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蚡:大貪官,百姓的吸血蟲,篡奪公權,罪不可赦

田蚡:大貪官,百姓的吸血蟲,篡奪公權,罪不可赦 | 資治通鑑

田蚡:大貪官,百姓的吸血蟲,篡奪公權,罪不可赦 | 資治通鑑

【專欄介紹】

與你一起,每天閱讀《資治通鑑》,歡迎關注。

這是第 150 篇。

【發生時間】

公元前一三五年

【相關人物】

  • 田蚡,漢武帝時期丞相

【故事大概】

今天來講一講漢武帝時期的一個大貪官,田蚡。

一、位極人臣,不可一世,佔據大量財富

公元前一三五年,原丞相許昌被免職,由武安侯田蚡繼任。田蚡這個人,非常奢侈,也非常驕縱,不可一世。田蚡所居住的房子非常大,非常豪華。而且,所佔據的土地,也非常肥沃膏腴。正因為有了高官厚爵,有了肥沃的土地,使得田蚡的收入大幅度增加。

我們現在強調,當官就不要想著發財,但是在當時,田蚡可謂是又當官又發財。《資治通鑑》上記載了:“市買郡縣物,相屬於道;多受四方賂遺;其家金玉、婦女、狗馬、聲樂、玩好,不可勝數。”意思說,田蚡派去各個地方採購物資的使者,往來不絕。並且,田蚡還收受了來自四面八方的錢財寶物。家中珍藏的金玉寶石,美女,寵物,聲樂,數不勝數。

拿人錢財,與人消災。作為丞相,掌握著強大的公權,卻利用公權來為自己謀私。而這種謀私,是一種權力尋租,也是一種交易。所以,田蚡每次上朝,都會跟漢武帝對著坐。而田蚡所提出的建議,也經常會被採納。不僅如此,田蚡還不斷地推薦官員,讓這些人得到任用,壯大自己在朝堂之上的力量與權勢。田蚡所推薦的官員,不需要怎麼努力,就能夠直接被提拔。由此可見,田蚡的勢力有多麼大,完全就把漢武帝匹敵下去。

舉個影視劇中的例子。大家應該都看過《人民的名義》,對當中的祁同偉,應該是比較熟悉的。祁同偉,就是一個佔據公權的貪官汙吏。高育良教訓祁同偉,說他把一個字都不識的老鄉,安插成為輔警。要知道,就算是一個輔警,那也是掌握著公權的人,那也是為百姓服務的人。而一個沒有知識的老鄉,他能夠做好相應的職位嗎?高育良還嘲諷祁同偉,說下一步,是不是準備把村裡的野狗,也安插進警隊當警犬。

這並不是玩笑話。祁同偉與山水集團勾結,收受山水集團的好處,反過來就得為山水集團賣命。而山水集團背後,是趙瑞龍。趙瑞龍的背景,則是一位副國級的高官。大家想一想這條利益鏈,是多麼深,多麼可怕。當國家公權被貪官剝奪,反過來百姓就沒有好日子過。看看大風廠事件,有誰拿百姓的利益當回事呢?

回到歷史當中來。此時的漢武帝剛掌權不久,並沒有什麼能力直面對抗田蚡,只能夠口頭上埋怨田蚡,罵他說:“君除吏已盡未?吾亦欲除吏。”意思就是,你的人安排夠了沒有,什麼時候輪到我自己來安排?

可以看到,此時的漢武帝,連個臣子都不如,人事權已經完完全全掌控在了田蚡的手上。從漢武帝的這句話中,可以看出,他是多麼地無奈。而田蚡,並沒有收手,為了擴建自己的房宅,還申請把器械廠的土地分配給他。漢武帝氣到差點吐血,直接回了一句:“君何不遂取武庫!”意思說,你還不如直接把武庫給拿走算了。武庫,指古代儲藏器物的倉庫。

由此可見,田蚡的野心是多麼大。器械,代表著國家的安危。而田蚡為了自己的私慾,為了自己的房宅,竟然打算把器械倉庫佔為己有,完完全全就是公器私用,一副貪得無厭的貪官嘴臉。

二、拍馬屁的大神,依靠阿諛奉承起家

田蚡的背景還是很不錯的,他是漢景帝皇后王娡的同母弟弟。當時,田蚡還只是一個郎官,經常去大將軍竇嬰家中做客,像竇嬰的孫子一樣跪拜竇嬰,拍馬屁非常厲害,讓竇嬰非常高興。

當然,田蚡本人也是個口才很好的人,能說會道。《史記》中記載了:“蚡辯有口,學盤盂諸書,王太后賢之。”也正是因為能言善辯,受到了王娡的看重與任用。

後來,田蚡逐漸顯貴起來,還養了一群門客為他出謀劃策。從這點上看,田蚡的野心不小,錢財也富足。因為養門客,是一筆不小的消耗。後來,田蚡當了丞相之後,也安排了一批門客進了朝堂之上當官,壯大了自己的勢力。

這一點上,又與祁同偉非常相似。祁同偉本身是英雄出身,緝毒英雄,算是有膽有識有能力的人。可惜,在官場上被汙染了,成為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馬屁精。為趙立春哭墳,為陳岩石鋤地,拍李達康的馬屁等等。

