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記錄扶貧一線”系列報道之①|從大山深處走出來

大關縣致力苗族貧困地區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紀實

我們一同在路上奔跑

年頭月尾,很忙;數九寒冬,很冷。但是,我們又要在路上奔跑了,這是一名記者的使命。

在《記錄 扶貧一線》欄目策劃會上,已經奔跑得精疲力盡的同事認同了這樣一個事實。“你看見我的時候,我在紙上;你看不見我的時候,我在路上。”多年前風靡媒體界的那句話,儘管已經逐漸淡化,但作為一名記者,不斷在路上奔跑,是一個行業不可改變的形態。

我們又一次出發,到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上去!

從革命老區鎮雄、彝良到金沙江畔的永善、巧家、鹽津,再到腹心地帶的昭陽、魯甸、大關,我們記錄那些耳熟能詳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飲水安全、人居環境提升、控輟保學、東西部扶貧協作、勞動力轉移就業、產業扶貧等詞彙;我們走進那些鮮為人知的敲幫坪、漂壩、筆花、六道崖等地方,扶貧以村為基本單元,但我們的腳步抵達這些更為高寒、邊遠的自然村落、村民小組,因為它們是脫貧攻堅必須補齊的短板;我們關注那些凝聚心血的一組組數字,6.37萬名幹部職工全覆蓋結對幫扶貧困戶,23個集中安置區(點)安置5.24萬戶23.06萬人,轉移就業84.73萬人、就業率84.22%,貧困發生率降至3.98%;我們講述感人至深的在扶貧路上奔跑的故事,一個故事又一個故事疊加成新時代的責任與擔當。

在脫貧攻堅這一歷史重大事件中,那些詞彙與數字帶來的溫度,那些人物與事件產生的力量,正改變著烏蒙山深度貧困片區昭通的面貌。這是各級黨委、政府以及每一個戰鬥在扶貧一線的工作者交出的時代答卷,每一個人都會為這份答卷欣喜甚至自豪。因為,他們用時不我待的精神回答了“我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的歷史之問。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2019年底,昭通實現7個縣(區)脫貧摘帽、624個貧困村出列、40.07萬貧困人口脫貧。

2020年初,昭通還有1個貧困縣未摘帽、18.76萬人未脫貧、103個貧困村未出列。

我們仍將一同在脫貧攻堅的路上奔跑,一個忙碌的昭通必然蘊藏著發展的生機和活力。

脫貧路上,一個民族也不能少

2020年的第一天,天空放晴。海拔2200米的大關縣玉碗鎮火地村敲幫坪村民小組,遠處山頂的積雪慢慢融化著。

這樣的氣候在冬季並不多見,韓慶光忙著收拾屋裡屋外。常年在外打工的兒子回來了,在鎮上讀中學的孫子馬上放寒假,到時候,一家人就要搬遷到距離昭通中心城市不到20公里的靖安易地扶貧搬遷跨縣區安置區,在那裡過2020年的春節。

敲幫坪村民小組居住著28戶苗族村民,這個純苗族村落地處高寒邊遠山區,經濟發展滯後,居住環境惡劣,村民受教育程度低下。類似敲幫坪的村落,是大關縣少數民族尤其是苗族群眾生存狀態的典型。大關縣地處昭通腹地,自古以來的滇川要道,但居住在關河兩岸高山區域的少數民族群眾卻沒能跨過關河,走得更遠。

據2019年8月5日“國辦系統”導出數據,大關縣有建檔立卡貧困苗族群眾1809戶7849人,仍有862戶3649人未脫貧出列。

2016年,大關縣委書記陳剛到少數民族地區調研,“我跑過的村,每1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就有1戶苗族居民,苗族同胞脫貧任務重,縣委、縣政府下定決心,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指示,確保脫貧路上一個民族也不能少。”在大關縣少數民族脫貧攻堅專題會議上,陳剛如是說。

較早時間,火地村冬天早來晚去,這裡的村民化雪取水,照明用煤油燈,交通運輸靠人背馬馱,到集鎮購買生活物資和生產資料,天沒亮就出門,天黑了才回家,真正的“兩頭黑”。在2016年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之前,雖然建設了“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但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脫貧問題,因此,在精準脫貧的“五個一批”中,易地扶貧搬遷脫貧一批成為少數民族地區脫貧的最佳選項。“少數民族地區易地扶貧搬遷是全縣易地扶貧搬遷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當開展工作時,困難程度遠比預估的還要大。”大關縣委常委、副縣長熊興蘭說。

