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箭穿心》:即使生活满是绝望,也要向着万丈光芒勇敢前进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

。"那如果生命本身就是一袭破布,尽管你东拉西扯缝缝补补、东拼西凑,但后还是无法蔽体,你又该拿这生命如何呢?

当你只能和丈夫孩子挤在一间破房子里,厨房是公用的,厕所也是公用的,你为了省下几毛钱,不得不和别人斤斤计较时,你会不会抱怨生活不公?

当你好不容易盼到丈夫单位分了房,但却为了那几十块的搬家费和别人争吵,而丈夫却躲在屋子里不肯出来时,你会不会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厌倦?

当你以为好日子终于来了,丈夫却突然对你说提出离婚时,你会不会觉得生活就是一场戏,上一秒让你开怀大笑,下一秒就能让你泪流满面?

当你跟踪丈夫,发现他和一个娇嫩欲滴的少妇去开房,而你却穿着破布衫傻站在路旁时,你是不是特别想给生活一巴掌,问问它能不能给你留点活路?

可在这个故事里,“你”没有时间去思考生活究竟是什么,“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为了生存而努力工作,哪怕生活给予更多的绝望,也绝不认输,为了那万丈光芒而拼尽全力。这个“你”就是电影《万箭穿心》中的女主角李宝莉,一个普通却不平凡的女人。她普通到可以湮没在人海扔进人群就找不到中,但她却却又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挑起了生活的全部重担。

《万箭穿心》:即使生活满是绝望,也要向着万丈光芒勇敢前进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女人的生活,看看她是如何从万箭穿心的绝望中,寻找万丈光芒的希望。

01 生活中的万般苦,皆来源于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

在李宝莉的一生中,有两个重要的男人,一个是她的丈夫,那个跪在她爸妈面前答应会给她一生幸福的男人;一个是她的儿子,那个她怀胎十月生下来,含辛茹苦养大的男人。他们在李宝莉的心上插着一支又一支箭,让李宝莉痛彻心扉:

①来自丈夫的“箭”:懦弱与自私,磨灭了爱

影片并没有介绍李宝莉是如何与丈夫马学武相识、相恋的,但却在影片一开始,就把将两个人的性格特点、情感状态交代清楚了:李宝莉想和马学武亲热,双手游走在马学武的身上,而马学武却像个女人一样,一把拨开了李宝莉的手,推脱自己累了。李宝莉的热情、马学武的冷漠,两人在感情情事上的地位交代的一清二楚。

而在搬家这个小细节中,李宝莉为了省下点搬家费,不仅破口大骂,还自称“老子”,其性格里的泼辣和直爽,骨子里的强势刻画的淋漓尽致,而此时的马学武却躲在屋子里,假装陪孩子玩耍,趴在窗台上偷听,而当李宝莉吵不过别人,希望丈夫站出来支持一下自己时,马学武却像个乌龟一样缩回了头。

这个男人,他的懦弱已经深入骨髓。他既想要像个真正的男人一样拥有有尊严,被女人崇拜,又不想为了生活俯下身子,关键时刻全靠妻子撑着,他的自私可见一斑

《万箭穿心》:即使生活满是绝望,也要向着万丈光芒勇敢前进

虽然很多人评价,是李宝莉太过强势才导致了婚姻的悲剧。但哪个女人希望自己强势呢?哪个女人不希望可以依靠自己的男人,如小鸟依人一般的享受着男人的保护?然而,丈夫的懦弱、生活的残酷,逼迫着李宝莉穿起坚硬的铠甲,走在家庭的前方披荆斩棘。

可是,被迫的强势,却遭到了反噬:她的强势让马学武没面子,她的泼辣让马学武鄙视,马学武本身的懦弱又让他时刻憋着一口气。当终于无法憋住时,他对李宝莉提出了离婚。然后就是无休止的加班晚归、冷战分居。当一个娇俏可爱的少妇用崇拜眼神望着他,听他夸夸其谈时,马学武终于找到了自信。于是,他出轨了,还为自己找到了充足的理由。

