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4月1日起,全国新增无症状感染也要统计,潜伏者危险有多大?

最近,国内疫情已趋于平息,但多地不断报道的无症状感染者,让大家稍稍松弛的神经又紧绷起来。

3月31日下午,国家卫健委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3月30日24时,接受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为1541例,其中境外输入205例。4月1日起,全国将无症状感染者情况列入每日通报。

明确4月1日起,全国新增无症状感染也要统计,潜伏者危险有多大?

3月17日,贵阳发现一例自英国回国的无症状感染者;

3月20日,河北通报一例自美国回国的无症状感染者;

3月29日,湖北荆门公布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3月29日,河南漯河市公布1例与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的确诊患者。

明确4月1日起,全国新增无症状感染也要统计,潜伏者危险有多大?

(有部分研究发现60%患者为无症状感染。来源:《自然》杂志[4])

与此同时,国内外大大小小关于无症状感染者的研究也开始浮现,其中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3月20日发表的一篇评论:无症状感染者占所有感染者比重多达30%~60%[1],其中大多数没有症状或有轻微症状,常规体温筛查也发现不了。

这就是说,如果身边有人感染新冠病毒,我们不知道,患者本人也浑然不觉,更为关键的是,这些人可以传染疾病。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位瑞典教授Pascal Meier,他基于多篇权威新冠肺炎研究认为,所有感染者最初5天内,患者均无症状但已具有传染性;而30%的患者从始至终、从患病到康复的整个过程都没有任何症状,但是有传染性。

明确4月1日起,全国新增无症状感染也要统计,潜伏者危险有多大?

(图为无症状感染者、轻/中症患者、重症患者和严重到威胁生命的感染者的感染历程图。来源:推特@DrPascalMeier)

那么问题来了:无症状感染者真的有那么多吗?我们身边当真行走着这么多病毒源吗?各地散在发现的无症状病例,会成为二次暴发的源头吗?

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

名不正,则言不顺。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明确,什么是无症状感染者?

根据国家卫健委官方信息: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临床症状、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者。分为两种情形:

一是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经过14天潜伏期观察,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始终为无症状感染状态,这种又被称为隐性感染[7];

二是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采样时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随后出现某种临床表现,即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

在传染病学上,无症状感染者并不是新冠病毒特有的,伤寒、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等都出现过。

所以,因无症状感染者的出现,而认为新冠病毒特别狡猾,大可不必。

人群中无症状感染者多吗?

不同的病毒感染人体,造成的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即有症状的患者)比例是不同的。

比如,麻疹病毒以显性感染为主,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以隐性感染为主,这与人体抵抗力、入侵病毒的毒力及数量有关[2]。

本次新冠疫情中,无症状感染者占比究竟有多大呢?国内目前暂无近期公布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但中国疾控中心在2月11日[5]曾公布过一次数据:

中国内地共报告72314例病例,其中确诊病例44672例(61.8%),疑似病例16186例(22.4%),临床诊断病例10567例(14.6%),无症状感染者889例(1.2%),轻中度病例36160例(80.9%)。

当时的患者年龄主要在30~79岁(86.6%)。

而3月16日发表的另一篇论文中[6],有研究者对1月16日~2月8日上报的2143名儿童(2~13岁)病例进行分析:确诊病例731例(34.1%),疑似病例1412例(65.9%),其中无症状感染者94例(4.4%)、轻中度症状感染者1922例(89.7%)。

这两项大规模病例回顾性研究都说明,无论是儿童、成人还是老人,无症状感染者比例都很低。

而此前钟南山院士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

“关于中国国内‘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目前了解得很有限:既没有具体数字,也未有详尽研究。但是根据已知的事实,也可以做出一些推断。

比如:一般来说,无症状感染者对与其密切接触的人传染率很高,但中国近期新冠肺炎新确诊病例数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不断下降,这可以说明:中国还没有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

明确4月1日起,全国新增无症状感染也要统计,潜伏者危险有多大?

(钟南山院士接受采访介绍无症状感染患者情况。

无症状感染者传染力如何?

我们最关心的,就是不易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有多大?

国家卫健委给出了答案: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存在二代病例续发,但其传染期长短、传染性强弱、传播方式等,尚需开展进一步科学研究。由于无咳嗽、打喷嚏等临床症状,病原排出体外引起传播的机会,较确诊病例相对少一些。

国内也有小样本研究显示,无症状感染者呼吸道样本中的病毒载量,与确诊病例没有太大差异。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追踪了160例确诊病例和30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共2147人)后发现: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为6.30%,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感染率为4.11%,进而得出结论:“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怎样应对“潜伏”的无症状感染者?

对于传染病而言,只要有一个病例存在,就有暴发的潜在可能性。无症状感染者是否会引爆国内第二波疫情暴发,则取决于怎么管。

无症状感染者已经成为当前阶段疫情管控重点。而4月1日起,每日疫情公报将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情况。

这意味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无症状感染者正式纳入严格监控中了。

既然无症状感染者没有明显症状,体温筛查也很难找出来,那如何发现呢?

李兰娟院士此前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建议,凡是有流行病学接触史(疫情接触史、病人接触史)的人群,都应该主动报告、监测,即隔离和治疗。

总体来说,国内目前追踪新冠病毒“潜伏者”主要有四种途径[7]:

一是对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在医学观察期间的主动检测;

二是聚集性疫情调查中开展的主动检测;

三是新冠肺炎病例的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对暴露人群的主动检测;

四是对部分有新冠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员的主动检测。

我们自己怎样做好个人防护?

无症状感染者的问题,促使国家再次升级管控措施,显而易见的是,疫情并未结束,之前的几条防护措施,毫不能放松:

勤洗手,可以用肥皂、洗手液等,避免不干净的手触摸眼部和口鼻;

去人群聚集的地方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口罩;

人与人保持距离,1米及以上;

一旦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避免和他人接触,通知社区或者佩戴口罩自行前往就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