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協“晒提案”,接受“大眾點評”

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以來,政協各參加單位、各界委員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結合新形勢新部署新要求,聚焦北京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問題,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入調查研究,捕捉、研究和分析問題,積極通過提案履行職責,提案內容涵蓋了全市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各個領域,呈現出提案結構更加優化、提案質量顯著提升、提案數量趨於平穩、及時運用提案助力疫情防控的特點。

為更好地以公開促質量、促監管、促落實,即日起,北京市政協提案委員會將通過“北京政協”微信公眾號【提案摘編】欄目,摘登部分提案內容。您還可以通過北京市政協網站【網上提案點評】欄目,對已公開的千餘件市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以來的提案進行點評打分,並留下您對所關注提案的具體意見建議。

感謝您對市政協提案工作長期以來的關注與支持!


《關於加強高品質綠色生態空間建設,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的提案》

如何加強高品質綠色生態空間建設,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民革北京市委的提案從“加強頂層設計,立足長遠,統籌謀劃”等五個方面進行了深度剖析,並提出了相應的可行性建議。

現狀

01 城市綠地缺口大,公園綠地分佈不均衡;

02 文化景觀風貌特色不鮮明,彰顯首都城市魅力不突出;

03 綠化結構不合理,生物多樣性單一;

04 傳統的綠地建設無法適應新的綠色休閒需求;

05 綠色空間的建設、維護資金相對不足;

06 綠色空間建設的管理工作有待於進一步提升。

目的

 加強高品質綠色生態空間建設,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

分析及建議

01 加強頂層設計,立足長遠,統籌謀劃

應進一步完善規劃,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為依託,充分考慮各區的優勢以及總規對各區發展定位的要求,對綠色空間建設進行長遠規劃。

在規劃時,一方面需要考慮到可持續發展,從規劃上調整增加市政用地或綠地配套建設用地數量,保障便民公益設施的有序建設。另一方面,要充分考慮運營管理的需要,積極探索文化、經濟等多元功能,可以培育部分新型園區,包括養老康養、文創、文化藝術、旅遊休閒、教育、新型商業體驗零售、辦公空間等,實現與綠化空間的聯動

02 多渠道、多形式擴大綠色空間

一是針對老城區綠色空間有限,人多、車多、空地少的問題,要拓展渠道、豐富形式,秉承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地建設理念,最大程度的擴大綠色空間。充分利用小區樓前樓後小塊地、院內主路和行走小道兩旁、以及院內院外能夠連成片的空地,根據地塊面積合理進行植物配植,在建築牆體進行垂直綠化設計,增加綠量。

二是針對老城區停車與綠化矛盾問題

,可將綠化和停車功能合二為一,如在停車位設置立體綠化、搭建藤蘿式綠化支架或種植高大喬木等。

三是對符合屋頂綠化條件的建築屋面進行綠化,積極開展城市立體綠化,推動建築牆體和立交橋垂直綠化,不斷探索在城市建設用地日趨緊張的條件下,開展多層次複合空間綠化

03 優化園林植物配置 注重鄉土植物開發利用

一是要合理搭配種植喬、灌、草, 形成複合植物生態群落,並根據植物的季相變化, 使觀花、觀葉植物相結合,保證四季各有主調樹,提高園林綠化的觀賞效果。

二是綠色空間的新建和改建,還應充分考慮生物多樣性,由動植物學家、呼吸道疾病專家、疾控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共同審議規劃報告,逐步改進樹種結構,從綠量向質量轉變,從綠化向美化彩化轉變

三是要

重視鄉土植物的開發利用。採取激勵措施,鼓勵苗圃基地收集本土植物種子和幼苗,對本地物種的繁育和生產進行研究。

04 多渠道增加綠色空間建設、管護資金投入

一是充分利用上級政府部門的政策紅利和生態補償機制,拓寬財政資金來源。

二是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綠化建設。通過政府招標的方式引入社會資本建設運營,通過委託經營、承包等方式將一定期限內的管護權、收益權劃歸投資者,投資者以適當的收費形式維持項目運營並獲取合理收益。

三是將綠化建設與文化產業和健康產業結合,提高綠色經濟的造血功能。創新相關產業政策,將綠地公園打造成文化和健康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和新增長點,提升相關產業的綠色屬性,同時對綠化建設形成長期反哺機制。

05 完善管理體制,加強信息化管理

一是要建立並完善各項工作機制與標準體系。加大園林綠化管理保護、監管和執法力度,建立園林綠化日常監管巡查制度;健全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制度,完善銜接配合機制,對構成犯罪的涉園林綠化違法行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是要重視人員素質的培養和社會力量的挖掘。培養園林專業人才,成立一支素質過硬的園林管護隊伍;有關部門牽頭,搭建公共綠地和志願者協會的合作平臺,建立群眾性志願者隊伍。

三是加強公共綠地的信息化管理。開展公園智慧化治理工作,加強公園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如設置電子信息屏、智能廣播、視頻監控、感測設施等,全面收集公園的各要素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