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南康縣:美麗鄉村建設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記者 王坤

清明時節,綿綿的細雨把花橋村洗刷得煥然一新,小橋、流水、人家,雨中的花橋村如詩如畫。

走進康縣花橋村,記者看到,有不少農家樂和農家客棧已經開門營業。

“今年受疫情影響,我們推遲了營業,客流量也有所減少。但好在黨和政府及時採取了措施,在最短時間內控制住了疫情,我們也在充分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營業了。”菩提人家農家樂老闆杜利軍說。

花橋村位於康縣長壩鎮,地處省道白望公路沿線,是康縣的北大門和茶馬古道上的知名驛站。

然而幾年前,花橋村卻與現在完全不一樣,村裡到處是泥巴路和水坑,垃圾亂扔,家畜隨意行走,群眾主要經濟收入靠農業種植和勞務輸出。

近年來,隨著全市脫貧攻堅工作的不斷深入推進,花橋村通過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我們村自從建成美麗鄉村之後,開始發展旅遊業,村民們也開起了農家樂和農家客棧,在家門口賺到錢的同時,還帶動了周邊群眾增收致富。”美麗花橋新農莊農家樂的老闆楊永強告訴記者,農家樂現在每天能接待兩三波客人,今年他準備把農家樂的基礎設施加以完善,以接納更多的遊客前來休閒就餐。

“土雞、土雞蛋、蔬菜等都是按市場價從周圍農戶家收購的,招聘的服務員大多數是本村和附近村的村民,工資日結,每人每天100元。去年我們的收入在15萬元左右,除過工人工資和成本,純利潤達到了7萬多元。”楊永強說。

近年來,花橋村的美麗鄉村建設和旅遊業發展進行得如火如荼,取得了豐碩成果,先後榮獲了中國茶馬古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甘肅省鄉村旅遊培訓基地、全省農民回鄉創新創業基地示範區、2016中國最美村鎮生態獎和人文獎、2017中國最美村鎮50強等殊榮。現已創建成國家4A級旅遊景區,成為康縣全域旅遊的招牌和名片。

在康縣,像花橋村一樣的美麗鄉村還有很多。據瞭解,康縣按照全域鄉村旅遊發展理念,著力優化旅遊發展空間佈局,已建成美麗鄉村342個,大水溝、何家莊、鳳凰谷、朱家溝等村成了康縣鄉村旅遊的“明星村”。僅去年一年,康縣就接待遊客300.7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44394.3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