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美味的意外

每家每户的餐桌上总会出现那么一道食材——豆腐。

《本草纲目》曾记载:

凡黑豆、黄豆及白豆、泥豆、豌豆、 绿豆之类,皆可为之。造法∶水浸 碎,滤去滓,煎成,以盐卤汁或山矾叶或酸浆、醋淀就 釜收之。又有入缸内,以石膏末收者。大抵得咸、苦、酸、辛之物,皆可收敛尔。其面上凝 结者,揭取晾干,名豆腐皮,入馔甚佳也。

豆制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含有大量的人体必需氨基酸,除此之外还含有矿物质,不含有胆固醇,对身体是极好的,故有“素肉”之称。

而豆腐也是最早出现的一种豆制品,被发明出来之后广受人们喜爱。

豆腐:美味的意外



发明者刘安

豆腐发明出来之后,呈现为菜肴走进千家万户,遍布全国,甚至走向世界。但豆腐的发源地位于现在安徽省淮南市。发明者也是家喻户晓的淮南子刘安。

刘安作为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厉王的儿子,可谓是一个位高权重、腰缠万贯的人。自秦始皇以来,历代君王追求长生,术士得到追捧。不论是皇帝还是藩王都有自己的术士帮自己炼丹,以求长生不老。


豆腐:美味的意外


刘安也不例外,他招募了几千名宾客、术士帮助自己炼丹,但是否另有他图,这里我们不做讨论。

淮南一带盛产大豆,豆浆尤其美味,每天刘安都要捧上一碗喝。有一次他捧着一碗豆浆就去了炼丹房,一时看入了迷,不小心把豆浆洒到了一旁供炼丹的石膏上。没想到不到片刻,石膏融化不见,豆浆却凝固成固体。

就像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一样,敢尝试新鲜事物,并且还是在炼丹炉旁边出现的东西,一定很了不起。所以大胆的修三田(八公之一)尝一尝,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觉得这一块白花花的东西很美味。

刘安没炼制出仙丹,倒是阴差阳错地练出了对人体有益的美味豆腐。

东坡豆腐

东坡肉常常作为江浙一带的名菜,似乎成为了苏轼的“代表作”,让人忍不住垂涎三尺。

豆腐:美味的意外

图为苏东坡

然而,苏东坡除了喜欢吃肉之外,还是个养生爱好者。既然要养生,那大鱼大肉自然得克制些,于是他亲自掌勺,自创了东坡豆腐。走到哪里,他的东坡豆腐就会成为哪里的招牌菜,直到现在,湖北黄州的东坡豆腐仍为一绝。

苏东坡喜食豆腐,陆游曾写过苏东坡喜欢吃蜜饯豆腐面筋。对于豆腐,苏东坡也是赞不绝口。

蜜 酒 歌
  脯青苔,
  炙青莆,
  烂蒸鹅鸭乃匏壶,
  煮豆作乳脂为酥,
  高烧油烛斟蜜酒。



臭豆腐

毛主席曾对长沙臭豆腐赞不绝口,而臭豆腐的发明亦是一次意外。

但是说起臭豆腐创始人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想必大家一定吃过王致和臭豆腐乳吧,那可是出了名的臭。它的臭味在一众臭豆腐乳中,绝对可以傲视群雄。


豆腐:美味的意外


而“王致和”作为北京的老牌子,地位可以与“同仁堂”比肩,就是因为王致和本人就是臭豆腐的创始人。

豆腐的发源地在今安徽淮南的八公山上的炼丹室,而臭豆腐的发明者也是安徽人,来自黄山市。康熙年间王致和进京赶考,因为自己家里是开豆腐磨坊的,所以自小就会做豆腐。

万万没想到这个傍身的技能让他在京城生活了下来。

由于落榜,再加上安徽离北京路途遥远,王致和便想着留在北京,等待下一次考试。可是盘缠也用的差不多了,无奈之下,王致和只好重操祖业,沿街卖豆腐。

正值夏天,天气炎热,卖不完难过的豆腐很快就会坏。王致和舍不得把豆腐扔了,就把豆腐切成小块。撒上盐把它们腌制起来,这可能和过年腌咸货是一个道理,防腐嘛。

王致和把豆腐封存在缸子里,就去用功复习了,缸子里的豆腐也被抛掷脑后。等到他想起来自己还有一缸子腌起来的豆腐时,已经到了秋天了。他连忙把缸子打开,发现豆腐上早已经变成了青黑色,闻着还有一股臭味。


豆腐:美味的意外


这里不得不佩服王致和,如果说前面的修三田敢尝豆腐,但至少豆腐还是白色的,看着还挺可口的,但是臭豆腐,如果不是爱吃的人可以受得了那臭味,估计早已经被那种味道劝退了。

而王致和作为第一个见到并一手把它创造出来的人,可能臭豆腐的美味就是对他的一种奖励吧。于是王致和放弃了科举这条路,专心卖臭豆腐,经过无数次改良,味道越来越好,并且琢磨出一套臭豆腐的生产工艺。

王致和的生意越来越好,名气也传过了厚厚的宫墙。传说,慈禧在秋末的时候也爱吃臭豆腐,但因其“丑陋的外表”,和方方正正的形状,慈禧取名为“青方”。



对于豆腐的介绍就先到这里了,当然古代人们对于豆腐的喜爱远不止这些,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豆腐的喜爱绝对是更胜一筹。

你们喜欢吃什么豆制品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