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市,喚醒了這座城市的一天

圖說城陽 | 早市,喚醒了這座城市的一天

早、晚市的開放往往是市民正常生活的標誌。城陽區共有39家便民市場,受疫情影響,從年後開始,這些便民市場全部停止經營。目前,按照復工復產的相關要求,已經開放了西田農貿市場、東黃埠農貿市場、羅圈澗便民攤點群等10家。3月30日,位於崇陽路上的寶龍便民早市也正式出攤,這個早市一直營業到上午九點。

圖說城陽 | 早市,喚醒了這座城市的一天

圖說城陽 | 早市,喚醒了這座城市的一天

圖說城陽 | 早市,喚醒了這座城市的一天

早市上主要經營的是與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時令海鮮、蔬菜、水果等。攤主們一早就把這些剛採摘的新鮮蔬菜瓜果運到市場上售賣,城陽作為城鄉結合地區,有著天然的便利。


圖說城陽 | 早市,喚醒了這座城市的一天

在往常,早晨七點半到八點是早市最熱鬧的時間,而現在因早市剛開放,加上學生未開學,家長不用早起做飯,7點半的早市還依然沒有恢復到以往的熱鬧。

圖說城陽 | 早市,喚醒了這座城市的一天

由於疫情的影響,居民們買東西還是以每日生活必須的瓜果蔬菜類為主,乾果、乾貨類相對少有問津,攤主們也比較清閒,或百無聊賴地坐在攤位前,或擺弄著手機,刷著一天的新聞資訊。但對於許多攤主來說,能出攤就意味著有錢賺,總比在家閒著強。只是攤主們在這樣依然比較寒冷的早晨忙著出攤,生意也不好,也蠻辛苦。

圖說城陽 | 早市,喚醒了這座城市的一天

攤主袁女士凌晨五點半從即墨趕來出攤,因為自家散養的雞蛋和鴨蛋產量並不大,以往通過朋友圈就能迅速賣掉。但由於疫情影響,各小區限制出入,配送也無法實現,雖然產量少,但是也有一些貨怕積壓在家裡。聽說早市開張了,袁女士便帶了幾箱到這擺了個小攤。

圖說城陽 | 早市,喚醒了這座城市的一天

第一次擺攤,袁女士也不會叫賣,只能靜靜地站在攤位前,有顧客問的時候,她才開始招呼。這次擺攤袁女士總共賣了不到50塊錢,對她來說並不掙錢,還搭上了一上午的功夫。但她也說,出來擺擺攤,主要是為了散散心。

圖說城陽 | 早市,喚醒了這座城市的一天

賣自家菜的傅大爺生意卻好很多。傅大爺家裡有幾塊自留地,主要種著菠菜、蘿蔔等時令蔬菜,種類不多,但每天他都會採摘一兩種蔬菜拿出來賣。早晨趕早市,下午打理菜園子,這本來也是他日常的生活。因為不會用微信,接不到寶龍便民早市攤主群內的開市通知,從三月份開始,每隔幾天,傅大爺便會帶著幾箱蔬菜到早市上看看。因為早市總是不開,傅大爺只能將菜再帶回去,分給鄰居。

圖說城陽 | 早市,喚醒了這座城市的一天

這桿秤跟了傅大爺幾十年,用起來得心應手。這次傅大爺帶了五十斤菠菜,一個小時就差不多賣完了。“我尋思著人可能不太多,沒敢多帶,沒想到還挺好賣。今天可以早收攤了。”傅大爺笑著說道。

圖說城陽 | 早市,喚醒了這座城市的一天

王大姐在這擺攤賣豬肉已經六年了,居民對她也比較熟悉,為人實誠是眾多顧客對她的評價。由於豬肉價漲了不少,但對於他們這些小商販來說,利潤並沒有上漲,買豬肉的人少了,收入也遠遠不如以前。早市開放的這幾天,王大姐每天進貨不多,她擔心鮮豬肉賣不出去,冷凍了會跌價,這樣會虧損。

圖說城陽 | 早市,喚醒了這座城市的一天

單單一個早市攤位,滿足不了目前家庭的日常開銷,於是,王大姐和丈夫在康城路夜市租了個小攤,一早一晚,兩處奔波。但王大姐說這幾天心情很好,因為這兩處市場都能出攤了。圖為肉攤架子上常年掛著的每日豬肉質量合格證。

圖說城陽 | 早市,喚醒了這座城市的一天

王永竹大姐自家有個小豆腐坊,主業是經營豆腐,副業是賣豆芽、窩窩頭、五穀雜糧等。今天她把能帶來的都帶來了,她覺得多一種貨物,能為她多帶來一份收入。早市沒開放的這兩個月,王永竹大姐也一直沒閒著,經常到各個超市裡去送貨,因為是批發,價格比較低,送一次貨也就能掙二三十塊錢,但她卻開心得不得了,因為這夠他們家一天的開支了。

圖說城陽 | 早市,喚醒了這座城市的一天

8點50分左右,早市上的攤主們開始收攤。為了恢復正常的人行道路功能,以往早市管理員需要時時催促著他們收攤,但這些天,由於人太少,很多攤主從八點半就陸陸續續地撤攤了。雖說出攤很辛苦,目前營業額也沒有多少,但我們需要這樣有人間煙火氣的早市。早市也喚醒了這座城市的早晨,人們的生活也從逛早市走上了正軌,攤主們也過上了賺錢養家的正常日子。一天5塊錢的管理費,對攤主們來說沒有什麼壓力,只要每天這樣認真的經營,他們的生活就得到了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