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製造業PMI回升

4月1日公佈的3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錄得50.1,較2月的歷史低點回升9.8個百分點,顯示製造業行業景氣度基本回穩。這一走勢與國家統計局製造業PMI一致。國家統計局公佈的3月製造業PMI為52,較上月回升16.3個百分點。

3月製造業PMI回升

3月財新制造業PMI回升 企業家對景氣回升持較高信心

從財新制造業PMI分類指數看,3月新訂單指數較2月顯著回升,就業指數也在收縮區間內明顯回升,已回到疫情前的中樞水平,採購庫存指數在收縮區間內出現修復。

3月製造業PMI回升

3月財新制造業PMI回升 企業家對景氣回升持較高信心

另外,原材料購進價格重返收縮區間,但降幅輕微。許多企業表示,成本下降與全球需求減弱有關。製造商也普遍繼續下調產品售價,以提振銷售。不過,3月製造業供應鏈仍然緊張,企業反映供應商產能收縮、原料短缺,導致供應商平均供貨速度進一步放慢。

值得一提的是,主要受疫情好轉後需求將會回升的預期提振,中國製造業界普遍對未來生產抱有信心。

財新智庫莫尼塔研究董事長、首席經濟學家鍾正生表示,3月製造業承受雙重壓力。一方面,復工復產尚不充分;另一方面,生產擴張仍比較有限,沒有看到明顯的生產回補。但是,企業家信心仍然較足,就業吸納基本恢復到疫情之前的水平,給經濟在疫情之後的快速修復奠定了良好基礎。

目前,有多個因素制約製造業的生產經營。


3月製造業PMI回升

製造業PMI 大幅回升,經濟回暖尚待觀察

首先,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現實影響。近期國內新增確診病例以海外輸入為主,但也出現了無症狀感染者,以及假治癒後“復陽”的病例。企業復工過程中,不排除有員工被感染的風險,一旦有感染病例,可能會再一次停工,給企業帶來的經濟損失可能抵消、甚至超過復工帶來的收益。

其次,企業面臨不小的流動性壓力。企業運營需要剛性成本支出,產銷受阻又進一步加大庫存積壓,使得現金流問題凸顯。

此外,產業鏈上下游配合難。只有上下游同時復工且物流暢通,全產業鏈的價值才能流動起來。國內疫情好轉後,產業鏈上下游的壓力主要來自於海外。我國在目前的國際分工體系中主要扮演生產國角色,在一些需要進口核心零部件的行業,如汽車、電子產品等,生產受到的影響極為明顯。

總而言之,製造業的復甦,需要遵循這樣一個邏輯,即先修復總需求,進而帶動企業去庫存,讓企業能夠回籠現金流,再促進復工復產。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完全融入世界,世界也依存於中國,中國經濟與世界共涼熱。因此,在國外疫情防控拐點未現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難言獨善其身。我們能做的,就是在大環境不利的情況下,儘可能營造好的小環境,並在“危”險中把握“機”遇,最終與世界共同走出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