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情圓——“我爸害我媽抑鬱而終,我憑啥原諒他!”@昭通人,你如何看?


法正情圓——

“我爸害我媽抑鬱而終,我憑啥原諒他!”


一起贍養糾紛,面對躺在病床上的父親,子女明明已經心疼到哽咽,不惜一切代價也要醫治父親,在場所有人明明都已經感動到溼了眼眶,可為什麼父親一句話就能讓子女瞬間爆發,大女兒更是當場氣暈過去?好不容易緩和的氣氛,本該是大團圓結局,到底是什麼樣的結,讓這家人如此不得安寧。


母親用隱忍換兒女安穩


馬老漢年輕時和妻子打拼多年,也一度寬裕闊綽過。後來,馬老漢認識了現在的妻子柳某。儘管年齡相差近20歲,彼時馬老漢已經是五個孩子的父親,但柳某還是和馬老漢同居了,還生了孩子。馬老漢的妻子沒有手撕小三,沒有大吵大鬧,也沒有離婚,而是默默地接受現實,接受柳某,接受柳某的孩子。可惜,這樣的什麼都接受,比什麼都不接受更可怕!馬老漢的妻子最終抑鬱成疾。那時候馬老漢對妻子也還算不離不棄,衣不解帶地在病榻前照料了一段時間,但馬老漢的妻子還是油盡燈枯,撒手人寰了。馬老漢妻子彌留之際,再三交代孩子們萬不可記恨父親,還要孩子們和柳某和睦相處。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這位偉大的母親,本想用自己一世的隱忍換來家庭的完整和兒女一生的安寧。只是她不知道她努力為子女維繫下來的“完整”,是子女一生無法治癒的傷痛。再後來,馬老漢和柳某正式登記結婚。那時候,馬老漢和前妻的五個子女中最大的女兒已經28歲,最小的兒子也已15歲,但五個孩子尊崇母親的遺願,沒有像電視劇裡演的那樣“手刃敵人”,一切都相安無事,他們和柳某所生的三個孩子關係還非常好。外人看來難能可貴的和睦,卻在五個子女心中悄悄浮出一股複雜的情感,像螞蟻一樣時時撕咬著每一個人的心。


看著孩子們一個個都有了自己的家庭,馬老漢也把土地分給了四個兒子。柳某雖心有不快,但覺得馬老漢前妻所生的五個子女對自己並無不敬,也不好公然反對,只是要求土地出租的租金要歸自己收取和支配。眼看子女們並不反對自己收取地租,柳某還自以為是地幻想著馬老漢和前妻所生的五個子女將來會贍養自己,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五個子女一次又一次的妥協著。


沒有如期而來的解恨


壓抑了太久的怨和恨不會因為沒有爆發而變得風輕雲淡,相反爆發時會更加驚天動地。


五個子女不曾合謀,卻都曾幻想著有朝一日可以冷眼旁觀父親和柳某遭受報應,狠狠給自己和母親出一口惡氣。老天爺彷彿聽到了他們的心願,馬老漢和柳某先後查出冠心病,身體和生活質量都每況愈下,日子過得非常艱難。2020年的春天,疫情爆發,馬某母親在這時去世,如何舉辦葬禮成了一個爭執不下難題,這也成了馬家人“平靜”被徹底打破的導火索,五個子女和柳某終於大打出手了。這一架後,打散了馬家,也打散了父子情分。禍不單行,馬老漢接著冠心病爆發住院,這次,五個子女選擇沉默。在柳某的安排下,馬某一紙訴狀把五個孩子告上法庭。


“我爸和那個女人害我媽抑鬱而終,我憑啥原諒他!”這是馬某五個孩子第一次見到法官時說的話。法官並沒有像馬某和柳某期待的那樣給五個子女貼上“不孝子女”的標籤,再罵得他們狗血淋頭,也沒有按馬某預想的那樣責令五個子女今後贍養柳某。而是鼓勵開導五個子女,把他們當做整個事件的受害者去安撫。


五個子女漸漸意識到,他們對父親的感情並不是仇恨,而是對母親不幸離世的悲傷,和對父親當年行為的不滿和委屈。


法官明白,五個子女要從原生家庭的陰影裡走出來,主動邁出了和解的第一步並不容易,所以決定在病房裡開庭。當五個子女看到被病痛折磨得憔悴不堪的父親的那一刻,他們幻想了無數遍的解恨並沒有如期到來。馬某和子女相顧無言,法官一句“父母在尚知來處,父母去只剩歸途。”惹得五個子女和馬某都熱淚盈眶。五個子女都用顫抖哽咽的聲音說絕不放棄治療父親,同房的病友們也為這久違的親情溼了眼眶。

一波三折的調解

讓法官始料不及的是,調解接近尾聲時,馬某突然說:“她(柳某)對這個家的貢獻太大,你們兄妹怎麼能不養她呢?”溫情的畫面轉瞬就成了暴風雨,五個子女努力壓制在心底的對柳某的恨,像一隻被關瘋了的野獸脫籠而出,橫衝直闖。大兒子歇斯底里地吼著馬某,大女兒氣憤之下暈厥過去……混亂中,法官一邊安撫馬某,一邊把火氣最大的長子拉出病房。


在法官的開導下,長子漸漸恢復平靜。法官告訴他:“當你對父母感到憤怒、恐懼、厭惡,不妨在心裡想想,任何人都不完美,正如這世上沒有絕對完美的人,天下也沒有絕對糟糕的父母,任何人都是好和壞並存一身的。你的父親是好還是壞,並不絕對取決於他自身,而是取決於你更加關注他的好還是壞。這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但有些東西錯過了永無彌補。如果你父親在這樣的刺激下疾病加急,甚至驟然離世,你們就真的不會有後悔和遺憾嗎?”


畢竟血濃於水!五個子女再有不忿,最牽掛的始終還是父親的生死。骨肉親情裡,所有的創傷都是刻在沙灘上的印記,海水衝過之後,就會消失無蹤。法官再次組織調解,這一次,馬某沒有再提柳某,五個子女也開始商談起父親下一步的治療和護理來。最終,在法官的主持下,馬某的子女們達成一致,四個兒子每人每月給父親生活費300元,並且均攤父親住院期間的醫藥費;父親住院期間,由幾個子女輪流護理。只能躲在角落裡,默默忍受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和父親爭吵的柳某的兒子和女兒,也在一切風平浪靜後等來了哥哥姐姐們的擁抱,內心隱隱作痛的黑暗過往,也漸漸變成了春天的鳥語花香。


很長時間以來,馬某的五個子女都在與原生家庭裡帶來的傷痛搏鬥。但這種敵意並不是針對父親馬某,而是針對母親離世時那個無能為力的自己。現在的和解,不僅僅是讓馬某今後的醫藥費、生活費有了著落,更重要的是,調解能讓五個子女自己和自己和解,讓他們放下他們內心的敵意,停止和內心幻想出來的那個自己搏鬥,改為給自己一個擁抱。這份擁抱如同一束曙光,點亮他們內心那個曾經因恨變得黑暗的世界,照亮他們內心的小孩,讓這個小孩不再焦慮驚恐,慢慢變得平靜。

法官寄語

家庭治療大師薩提亞提出,每個人都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將會影響他的一生。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不完美,但這不影響我們擁有更好的人生,區別在於你如何應對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不去糾結過往的是非對錯,和自己和解了,才能和那個犯了錯的父母和解,父母遺留在自己身上的創傷也終會平復。


審核:馮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