李宝莉敏锐的地察觉到马学武的异常,女人的直觉告诉她:马学武出轨了。于是,她穿着破旧的花布衫,顶着一头乱发跟在马学武后面。当看到马学武和一个穿着粉色衣裙的女人一起买水果,一起去旅馆开房时,她的心撕裂般的疼痛。虽然她骨子里的坚强让她不愿相信这是事实,但当她听到房间里传来暧昧的声音时,她彻底的崩溃了,她举起了灭火器想砸碎马学武虚伪的嘴脸,可是听到孩子的叫声后,她又无力的放下了灭火器,绝望只能埋藏,毕竟生活还要继续

《万箭穿心》:即使生活满是绝望,也要向着万丈光芒勇敢前进

可是她也不能轻易的放过马学武,所以她选择了报警。马学武因为“嫖娼”,失去了主任的位置,回家“委曲求全”,床上的无力已经昭示他对李宝莉已毫无兴致,他们之间已经没有爱了,婚姻关系名存实亡。

②来自儿子的“箭”:误解和绝情,磨灭了亲情

在生活里,马学武确实是个懦夫。当他被通知下岗,又得知是李宝莉举报了他时,他选择跳桥自杀。那一刻,他的心里没有儿子和老母,没有责任和担当,重击之下,他选择了逃避,用自杀的方式寻求解脱。而这又为李宝莉日后的痛苦埋下了种子。

李宝莉和马学武的儿子小宝,从小和爸爸的关系很好,从小到大他见惯了妈妈对爸爸的“欺负”,也见到了妈妈对奶奶的冷漠。当爸爸去世后,他固执的认为是妈妈害死了爸爸,仇恨的种子已在心底埋下。

《万箭穿心》:即使生活满是绝望,也要向着万丈光芒勇敢前进

所以当李宝莉拼命挑扁担赚钱时,小宝也在默默地长大,积蓄着力量。当他高考结束后,第一件事就是和李宝莉断绝母子关系,让她从爸爸的房子里搬出去。他对含辛茹苦养育他的李宝莉只有误解、仇恨和绝情,他用自己的方式惩罚着李宝莉,让她痛彻心扉。

在他心目中,马学武和情妇是爱情,让他感动,而李宝莉和建建是苟且,让他恶心。

在他心目中,爸爸的温柔和陪伴是最幸福的,妈妈的唠叨和泼辣是不近人情的。

或许是因为他还太年轻,忽视了李宝莉对他的爱。李宝莉的泼辣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她不能陪伴的时光全都用来为儿子赚学费、生活费,为了能让儿子喝牛奶,她省吃俭用。马学武背弃了婚姻,出轨的后果为何要让同样是受害者的李宝莉承担呢?

《万箭穿心》:即使生活满是绝望,也要向着万丈光芒勇敢前进

02 即使生活满是绝望,也要努力万丈光芒

一个柔弱的女人,却经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如果她像马学武一样懦弱,或许可以逃避,可是她不能,因为她是别人眼中最坚强的李宝莉啊。

当好朋友对她说,她的新房风水不好,门前过着七八条马路,是“万箭穿心”的凶宅时,她偏不信邪,她对朋友说:马学武撂下的担子,她偏要肩负起来!什么万箭穿心,她偏要万丈光芒

①建建的爱:生活的艰辛,只有同样坚强的人才能彼此吸引

幸好,在李宝莉灰暗的生活里还有个建建,愿意一直跟在她身后,愿意随时为她摇下车窗,愿意收留她、陪她继续走下去。

建建刚出场时的,还是个收保护费的地痞,而那时候的李宝莉还是个风华正茂的年轻少妇。后来建建因罪入狱,被判十年。当他出狱的时候,时代已经变了,而他也成了一个被时代抛弃的人。

但建建和李宝莉是同类,他从不会觉得自己起点低,更不会轻言放弃。于是,他弄了个小破车开始生活,也正是在这个小破车上,他强占了李宝莉,而此时的李宝莉已经被岁月摧残的白发苍苍。他就是想要和李宝莉走下去的,所以他追着不搭理他的李宝莉:“现在外面变化这么大啊,这么时髦这么开放,完了跟没事一样?”