踐行初心,用腳步丈量民意

韓慶光的兒子韓普元在外務工,拆除居住多年的茅草房蓋起了水泥平房。因為好不容易才建起來的新房,當鎮、村幹部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員來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時,韓慶光拒絕了搬離敲幫坪。實際上,少數民族群眾拒絕易地扶貧搬遷的原因多種多樣,故土難離只是對現有生活生產資源的不捨,看不到未來的模樣才是真正不願搬離的原因。於是,大關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進村入戶開展調研後,決定組織苗族群眾“走出去看看”。

2016年3月1日至4日,56名苗族群眾代表分成兩個組從大關出發考察。作為考察成員之一,韓慶光去到的101基地,是1997年雲南省委、省政府實施跨州(市)易地扶貧搬遷,大關縣、永善縣高寒偏遠山區以苗族居民為主的貧困居民的搬遷地。20年過去了,101基地已經建成普洱市思茅區倚象鎮柏木河村民委員會,在這個沒有冬天的地方,1300多戶村民騎著摩托車到茶山採茶,孩子們就近上學。與韓慶光一道的29名苗族群眾代表感慨萬千:“走出大山,才能過上好日子!”

但是,一次考察並不能完全解開少數民族群眾離開故土的結,易地扶貧搬遷被稱為扶貧工作的“硬骨頭”,高寒邊遠、交通不便、文化落後的少數民族地區更是最硬的那一塊。

新一輪扶貧開發以來的幾年時間裡,大關縣委、縣政府“不拋棄、不放棄”,以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群眾路線的工作作風,用腳步丈量民意,主要領導多次到少數民族地區宣講政策,幫助少數民族居民謀劃遷出地產業發展,並由兩名副縣長分別主抓遷出地和遷入地的工作,抽調包括扶貧工作隊員和駐村脫貧摘帽督導員在內的100多名少數民族幹部,進村入戶不厭其煩開展工作。

目前,大關縣易地扶貧搬遷三年計劃縣內安置基本結束,各項“清零”工作全面完成;春節前,大關縣易地扶貧搬遷的293戶苗族群眾將全部入住靖安新區,韓慶光一家會在這裡過跨縣區搬遷後的第一個春節。

搬走村子,搬得走文化留得住青山

2019年11月30日11時許,霧鎖深山。

大關縣木杆鎮漂壩村三江口安置點,48歲的韓有芝坐在迴風爐旁,等待孫子放學歸來。

2018年4月,韓有芝一家與40多戶苗族村民一道,從兩公里外的三江口村民小組搬遷到安置點。生活形態的改變不僅是由火塘變成了迴風爐、杈杈房變成了串架房,就連生活方式和生產資源的用途也發生了改變。丈夫楊興洪外出務工,韓有芝接送上學的孫子,偶爾在附近打打零工。耕種了多年的8畝林地、2畝耕地,除留下很少部分種植蔬菜外,全部流轉給村集體經濟公司種植筇竹。

據木杆鎮副鎮長龔聖瑜介紹,三江口安置點是大關縣易地扶貧搬遷三年行動計劃縣內安置點之一,從規劃到建設,將苗族文化融入到民居、廣場、道路等設施中。2019年6月7日至9日,三江口安置點舉辦第35屆苗族花山節,穿針、接麻、射駑、拔河、長跑等活動,讓韓有芝找回了在三江口老家的感覺。不同的是,她不用再在土地裡勞作了,大關縣森茂農民種植合作社等幾家合作社對搬遷戶遷出地的土地代耕代種,三江口安置點172戶居民的500多畝土地種植了筇竹,5年後的收益將歸搬遷戶所有。

2017年9月13日,陳剛徒步山路5個多小時,來到海拔2800多米的高橋鎮太華村夼氹坪村民小組,講解國家方針政策及易地扶貧搬遷帶來的實惠,部分村民深感憂慮:“搬出去吃什麼?”這其實是易地扶貧搬遷的“下半篇文章”,此時,這篇文章怎麼做,陳剛已經胸有成竹,將遷出地資產盤活和遷入區就業相結合,通過土地入股、土地託管、代耕代種等方式,將土地經營權向新型農村經營主體流轉,盤活搬遷戶的“三塊地”,解決搬遷戶後顧之憂。

伴隨著2020年春節的來臨,韓慶光即將告別敲幫坪,他常年放牧的地方,已經種植筇竹,要不了幾年,四周荒涼的山坡將綠意盎然。

原標題:“記錄扶貧一線”系列報道之①|從大山深處走出來


審核:馮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