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展开研发竞赛,什么样的疫苗才是好疫苗?

全球新冠疫苗竞速研发下,如何判断疫苗是否安全有效?好的疫苗应该有什么样的特点?哪种才是我们需要的?

疫苗是从根本上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终极武器。目前全球至少有 90 家机构正在研发 COVID-19 疫苗,其中,中美两国走在了全球前列。

2020年3月16日,美国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宣布获得美国FDA批准,正式开始新冠肺炎病毒的疫苗的临床试验,首名志愿者已经在西雅图接受了第一剂注射。

就在第二天,3月1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已有研发进展比较快的单位,向国家药监局滚动递交临床试验申请材料、并且已经开展临床试验方案论证、招募志愿者等相关工作。待国家药监局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审批后,开始临床试验。

他说:"我国新冠疫苗研发进展目前总体上处于国际先进行列,不会慢于国外,大部分疫苗研发团队将在4月份完成临床前研究。"

全球竞速研发下,如何看待新冠疫苗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好的疫苗应该有什么样的特点?如何知道疫苗是否安全有效?

全球展开研发竞赛,什么样的疫苗才是好疫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冠病毒疫苗可能会有快速通道

"世界之小,如一村落。无论何处,若是病毒性疾病研究失之毫厘,为这一疏忽买单的将会是全人类。"面对病毒性疾病抬头的趋势,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乔舒亚.莱德伯格曾说出这样一句话。

疫苗是人类从上帝手中夺回与疾病斗争主动权的有力武器,目前全世界都在常备不懈地加入到免疫接种的战斗中。因为少了疫苗筑起的长城,艾滋病的幽灵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肆无忌惮,几年之内就令当地人平均预期寿命从60岁骤降至约40岁。

如若人类在防御行动中有丝毫懈怠,放下疫苗这一盾牌,必然会导致难以估量的后果。例如,尼日利亚2003年因故暂停了小儿麻痹症疫苗的接种,疾病的阴魂随即复生,病毒甚至蔓延至疫源地数千公里以外的地方。

新冠疫情爆发之后,中国科学家就快速确定了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并于2020年1月11日与世界卫生组织分享这一信息,来帮助全球科研机构研发药物和疫苗。

至今,从中国发现病毒,学者们进行分离测序公布病毒基因图谱,到第一名志愿者接受注射,只过了短短的两个月时间。

目前,我国选择了5条技术路线进行新冠疫苗的紧急研制。这5条路线分别是:灭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

其中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研制出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是已知国内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根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文件,重组新冠疫苗已经在3月17日完成了I期临床试验注册,首批志愿者已经注射了疫苗,临床实验正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武汉特勤疗养中心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进行。

全球展开研发竞赛,什么样的疫苗才是好疫苗?

全球展开研发竞赛,什么样的疫苗才是好疫苗?

陈薇院士此前研发的针对埃博拉、结核病的疫苗,也是让腺病毒来当"工具人",而且科学家们还让腺病毒做载体,研发狂犬病、登革热、乙肝、丙肝甚至HIV的疫苗,此前针对SARS的疫苗研究,科学家们用的也是腺病毒。

"新冠疫苗的临床实验,意味疫苗的初步研发阶段的成功。"北大医学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人员说,疫苗产品初步定型,是非常重要的结果。目前,对于新冠疫苗距离上市的时间,大家有不同的看法。但一般来讲,对于预防性疫苗这种在正常人群使用的疫苗,安全性是十分重要的,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才能上市。不过,对于新冠病毒疫苗可能会有快速通道,但即使是紧急研制,也应该注意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必要的程序和实验还是应该有的。

他猜测,目前新冠疫苗的临床试验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对于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的人类冠状病毒引发的免疫学过程及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在SARS疫苗的动物实验中,曾经观察到ADE(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效应。SARS疫情期间也曾有多家机构开发疫苗,但至人体临床试验时疫情已经结束,企业也面临患者缺乏、资金缺乏、市场缺乏的困境,至今也未有疫苗批准上市。

疫苗常常成为公众舆论挞伐的箭靶

疫苗对于传染病的防控十分重要,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如果某种传染病可以通过疫苗预防,人们通常会比较安心。例如,结核病每年感染的人数和死亡人数均远远超过新冠病毒肺炎,但因为有卡介苗可以预防,所以大家并没有十分恐慌感染肺结核。因此,疫苗的研发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还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与经济价值。

疫苗主要通过轻微感染或者模拟某种病原体感染的方式,使易感人群对于该病原体引发的传染病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避免发生该传染病,实现保护易感人群的作用。

