,在我們完成一個任務後,你的注意力空間裡會殘留這個任務的碎片,猶如物理運動學中的慣性理論一樣,這時的注意力是分割狀態的,不可能在完成一項任務後,能夠無縫銜接的進入下一個任務。

一天中,如果工作任務目標太多、雜亂無序,並且常常在一個進行的任務中間,頻繁的插入另一個任務,導致注意力被過多的分割,那麼你需要清除“注意力殘留”所花費的時間就會增多,這部分多花費的時間沒有產出任何的價值,純屬是被浪費掉的。在清除“注意力殘留”的這段時間內,注意力是脆弱的自動模式,很容易被迫接收到更多的干擾信息,再一次加劇注意力的分散和能量的浪費。

注意力:工作中最奢侈的資源,勸君莫浪費

注意力被分割後,內在無序,便沒有高價值的輸出

工作中應避免任務目標的多、雜和亂,要經常為自己的注意力空間做目標整理,以維護好內在的任務秩序,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工作時間和降低注意力能耗,進而投入到有價值的輸出中。

注意力:低能耗的專注模式

同窗好友最終買了手動擋,他決心尋求有即時反饋的高度自我控制的駕駛樂趣。注意力的投入同樣需要我們刻意的加強控制練習,也就是強制把注意力集中於有效能的工作上的專注模式。

  • 工作中屏蔽所有的無效能信息

屏蔽所有的無效能信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這需要長時間的觀察生活和工作中的細節,識別出分散注意力的事物,然後針對性的制定方法,強制大腦去屏蔽它。其中最重要的是決心和毅力,如同減肥一樣,屏蔽無效能信息需要管住自己的大腦,抵制垃圾信息的攝入,培養高度的專注能力。

工作中面臨的干擾信息,我們可以寫到紙上,然後逐一制定方法清除。比如工作會議,它增加了我們的任務目標,在任務切換時增加了“注意力殘留”。這些會議如何避免參加呢?會不會引起領導的反感?我是這麼做的,不重要的會議,在會議時間點,我會提前安排自己辦公室外的工作任務,這樣在避免參加會議的同時,還能讓領導接受因工作不能參加的正向信息。

工作中除辦公所需的電子設備外,如手機、電腦網絡等,它們本身並不是分散注意力的罪魁禍首,而是網絡的存在,通過網絡渠道,各種無效能的資訊都匯聚在手機、電腦端口,誘使你拿出注意力與這些資訊交換。這些資訊基本都是無效能的,對你的工作沒有任何幫助,不能增加你的工資,也不能幫你升職。所以儘量在工作時把網絡斷掉,如果需要上網查資料,可以臨時建立連接。

注意力:工作中最奢侈的資源,勸君莫浪費

屏蔽一切無效能的信息,簡化環境

要屏蔽這些分散注意力的外界事物,最根本的方法是簡化環境。在滿足你的基本需求後,能多簡化就可多簡化,做到這一點確實不容易,有種割愛的感覺。

  • 工作中建立有效能的任務目標,並專注目標

在工作中,我們要經常識別一些任務目標,確保它們可以真實的幫助你升職加薪和自我能力的成長。卡爾-紐波特在書籍《深度工作》中,把深度工作視為一項職場高產出的最基本的技能。根據創造價值的高低,他把工作任務分為深度工作和浮淺工作。深度工作需要的認知度較高,要求對目標高度專注,可以創造出較高的價值,而浮淺工作認知要求不高,處於干擾狀態下,僅能創造較低的價值且容易複製。我們在職場中,毋庸置疑,需要的是深度工作,據此,我們可以辨識對自己有用的深度工作。

積極心理學的奠基人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教授,研究了大量的案例,提出了“心流”概念。處於“心流”體驗時,由於目標、挑戰、反饋、成長的和諧匹配,使專注處於極限狀態,也就是說注意力全部集中於意圖上,會讓人忘卻自我。這時的注意力能耗最低,專注程度最高,能夠衍生出一種深沉的快樂感和成就感。

注意力:工作中最奢侈的資源,勸君莫浪費

心流體驗中深沉的快樂感和滿足感

當花數個小時沉浸在手頭的工作時,我經常感覺自己不存在了,周圍一片寂靜,萬物都銷聲匿跡。在我完成工作的那一刻,周圍的世界恢復了原狀,一種安心和滿足感卻從內心深處緩緩的流出,這就是專注的力量。我們在工作中確立好目標,經過刻意的訓練,不斷的辨別和清除掉影響分心的信息。不久後,我們就可以成功輸出注意力的極限,達到心流的狀態,使意識能耗降到最低,不斷突破自我的侷限,使自我得到昇華和成長。

女人逛街不累、男人看車不累,是因為注意力的導向不同。但都是在不佔據注意力空間的情況下,通過對分散的相關事務的聯結,使注意力的能耗降到最低。這有別於上面所述的專注模式,它是另一種的發散型模式,這種模式更加有創造性,待後續文章再論。

注意力:工作中最奢侈的資源,勸君莫浪費

注意力的發散性模式屬於創造性思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