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為什麼這麼難

疫情影響在家閒來無事,加上今天過節,決定挑戰一下世界終極靈魂拷問題:

中國足球為什麼這麼難?本文中所討論的“中國足球”話題特指11人制大場現代男子職業足球,不包括影響力及職業化程度較低的女足、五人制足球、沙足、盲足、業餘足球、古代足球運動形式蹴鞠以及完全不能被稱之為足球運動的足球電競和桌上足球。

討論中國足球的話題,首先我們要搞明白足球運動到底是什麼。你可能要說了,這個問題很簡單啊,足球就是一項22個人搶一個球還不能用手,看哪一方能把球踢進對方球門次數多的體育運動唄。恭喜您答對了,首先足球是一項體育運動,那體育的定義又是什麼呢?

現代體育起源於西方,首先是作為教育的一種形式出現的,體育的英文“physical education”的釋義是“the school subjectin which children do physical exercises or take part in physical games andsports”,我們可以理解為體育是一種身體教育,是通過身體活動,增強體質,傳授鍛鍊身體的知識、技能、技術,培養道德和意志品質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過程。它是教育的組成部分,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一個重要方面。而體育剛傳入我國時,也是作為一種教育形式出現的。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髮展,體育除了作為教育形式外,開始衍生出附帶經濟和欣賞價值的競技體育,即我們熟知的“sports”: “games such as football andbasketball and other competitive leisure activities which need physical effortand skill”。 競技體育指為了戰勝對手,取得優異運動成績,最大限度地發揮和提高個人、集體在體格、體能、心理及運動能力等方面的潛力所進行的科學的、系統的訓練和競賽,但必須在公平競爭的情況下完成(比如吃興奮劑,吹黑哨就不是公平競爭了)。

而包含了體育教育、競技體育、大眾體育、娛樂體育等廣義的體育運動成為了一種社會文化活動,它是社會總文化的一部分,其發展受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制約,也為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服務。體育所固有的根本特性,是人類社會的一種身體教育活動和社會文化活動。體育具有自然的和社會的兩重屬性:自然屬性如體育的方法、手段等;社會屬性如體育的思想、制度等。


而被譽為“世界第一運動”和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體育運動的足球,必然具有體育運動所包含的特質及其自身的特殊屬性:

  1. 身體對抗屬性:作為一項有直接身體對抗的體育運動,足球運動必然對身體素質有極高的要求,如身高、速度、彈跳、體能、耐力等;一個國家和民族自身身體素質的先天性必然對本國足球的風格產生極大的影響,比如北歐人和東南亞人踢的就絕不是一種風格的足球,還有搞啥體育運動都像打澳式橄欖球的澳大利亞人
  2. 精神和頭腦屬性:作為一項團隊合作和有著複雜戰術的體育運動,足球對個人和集體的團隊合作性、執行力、毅力、分析和快速反應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同樣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性格特點也會體現在自己國家的足球風格里,例如經常為我哭泣的阿根廷和鋼鐵意志的德意志
  3. 社會文化屬性:不同國家足球運動發展的特點和一個國家及民族的社會、文化甚至氣候都有著必然的聯繫,如我們熟知的巴西足球的浪漫與桑巴,德國足球的整體紀律和意志力,意大利足球的戰術多變和鏈式防守,西班牙足球的華麗奔放,英國的快樂足球和長傳衝吊,法國足球的移民化,日本足球的嚴謹與技術流,韓國足球為了勝利不惜一切手段和代價…
  4. 教育屬性:體育作為一種教育形式,一個國家的綜合體育和足球實力也必然和其教育的發展及普及程度密切相關,而體育和足球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也和其受教育的程度密不可分。例如職業體育發展最好的美國,大部分的職業體育運動員都要接受完整的大學教育,大學體育運動的發展也很紅火,就連NBA都要為NCAA的總決賽讓路;而我們的近鄰日本,其高中足球全國大賽和棒球甲子園也是其每年全國性的體育盛會
  5. 商業屬性:職業體育的發展必然和商業及經濟利益掛鉤,足球運動發展到今天越來越離不開商業力量的推動和金錢效應,職業足球的本質已經變成了一場商業演出秀。同樣,金錢的力量也會反哺足球運動的發展,激勵更多的年輕人和商業組織投入到這項運動中來,作用好的話可以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以歐洲足球為代表的職業俱樂部體系對各種人才的虹吸效應無比巨大,對本國足球甚至本國經濟的發展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這次疫情各國聯賽算的經濟賬就可見一斑。
  6. 組織和體系屬性:足球作為一項有影響力的世界性的體育運動,已經遠遠超過了一般體育的範疇,每到世界盃、歐洲盃等國家隊大賽,連國家領導人都傾巢出動,去現場支持國家隊的同時籠絡一下人心拉拉選票。這也意味著足球運動目前發展程度的職業性,體系性和複雜性對一個國家的足球組織的整體管理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平衡體育運動的公益和商業屬性,如何普及足球運動在本國的發展,平衡和教育之間的關係,如何處理本國青訓人才培養和職業足球觀賞性之間的矛盾,如何平衡國家隊和職業聯賽的關係,如何培養一個國家整體的足球文化足球意識足球理念,需要足球管理機構兼具體育、商業、宣傳、媒體公關、政府關係協調等方方面面的專業知識和能力,需要擁有一批專業的複合型人才來從事足球運動的管理。

