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清明》去掉“紛紛”等詞的結局分析


詩歌《清明》去掉“紛紛”等詞的結局分析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意蘊深遠,語言清新。

詩人以飽蘸著愁緒情感的筆尖,在字裡行間跳動,景隨情移,情隨景轉,隨著詩情意境的展現,讓人彷彿看到了一幅“綿綿的春雨下個不停,寒冷、迷濛,一個滿眼愁緒的孤影獨自行走在“路上”,“借問”“牧童”酒家在哪裡”的清明煙雨動態畫卷。

這首詩的前兩句描寫了“行人”在清明煙雨中孤身一人走在“路上”的情景。

詩人以絕妙的藝術手法通過“詩眼”----“紛紛”這一疊詞,揭示了詩歌形象春雨的特色:春雨綿綿,寒冷又迷濛,像煙霧般籠罩著大地。

“紛紛”這一疊詞,描繪的不僅僅是清明時節這樣一個亦美亦悽的境界,與“斷魂”一詞結合起來,更是描寫出了“行人路上”寂寞愁苦而又悽迷紛亂的心情。

後兩句詩句,詩人通過對“行人”與“牧童”一問一答的描寫,把全詩的意境推向了高潮。

在清明節這一祭祀親人在天之靈的日子裡,孤身上路的詩人,在春雨溼身,淒涼愁苦間,最想要的就是找一酒家,歇歇腳的同時,可以借酒消悶驅寒,所以才有了“借問牧童”酒家在哪裡的事情發生。

正是因為有“行人”與“牧童”的一問一答,才把全詩的景象給演活了,人物栩栩如生,維妙維肖,更是把整首詩的意境推至高潮。

更讓人拍手叫好的是,“遙指”兩字,字字千鈞。把牧童不用語言回答,而是用比語言的回答更準確的手勢,把意境極其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出來,使人感到牧童可愛、聰明的同時,更是讓“行人”彷彿看到了隱在杏花林背後的小村莊,令“行人”燃起了強烈的企盼而振作起來。

全詩描繪了一幅清明煙雨中詩人孤身路上的動態畫卷,表達了詩人在清明時節孤身上路的愁緒以及彷彿看到了酒家而產生企盼變得精神抖擻的真情實感。

如果去掉了“紛紛”這一詩眼,就失去了清明煙雨悽迷的景色特點。

如果去掉了“路上”,就描寫不出詩人孤身上路的愁苦情景。

如果去掉了“借問”與“牧童”的一問一答,全詩就沒有了生色,更是無法把整首詩的意境推向高潮。

這樣一來,全詩因失去高遠的意境而變得平淡如水,更不會成為千古絕唱而流傳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