北大医学部一位研究人员告诉记者,要想知道疫苗是否有效,最主要的方法是观察经过疫苗免疫后的人群,能够产生对该疫苗所针对的传染病的保护性免疫效果,接种后不发生这种传染病,就是成功。但作为阶段性指标,也可以观察疫苗接种后,保护性抗体等免疫应答效应的出现,但最终还是要攻毒或者染毒试验有抵抗效果,才能确定疫苗有效。

至今,疫苗常常成为公众舆论挞伐的箭靶。在世界卫生组织顾问、病毒学专家让-弗朗索瓦·萨吕佐撰写的《疫苗的史诗(从天花之猖到疫苗之殇)(精)》一书中提到,目前疫苗反对者们提出的指控,既不是关于生产环节的不规范(免疫成分的剂量、病毒灭活不足、毒性复发等),也不关乎疫苗遭到外界机体感染,而在于疫苗与一些原因未明的疾病之关联。疫苗引起的争议仍在持续,例如乙肝与麻疹疫苗被认为可能导致多发性硬化症与自闭症。

全球展开研发竞赛,什么样的疫苗才是好疫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就疫苗安全性问题,一直承担新冠重组蛋白疫苗研发的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严景华曾强调,从世界范围来看,冠状病毒疫苗都还没有一个正式上市,也就是说缺乏经验,也缺乏疫苗的风险评估。所以新冠疫苗研发对科研人员是一个挑战,要充分证明风险和收益,因为疫苗是用在健康人身上的,必须安全有效,安全是重中之重。

不仅如此,最近也有些疫苗出现了一些大家比较困惑的问题,比如登革热疫苗,它会引起免疫过激反应,就是被感染的时候,它的感染反而更强了,其中的机制至今还没有完全搞清楚。

好疫苗应"安全、有效、可靠、价廉"

好的疫苗应该有什么样的特点?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免疫生物学室研究员李晓宇告诉记者,首先是疫苗的有效性、持久性,它应该能保护大多数人群并具有高效且持久的免疫效力。

与有效性同样重要的是安全性,特别是在正常人群使用的预防性疫苗。不能保证安全性的疫苗是没有出路的,盲目应用存在安全性存疑的疫苗,可能对接种疫苗者造成潜在的健康或者生命风险。如果大量发生,会造成严重的社会不稳定,所以,必须高度关注疫苗的安全性。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打疫苗后应没有过多的副作用,并且其它风险都可控。

其次是运输保存与成本的问题。疫苗的价格要尽可能低廉,能让广大群众买的起。如果是国家承担疫苗的费用,同样应关注成本的问题。

全球展开研发竞赛,什么样的疫苗才是好疫苗?

▲3月26日,一名小朋友在北京朝阳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疫苗(摄影/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李晓宇说道,虽然目前老百姓可能会关注并放大某些疫苗接种后的副作用,但总的来说,接种疫苗是安全、可靠、有效的。事实上,使用疫苗预防疾病的成本和风险要远远小于治疗疾病的成本。

目前,我国计划免疫并免费对婴幼儿接种的疫苗有14种之多,在过去几十年的使用过程中极大地控制了疫病的传播,并使多种传染病绝迹。过去几十年的使用数据表明,国产疫苗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丝毫不差于欧美。

如今,我国对于疫苗的生产、工艺的要求等把控得越来越严格,包括建立健全了完备的疫苗的生产、接种、运输等流程,同时我国的疫苗生产疫苗的标准也在与全球接轨,因此一般按照国际通用的GMP规则生产的疫苗,都是非常安全的。GMP是英文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的缩写,中文含义是"良好生产规范"。世界卫生组织将GMP定义为指导食物、药品、医疗产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法规。

就新冠疫苗研发时,是否应考虑儿童接种的问题,北大医学部一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理论上来讲,疫苗研发时,就应该考虑成人与儿童的免疫差异以及身体其他方面的生理差异。本次新冠病毒肺炎疫苗,需要考虑儿童发病及其免疫的特殊性,以及儿童本身的免疫学特点,在成人疫苗研制成功的基础上,开发儿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苗。

全球展开研发竞赛,什么样的疫苗才是好疫苗?

出品:科普中央厨房

监制:北京科技报 | 科学加客户端

欢迎朋友圈转发

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阅读更多权威有用的科普文章、了解更多精彩科技活动,请下载“科学加”客户端。苹果用户可以在App store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安卓用户可以在应用宝、360手机助手、豌豆荚、华为、小米等应用市场搜索“科学加”下载安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