總結以上現代足球運動所具有的屬性,我們可以來看一下目前的足球強國他們都具備哪些優勢和特點:

1.西歐:以上六點都做得很出色,這也是西歐足球現在領先世界的原因

2.東北歐:除了足協的管理能力和由於經濟發展原因商業開發的差一點,其他四點特別是在身體屬性和精神屬性上東歐和北歐足球還是很有優勢和特點的

3.南美:南美人的足球天賦毋庸置疑,1-3點是他們足球運動發展的根基和優勢,天賦異秉的南美人克服了他們在4-6點上的劣勢

4.美國:美國人的身體素質、經濟發展程度、職業體育的發展成熟度和與教育的連結程度決定了美國人可以玩好任何一項體育運動,只不過可以玩的項目太多了,男子職業足球的發展就被競爭項目搶走了人才,不過像女足這種職業化程度不高的項目,美國體育人才的基礎優勢就顯示出來了

5.日本:日本人的身體素質對於從事足球運動來說絕對沒有優勢,日本足球能發展到今天的成就是他們把後面五項因素基本發揮到了極致的結果,畢竟日本接受西方所謂現代化思想包括體育思想的程度還是比較深的,國民對體育的認識程度也更深刻。


繞了一大圈,現在讓我們回到本文的主題中國足球。從1989年的黑色三分鐘開始,我目睹中國足球八次衝擊世界盃的歷程僅成功一次,其他時間帶給我們的快樂也遠遠少於痛苦。我們不停的在反思為什麼,怎麼辦?也在不斷的努力嘗試,結果反而越折騰越差,近年來更是幾乎跌入冰點;大牌外援和外教的湧入,球員薪水的大幅提高造就了職業聯賽的火爆,國字號的成績卻是冰火兩重天,青訓體系更是徹底崩塌;沒錢的時候搞不好,有錢的時候卻更差,中國足球為什麼這麼難成為一個世界級謎題

結合之前分析的足球運動的屬性和特質,我們來看看中國足球是否具備相應的特點:

1.中國體育發展的歷史:之前我們說過中國現代體育也是從西方傳入,一開始是作為教育的一種形式,中國體育界最早的旗幟馬約翰先生就是在清華大學實踐自己的體育教育事業的。建國後,體育更多的是以為國爭光的目的以國家專業隊的形式存在,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並不密切。我國人民對體育的理解更多的關注點在成績和金牌這樣的競技層面,而對體育所體現出的教育意義、社會文化意義以及商業意義認識並不深刻。近些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眾體育和職業體育開始逐步發展,但整個社會的體育文化,體育意識以及體育的商業化開發程度整體水平仍不高。總而言之,中國還是一個缺乏體育文化和體育傳統的國家,無論是從業者還是愛好者對體育和足球的整體認識都還比較膚淺。