《万箭穿心》:即使生活满是绝望,也要向着万丈光芒勇敢前进

当小宝找到李宝莉,痛斥她还在外面玩,说她和建建在一起恶心时,建建才不管他是谁,直接把小宝给揍了。他心里想的或许就是:你不尊重你妈妈,我帮她教训你。可是李宝莉终究是护犊子的,她用酒瓶打爆了建建的脑袋。

而建建看起来玩世不恭,其实在这段感情中还是处于劣势地位,所以当李宝莉来道歉并送上医药费时,他嘴贱的说:“你反正也陪我睡了,我也不吃亏呀,你别倒给我钱啊!”他将这段关系描述为交易,不过是想掩饰自己的脆弱,“没关系啊,你没伤到我的心。”却没想到伤到了李宝莉的心,那句“谈感情,伤钱”太精辟了。她不知道,建建其实是后悔的,早知道这么在意就不开玩笑了。

李宝莉在被儿子扫地出门时,建建还是开着自己的小破车出现了,还拿起了李宝莉的扁担。他虽然没有马学武文质彬彬,没有马学武的主任地位,却更像个爷们,护着自己的女人。

幸好还有建建,不会让李宝莉无家可归,即使破车偶尔还会坏,生活偶尔还会苦,两个人并肩作战,也好过一个人单打独斗

幡然醒悟:心底的释然,学会放手,或许才是更好地爱

在李宝莉的人生中,主旋律是“争”,所以她不仅自己要努力地活,还要求要老公也努力地活,以争取更好的地待遇,要求儿子努力地活,好好学习争取上大学。然而她没有想到,事情偏偏都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丈夫的出轨、、自杀,儿子的鄙视、和绝情……她想要的都没有得到,她珍视的都离她而去。甚至到了最后,就连自己的儿子也要把她赶出那个生活了一辈子、苦了一辈子的家

但即使“万箭穿心”,她还是要争取“万丈光芒”

不到50岁的李宝莉,已经白发苍苍、满脸皱纹,被孩子们唤作婆婆。当她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容,心中她终于释然了:

自己的儿子,从没有这样开怀的大笑过,儿子的压抑、绝情,自己是有责任的。联想到丈夫马学武,如果在他提出离婚时,能潇洒地放手,或许他也不会死,自己也会有别样的生活。

这一刻的释然,也让她幡然醒悟:或许学会放手,顺其自然,才是更好地的爱。只要孩子能快乐,自己尽力满足,哪怕他是白眼狼,自己无愧于心就好

《万箭穿心》:即使生活满是绝望,也要向着万丈光芒勇敢前进

就这样,李宝莉挑着自己那根扁担,离开了这个让她“万箭穿心”的家。站在楼下,她仰头看着:十年前她满怀期翼的搬进来,十年后她这样一身轻松的离开——虽然物是人非,但是生活还要继续

虽然《万箭穿心》中李宝莉这个角色的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但瑕不掩瑜,她强大的的生命力和精神力都令人动容。虽然长期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但她却没有自甘沉沦,反而以永远生机勃勃的精神活着,为了那“万丈光芒”,即使头破血流也要站起来、走下去。

其实,人到中年之后,女性个个都是“李宝莉”,不仅要面对容颜的衰老,还要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很可能为了工作而舍弃了家,为了家而舍弃了梦想。但无论如何,生活还要继续,即使心中绝望,也要努力寻找希望,追寻心中的“万丈光芒”——这就是《万箭穿心》的精神内核


《万箭穿心》:即使生活满是绝望,也要向着万丈光芒勇敢前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