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的“四大天規”,助你避禍就福,這就是“天道”!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卻少有,一匹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領,沒人駕馭也到達不了目的地。什麼是“天道”?人只會埋頭做事,這隻能叫謀事,當一部分人學會了見機行事,這叫謀時,但這世上只有極少數神人善於審時度勢,這才能叫謀勢。

《道德經》中的“四大天規”,助你避禍就福,這就是“天道”!

古往今來,那些能夠一直立於不敗之地的人,比如,范雎當退則退,曾國藩適可而止,往往都是恰到好處的將天道規律掌握了的人

《道德經》中的“四大天規”就告訴我們,人有遠大的理想,但是缺乏機遇就很難實現了,這就是天道!

《道德經》中的“四大天規”,助你避禍就福,這就是“天道”!

名聲不能大於才華

老子說,一個人的名聲是萬萬不可大於才華的。因為當一個人頂著名不副實的光環時,這就是在欺騙世人,你在享用著與你實力不匹配的資源,這就是在慢慢的消耗自己的福氣,註定要承受災難的。

《道德經》中的“四大天規”,助你避禍就福,這就是“天道”!

所以,從這句話得出的道理就是,第一不能使用欺騙性的才華去提升自己的名聲,第二如果自己的名聲在提升的時候,與之就應該提升自己的實力,並且要超過名氣提升的速度,這樣才能讓自己走向成功。

財富不能大於功德

所謂厚德載物就是這個道理,你做了多少努力才能得到多少收穫。老祖宗說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就是很有道理的,如果你投機取巧,拿到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肯定會招來災禍的。

《道德經》中的“四大天規”,助你避禍就福,這就是“天道”!

這就告訴我們,無論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都要踏踏實實的做事,愛拼才會贏,只有靠自己的能力創造價值,才能避免災禍。

地位不能大於貢獻

高地位本來就容易被人嫉妒,招致災禍,正所謂在其位就必須謀其政,如果你的地位配不上你的貢獻,這不就是在給別人自己的把柄嗎?如此一來,你的位置也做不長了。

《道德經》中的“四大天規”,助你避禍就福,這就是“天道”!

當有人在任何一個場合中過度吹捧你的話,那麼你就要好好注意了

他有可能是不懷好意的。只有在匹配甚至當貢獻會大於地位的時候,你做任何事情才會服眾,這樣你才能在你的位置上做的安穩。

職位不能大於能力

如果你的能力讓你無法勝任這個職位時,這就表示你是在行使不屬於自己的權利,這就非常危險了。如果這時候你還不懂得提升自己的話,很容易就會被替代,被別人給淘汰。

《道德經》中的“四大天規”,助你避禍就福,這就是“天道”!

一個人永遠只能享受和他相匹配的東西,得到一件東西的最好方式,就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讓自己配的上它。否則,一切都是妄想。只有腳踏實地做好自己,別人欠你的,上天都會被補上。

老子就用這四大天規,給了我們詮釋了到底什麼叫天道,讀懂這四句話就能幫助你避禍就福。老子的智慧雖然寫在春秋戰國時期,歷史久遠,卻是對現在21世紀的我們依然可以起到指導意義,貫穿古今。

《道德經》中的“四大天規”,助你避禍就福,這就是“天道”!

難怪司馬遷曾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紀曉嵐也對《道德經》讚不絕口:“綜羅百代,廣博精微。”德國啟蒙運動學家康德認為:“斯賓諾莎的泛神論和親近然的思想與中國的老子思想有關”。就連魯迅先生也曾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道德經》中的“四大天規”,助你避禍就福,這就是“天道”!

可見這《道德經》真的是一部難得的經典!老子《道德經》的利害之處,還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維方式,提升自己人生的領導力,任何一個認真對待生活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道德經,“一以貫之”,每一個人都應該做自己的領導者。

《道德經》中的“四大天規”,助你避禍就福,這就是“天道”!

讀《道德經》還能讓你更好掌控,在對的時機做對的事,別逆天,順應自然,你的人生不會差!

《道德經》中的“四大天規”,助你避禍就福,這就是“天道”!

道德經雖然只有五千字,但是字字深奧,需要你去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思考。

所以給大家推薦的,是白話文版本的《道德經》

《道德經》中的“四大天規”,助你避禍就福,這就是“天道”!

馬雲行商數十載,工作包裡總是放著幾本書,這幾本書總會不斷更換,但是唯獨一本《道德經》,一直都在。

馬雲有一次看《道德經》時突然很興奮地說:“哎呀!這哪是我在讀老子,明明是老子在讀我,而且他讀到了我內心的最深處。

《道德經》中的“四大天規”,助你避禍就福,這就是“天道”!

這套《道德經》,有原文,有註釋,有賞析,閒時靜下心來,品一杯香茗,讀一本好書,沉澱自己的心靈,何樂而不為呢?

如果您想購買這套註釋版道德經,點擊下面的商品卡,就能直接購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