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考,你想說些什麼?

大道者至簡


關於高考,我想說說自己的看法:

首先,對於高考這種考試製度,我們無法改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應試教育考試形勢,但是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心態。作為應考生而言,需要進行心態的調整,將高考這件事看成是自我挑戰的一個機會,這樣壓力就沒那麼大了。

其次,規劃自己的複習計劃,其實高考中取得高分,還是需要經過系統複習的,在複習過程中需要有一個自己的複習計劃,不作無準備之仗,根據計劃,按部就班的進行復習備考,才能取得好的成績。

再次,調整自己的心態,提高抗壓能力。高考複習時間緊,學習任務重。來自家庭、學校的壓力都很大,在備考的過程中要學會自我調節,化壓力為動力,複習的效果才會更好。化解壓力的辦法,有很多種,可以是看書(非課本書)可以聽歌還可以是體育運動。

說說我自己的看法吧,記得我高考那年,爸媽在外地工作,沒有讓他們請假回來陪考,而是選擇自己一個去參加考試,高考那兩天我是跟著校車去考場考試的。高考第一場考試結束後,從考場出來的時候,看到考場外面等待了很多家長,看到家長那期待的眼神,我突然明白一個道理,高考難的不是試題,而是父母期盼的眼神。如果高考的考試跟我們平時考試一樣,沒有家長在考場外等待3個小時,有的是老師和同學陪伴,或許我們的壓力也就沒那麼大,甚至是也不至於那麼在考試的時候緊張了。

我是梅可1224,歡迎隨時交流溝通。



梅可1224


《高考,從固定制走向自選制》

郝峰濤

教育的功利性和應試性,促使高考變成了新式科舉,我們必須對教育進行反思。

一,人才是全科(全面)發展,還是優科(優勢)發展?

縱觀歷史,橫觀社會,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領域的優科專才,而非均科全才,正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孩子們各有未知的興趣和天賦,是自然分化和社會分化的必然,自然會選擇“優勢中心發展模式”,以某一方面為核心,連帶相關或相近方面的學習,而強迫性全科發展是以大量的知識磨去了孩子的“中心趨勢”,最後連興趣和天賦一塊埋葬。

二,學習是“從外到內”的灌輸,還是“由內到外”的覺醒?

我能理解天下父母進行“從外到內”的填鴨式教育的良苦用心,但是誰能理解孩子“由內到外”覺醒的渴望呢?學習的本質是:三分知識,七分非知識;三分看的見,七分看不見;三分學習已知,七分探索未知;三分靠教育引導,七分靠自我覺醒。過度的知識教育就是“拔苗助長”,反而會延遲、扼殺孩子“由內到外”的覺醒。

三,高考是“指揮棒”,能否從固定制走向自選制?

高考為什麼不打破固定的“語數外+文理科”,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發展,以自身優勢學科為中心進行知識建構,可在高考科目“語、數、英、政、史、地、理、化、生、體、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選四科進行計分選拔,其餘參試科目的分數作為參考。比如:甲生自選“生數理英”四科計分,乙生自選“生化數史”四科計分,可同時報考清華生物的相關專業,擇優錄取。自選制既可維護高考公平,也可保護孩子成才的自主性、多樣性和差異性。

四,教育是因材施教,還是無差別包容?

“因材施教”只是強勢灌輸的幌子,畢竟我們連自己有什麼才能都不清楚,豈能妄議孩子有什麼才能呢?唯有以包容的態度讓孩子在“自然世界、社會人文和無差別學科”中無差別學習,鼓勵學生培養興趣、尋找方向和建構高度。

教育的壓抑,正在侵蝕著孩子的童年和未來!

 

致敬:

千千萬萬的孩子才是我們的事業,若您覺此文不錯,請推送轉載,舉手之善,或將成為教育改革的最大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