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鸡起舞”背后的故事,祖逖和刘琨用一生去践行自己的抱负!

《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字士稚,范阳遒人也。逖少孤,性豁荡,不修仪检。然轻财好侠,慷慨有节尚。......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就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

“闻鸡起舞”就是描述青年祖逖和刘琨两人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闻鸡起舞”背后的故事,祖逖和刘琨用一生去践行自己的抱负!

闻鸡起舞


英雄有志起少年

祖逖和刘琨生活的年代正值朝代更替,天下大乱之始。西晋初年爆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这场皇族内乱前后持续了16年之久,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不久,内附的匈奴、氐族等胡族看到司马王朝的空虚,纷纷反抗西晋王朝的统治,其中以北部的匈奴汉国和成都的李雄声势最盛,各地起义不断。

光熙元年(306年)九月,刘琨出任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领护匈奴中郎将。刘琨带领一千余人辗转离开首都洛阳,于307年(元嘉元年)春到达晋阳(今山西太原)。当时的晋阳经历战乱,已成一座空城。刘琨在左右强敌环俟的环境下安抚流民,发展生产,加强防御。不到一年晋阳就恢复了生气,成了晋朝在中原的少数几个存留抵抗势力之一。当时的晋阳南面是强大的匈奴汉国,北面是正在崛起的鲜卑代国,东面是和段部鲜卑结盟的幽州刺史王浚。刘琨和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猗卢结为兄弟,和匈奴汉国石勒等大将的战斗互有胜负。

“闻鸡起舞”背后的故事,祖逖和刘琨用一生去践行自己的抱负!

刘琨

刘琨(270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光禄大夫刘蕃之子。

永嘉五年(311年),洛阳陷落,祖逖率亲族乡党数百家南下,避乱于淮泗。逃亡途中多遇盗贼险阻,祖逖应付自如,被同行诸人推为“行主”。到达泗口(治今江苏徐州)后,祖逖被琅琊王司马睿任命为徐州刺史,不久又被征为军谘祭酒,率部屯驻京口(治今江苏镇江)。

意气奋发图报国

建兴元年(313年),晋愍帝即位,以司马睿为侍中、左丞相、大都督陕东诸军事,命其率兵赴洛阳勤王。同时,封刘琨大将军、都督并州诸军事,加散骑常侍、假节。当时,司马睿正开拓江南,根本无意北伐。祖逖进言道:“晋室之乱,并不是皇帝无道,百姓造反,而是藩王争权,自相残杀,给了夷狄可乘之机。如今北地百姓备受蹂躏,都有奋起反击之志。大王如能命将出师,让祖逖等人为统领,江北豪杰必定会望风响应,沦亡人士也会欢欣鼓舞。如此,也许可以申雪国耻。”司马睿虽不愿北伐,却也不便公开反对,于是

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但却只拨予千人粮饷、三千匹布帛,让他自募战士,自造兵器。祖逖和刘琨虽然一个在北一个在南,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从建兴元年到建兴四年(313年-316年),刘琨始终坚持在北方抗击匈奴,建兴四年(316年),石勒出兵进攻并州,刘琨不听姬澹劝阻全军尽出,中伏大败,丢失并州,只身投奔幽州刺史、辽西鲜卑左贤王、假抚军大将军段匹磾,并与其结为兄弟。同年,刘曜攻破长安,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建兴五年(317年),在晋朝宗室与南北大族拥戴下,司马睿即位为晋王,年号建武。太兴元年(318年),正式即位,史称晋元帝。

将军百战为国死

太兴元年(318年),段部鲜卑内斗,段末杯击败段匹磾自任单于,并俘虏了刘琨的儿子刘群。刘群得到段末杯的厚待,便给刘琨写密信邀请他共击段匹磾,谁料密信被段匹磾截获。段匹磾虽相信刘琨,但最终还是将刘琨下狱。同年,段匹磾自称奉皇帝诏旨将刘琨缢杀,子侄四人同时遇害。刘琨时年四十八岁。东晋因段匹磾势力强大,还要依靠他讨伐石勒,因此没有吊祭刘琨。

“闻鸡起舞”背后的故事,祖逖和刘琨用一生去践行自己的抱负!

祖逖北伐,中流击楫


老搭档刘琨的死并没有击垮祖逖收复故土的决心。建武元年(317年),祖逖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太兴四年(321年),晋元帝任命戴渊为征西将军、都督司兖豫并雍冀六州诸军事、司州刺史,出镇合肥。祖逖认为戴渊虽有才望,却无远见卓识,而且自己辛苦收复河南,却仍不得朝廷信任,心中甚为不快。不久,祖逖又听闻王敦跋扈,朝廷内部矛盾日益尖锐的消息,担心内乱爆发,北伐难成,以致忧愤成疾。祖逖虽患病,但仍图进取,抱病营缮虎牢城。虎牢城北临黄河,西接成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他担心城南没有坚固的壁垒,易被敌军攻破,特意派从子祖济率众修筑壁垒。但壁垒尚未修成,祖逖便在雍丘病逝,时年五十六岁。

祖逖死后,豫州百姓如丧父母,谯梁百姓还为他修建祠堂。晋元帝追赠祖逖为车骑将军,并命其弟祖约接掌其部众。后赵趁机入侵河南,祖约难以抵御,退据寿春。祖逖收复的河南大片土地最终又被后赵攻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