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蚡:大贪官,百姓的吸血虫,篡夺公权,罪不可赦

田蚡:大贪官,百姓的吸血虫,篡夺公权,罪不可赦 | 资治通鉴

田蚡:大贪官,百姓的吸血虫,篡夺公权,罪不可赦 | 资治通鉴

【专栏介绍】

与你一起,每天阅读《资治通鉴》,欢迎关注。

这是第 150 篇。

【发生时间】

公元前一三五年

【相关人物】

  • 田蚡,汉武帝时期丞相

【故事大概】

今天来讲一讲汉武帝时期的一个大贪官,田蚡。

一、位极人臣,不可一世,占据大量财富

公元前一三五年,原丞相许昌被免职,由武安侯田蚡继任。田蚡这个人,非常奢侈,也非常骄纵,不可一世。田蚡所居住的房子非常大,非常豪华。而且,所占据的土地,也非常肥沃膏腴。正因为有了高官厚爵,有了肥沃的土地,使得田蚡的收入大幅度增加。

我们现在强调,当官就不要想着发财,但是在当时,田蚡可谓是又当官又发财。《资治通鉴》上记载了:“市买郡县物,相属于道;多受四方赂遗;其家金玉、妇女、狗马、声乐、玩好,不可胜数。”意思说,田蚡派去各个地方采购物资的使者,往来不绝。并且,田蚡还收受了来自四面八方的钱财宝物。家中珍藏的金玉宝石,美女,宠物,声乐,数不胜数。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作为丞相,掌握着强大的公权,却利用公权来为自己谋私。而这种谋私,是一种权力寻租,也是一种交易。所以,田蚡每次上朝,都会跟汉武帝对着坐。而田蚡所提出的建议,也经常会被采纳。不仅如此,田蚡还不断地推荐官员,让这些人得到任用,壮大自己在朝堂之上的力量与权势。田蚡所推荐的官员,不需要怎么努力,就能够直接被提拔。由此可见,田蚡的势力有多么大,完全就把汉武帝匹敌下去。

举个影视剧中的例子。大家应该都看过《人民的名义》,对当中的祁同伟,应该是比较熟悉的。祁同伟,就是一个占据公权的贪官污吏。高育良教训祁同伟,说他把一个字都不识的老乡,安插成为辅警。要知道,就算是一个辅警,那也是掌握着公权的人,那也是为百姓服务的人。而一个没有知识的老乡,他能够做好相应的职位吗?高育良还嘲讽祁同伟,说下一步,是不是准备把村里的野狗,也安插进警队当警犬。

这并不是玩笑话。祁同伟与山水集团勾结,收受山水集团的好处,反过来就得为山水集团卖命。而山水集团背后,是赵瑞龙。赵瑞龙的背景,则是一位副国级的高官。大家想一想这条利益链,是多么深,多么可怕。当国家公权被贪官剥夺,反过来百姓就没有好日子过。看看大风厂事件,有谁拿百姓的利益当回事呢?

回到历史当中来。此时的汉武帝刚掌权不久,并没有什么能力直面对抗田蚡,只能够口头上埋怨田蚡,骂他说:“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意思就是,你的人安排够了没有,什么时候轮到我自己来安排?

可以看到,此时的汉武帝,连个臣子都不如,人事权已经完完全全掌控在了田蚡的手上。从汉武帝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是多么地无奈。而田蚡,并没有收手,为了扩建自己的房宅,还申请把器械厂的土地分配给他。汉武帝气到差点吐血,直接回了一句:“君何不遂取武库!”意思说,你还不如直接把武库给拿走算了。武库,指古代储藏器物的仓库。

由此可见,田蚡的野心是多么大。器械,代表着国家的安危。而田蚡为了自己的私欲,为了自己的房宅,竟然打算把器械仓库占为己有,完完全全就是公器私用,一副贪得无厌的贪官嘴脸。

二、拍马屁的大神,依靠阿谀奉承起家

田蚡的背景还是很不错的,他是汉景帝皇后王娡的同母弟弟。当时,田蚡还只是一个郎官,经常去大将军窦婴家中做客,像窦婴的孙子一样跪拜窦婴,拍马屁非常厉害,让窦婴非常高兴。

当然,田蚡本人也是个口才很好的人,能说会道。《史记》中记载了:“蚡辩有口,学盘盂诸书,王太后贤之。”也正是因为能言善辩,受到了王娡的看重与任用。

后来,田蚡逐渐显贵起来,还养了一群门客为他出谋划策。从这点上看,田蚡的野心不小,钱财也富足。因为养门客,是一笔不小的消耗。后来,田蚡当了丞相之后,也安排了一批门客进了朝堂之上当官,壮大了自己的势力。