三、公權與私權,權力的蛋糕

對於天子來說,保護好他的子民,讓江山社稷永在,讓朝代萬歲,就是他的責任與目的。而對於奸臣來說,他們看重的,只是自己的一方利益。所以,公權與私權的爭鬥,永遠都在進行著。

對於百姓來說,他們對天子的考核,就是要看天子能不能夠把百姓照顧好。如果這個天子不能夠做到,那麼百姓就會推翻他,重新選擇一個好的天子。

《韓非子》:“臣聞千乘之君無備,必有百乘之臣在其側,以徒其民而傾其國;萬乘之君無備,必有千乘之家在其側,以徒其威而傾其國。是以奸臣蕃息,主道衰亡。是故諸候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敗也。”

在韓非看來,如果諸侯壯大了,則會威脅到天子的地位。這一點上,周朝的滅亡,就是最好的佐證。秦始皇看出了其中的問題,於是將封建制改為郡縣制,遏制住了地方的權力,保證了中央的權力。可惜,百密一疏,沒有解決繼承人的問題,導致了秦朝二世而滅。

天子的身邊,時刻圍繞著大臣。而大臣中的奸臣,則時刻盯著天子,想要把天下,當成是自己謀利的工具。而天子為了保護自己的天下,則需要與奸臣進行鬥爭。

《韓非子》:“人臣太貴,必易主位。”在韓非看來,如果大臣的權力肆意擴張,那麼反過來就會威脅到天子的地位與權力。因為權力是一個定量的蛋糕,奸臣分多了一些,天子就分少了一些,百姓也相應著分少了一些。田蚡在朝堂上的權力之大,直接把蛋糕從漢武帝的口中奪取了過來。

而田蚡養門客,購買財物,擴大房宅的錢,最終還是要從百姓身上剝奪。從這一點上看,這樣的奸臣,就如同附庸在百姓的吸血蟲一樣,無恥與可怕。百姓是國家的基石,如果百姓的利益受到了損害,那麼整個國家也將會垮下去。

《軍讖》曰:“枝葉強大,比周居勢;卑賤陵貴,久而益大;上不忍廢,國受其敗。”

在《軍讖》中也講到了這一點,奸臣如果壯大起來,削弱了天子的權威,況且天子還不忍心廢除奸臣,那麼國家必定會因為奸臣當道而快速衰落。這一點,我們看一看胡亥與趙高就知道了。秦國曆代國君,拼了命地生存,發展,歷經七百多年,在秦始皇這一點終於開花結果。結果,出了個胡亥,直接把果子摘了,丟給了趙高,實在是令人噓唏。

為什麼奸臣會有這麼大的能量呢?我們來看一看經典上面是怎麼寫的。

《軍讖》曰:“奸雄相稱,障蔽主明;譭譽並興,壅塞主聰;各阿所以,令主失忠。”

奸臣們互相勾結,直接架空了天子,讓天子無法得到準確的信息。而天子無法得到真實的信息,自然也就無法做出正確的,有利於百姓的決策,對於整個國家來說,都是非常危險的。

講個例子,大家就會明白什麼是架空。《人民的名義》裡面,陳岩石對李達康說,我寫了那麼多信給你,向你反映大風廠的事件,你看都不看,回都不回。李達康蒙了一下,說我從來都沒有收到過你的信件。陳岩石說,那你就被架空了。

陳岩石的背後深意是說,信件被人惡意攔截了。而攔截信件的人,必定是與大風廠,甚至是與山水集團有著利益輸送的人。李達康沒有收到反映真實情況的信息,自然也就沒有辦法做出正確的預防與判斷,這才造成了大風廠事件,差點釀成大錯。

田蚡也是如此。他之所以要安插那麼多的親信在朝堂之上,一方面是壯大自己的勢力,一方面也是為了壟斷信息渠道,讓漢武帝矇在鼓裡。這樣,他做了什麼壞事,都不會傳到漢武帝的耳中,自己也能夠平安。

四、歷史的軌跡,現今的鏡子

從史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公權與私權的爭鬥,從來都是沒有停止過的。放到現在看,也是如此。那麼,就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嗎?韓非提出的方案,是發展法制,建造權力的籠子。

《韓非子》:“是故明君之蓄其臣也,盡之以法,質之以備。故不赦死,不宥刑;赦死宥刑,是謂威淫。社稷將危,國家偏威。”

作為賢明的君主,要想把控住大臣,就必須要完善以及推崇法制,讓大臣們都按照規矩來辦事。大臣們犯了死罪,就要處死。犯了重罪,就要重罰。絕對不可以肆意修改刑罰,自己削弱法制的權威。這一觀點,放在現在,也毫不過時。

【觸類旁通】

歷史使人明智,經典使人通達。

領略歷史魅力,感悟先賢智慧。

歡迎搜索:

稽聖

進行關注並訂閱所有文章,歡迎轉發、在看、收藏。

田蚡:大貪官,百姓的吸血蟲,篡奪公權,罪不可赦 | 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