这一点上,又与祁同伟非常相似。祁同伟本身是英雄出身,缉毒英雄,算是有胆有识有能力的人。可惜,在官场上被污染了,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马屁精。为赵立春哭坟,为陈岩石锄地,拍李达康的马屁等等。

三、公权与私权,权力的蛋糕

对于天子来说,保护好他的子民,让江山社稷永在,让朝代万岁,就是他的责任与目的。而对于奸臣来说,他们看重的,只是自己的一方利益。所以,公权与私权的争斗,永远都在进行着。

对于百姓来说,他们对天子的考核,就是要看天子能不能够把百姓照顾好。如果这个天子不能够做到,那么百姓就会推翻他,重新选择一个好的天子。

《韩非子》:“臣闻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徒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徒其威而倾其国。是以奸臣蕃息,主道衰亡。是故诸候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

在韩非看来,如果诸侯壮大了,则会威胁到天子的地位。这一点上,周朝的灭亡,就是最好的佐证。秦始皇看出了其中的问题,于是将封建制改为郡县制,遏制住了地方的权力,保证了中央的权力。可惜,百密一疏,没有解决继承人的问题,导致了秦朝二世而灭。

天子的身边,时刻围绕着大臣。而大臣中的奸臣,则时刻盯着天子,想要把天下,当成是自己谋利的工具。而天子为了保护自己的天下,则需要与奸臣进行斗争。

《韩非子》:“人臣太贵,必易主位。”在韩非看来,如果大臣的权力肆意扩张,那么反过来就会威胁到天子的地位与权力。因为权力是一个定量的蛋糕,奸臣分多了一些,天子就分少了一些,百姓也相应着分少了一些。田蚡在朝堂上的权力之大,直接把蛋糕从汉武帝的口中夺取了过来。

而田蚡养门客,购买财物,扩大房宅的钱,最终还是要从百姓身上剥夺。从这一点上看,这样的奸臣,就如同附庸在百姓的吸血虫一样,无耻与可怕。百姓是国家的基石,如果百姓的利益受到了损害,那么整个国家也将会垮下去。

《军谶》曰:“枝叶强大,比周居势;卑贱陵贵,久而益大;上不忍废,国受其败。”

在《军谶》中也讲到了这一点,奸臣如果壮大起来,削弱了天子的权威,况且天子还不忍心废除奸臣,那么国家必定会因为奸臣当道而快速衰落。这一点,我们看一看胡亥与赵高就知道了。秦国历代国君,拼了命地生存,发展,历经七百多年,在秦始皇这一点终于开花结果。结果,出了个胡亥,直接把果子摘了,丢给了赵高,实在是令人嘘唏。

为什么奸臣会有这么大的能量呢?我们来看一看经典上面是怎么写的。

《军谶》曰:“奸雄相称,障蔽主明;毁誉并兴,壅塞主聪;各阿所以,令主失忠。”

奸臣们互相勾结,直接架空了天子,让天子无法得到准确的信息。而天子无法得到真实的信息,自然也就无法做出正确的,有利于百姓的决策,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

讲个例子,大家就会明白什么是架空。《人民的名义》里面,陈岩石对李达康说,我写了那么多信给你,向你反映大风厂的事件,你看都不看,回都不回。李达康蒙了一下,说我从来都没有收到过你的信件。陈岩石说,那你就被架空了。

陈岩石的背后深意是说,信件被人恶意拦截了。而拦截信件的人,必定是与大风厂,甚至是与山水集团有着利益输送的人。李达康没有收到反映真实情况的信息,自然也就没有办法做出正确的预防与判断,这才造成了大风厂事件,差点酿成大错。

田蚡也是如此。他之所以要安插那么多的亲信在朝堂之上,一方面是壮大自己的势力,一方面也是为了垄断信息渠道,让汉武帝蒙在鼓里。这样,他做了什么坏事,都不会传到汉武帝的耳中,自己也能够平安。

四、历史的轨迹,现今的镜子

从史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公权与私权的争斗,从来都是没有停止过的。放到现在看,也是如此。那么,就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韩非提出的方案,是发展法制,建造权力的笼子。

《韩非子》:“是故明君之蓄其臣也,尽之以法,质之以备。故不赦死,不宥刑;赦死宥刑,是谓威淫。社稷将危,国家偏威。”

作为贤明的君主,要想把控住大臣,就必须要完善以及推崇法制,让大臣们都按照规矩来办事。大臣们犯了死罪,就要处死。犯了重罪,就要重罚。绝对不可以肆意修改刑罚,自己削弱法制的权威。这一观点,放在现在,也毫不过时。

【触类旁通】

历史使人明智,经典使人通达。

领略历史魅力,感悟先贤智慧。

欢迎搜索:

稽圣

进行关注并订阅所有文章,欢迎转发、在看、收藏。

田蚡:大贪官,百姓的吸血虫,篡夺公权,罪不可赦 | 资治通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