2.身體素質:中國人的身體素質整體上來說確實在從事直接對抗性的體育項目上有一些吃虧(足籃球),隔個網的無接觸項目就好很多(排球和乒羽),在講究靈活性和技術性的項目上我們會相對有一些優勢,參照一下身體素質還不如我們的日本足球的發展經驗,中國足球的突破口和風格還需要進一步明確和樹立。

3.精神和頭腦屬性:中國人的頭腦毋庸置疑是極其聰明的,而足球運動強調的其他重要的精神屬性如團隊合作能力、執行力等因素是否是我們中國人的優勢就是個見仁見智的話題了。

4.社會文化屬性:在一個體育和足球文化還不普及的國家,談論足球的社會文化屬性可能是一種奢求。我們只需要捫心自問:足球在你的生活中到底有多重要的意義?你會花多少時間和金錢在從事或觀賞足球運動上?一年你會去幾次現場看球?一年你會購買多少足球裝備或和足球相關的產品?這些問題的答案對中國足球在當今中國社會中的地位就不言自明瞭。人口大國並不等同於體育和足球人口大國。

5.教育屬性:目前中國職業球員的培養路徑和教育路徑幾乎是脫節的,頗有些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意味。這一方面造成了足球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也使得職業足球運動員缺乏相應的文化素質和頭腦。試問中國的父母,有多少人願意送自己的孩子去踢足球?有多少人願意讓自己的孩子成為職業足球運動員?在上大學和踢球進職業隊二選一時家長會如何選擇?你會帶上自己的孩子和媳婦全家一起去球場看球嗎?在當今中國大部分由母親決定孩子教育發展方向的情況下,一個女性在現場看完一場所謂的中國職業足球比賽後還會有多大的幾率讓自己的孩子選擇足球?

我個人一直有一個觀點:什麼時候中國職業聯賽的球場裡有很多全家人一起去看球特別是母親的時候,中國足球的春天就來了。

6.商業屬性:一個國家體育和足球文化的缺失必然影響到其職業體育整體的包裝和開發。中國的職業足球聯賽相比起半職業的籃球聯賽以及掛羊頭賣狗肉的排超、乒超、羽超來說已經是中國職業化體育最成功的項目了。不過中國的職業足球俱樂部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投資人輸血和商業贊助的基礎上才能生存,國外成熟職業聯賽的幾大營收項目轉播費、比賽日收入、衍生品收入對於中國的俱樂部來說還是鏡花水月,商業收入造血能力的不足必然制約中國職業足球和足球項目整體的可持續發展,無法對吸引人才從事足球項目起到正面作用。在這裡我還要補充一個觀點:一個行業有錢無論如何不是壞事,關鍵看錢怎麼花和怎麼用,同時如何規範行業競爭的秩序。

7.組織和體系屬性: 對於中國足協這麼多年來的管理和工作能力,槽點太多就不展開論述了。在這裡要著重強調的是足協的工作重點問題:在足球發達國家,職業聯賽的管理和國家其他足球事務的管理是分開的。

職業聯賽的本質是一個商業產品,由職業聯盟來具體負責包裝和開發。而一個國家整體足球的青訓規劃和可持續發展則由足協來負責,具有公益和教育屬性。職業足球俱樂部搞青訓的目的畢竟是為了自己俱樂部的利益而不是國家整體足球事業的發展,足球發達國家都有自己國家足協級的國家和區域足球青訓中心。中國足球在專業足球轉軌為職業足球后,原有的青訓體系崩塌,優秀的足球少年無法接受免費的高質量的青訓培養,造成了中國足球人才青黃不接的情況。這是目前中國足球青訓發展遇到的最大問題。

綜上所述,在一個體育及足球傳統和文化不強的國家,這個國家的人民身體、精神和頭腦屬性在從事足球項目上並不具備優勢,選擇踢球大概率意味著喪失教育機會,而這個國家又一向重視讀書和教育的作用,足球職業化和商業化程度不高,管理機構又長期存在各種問題,請問除了人多這個國家搞好足球的優勢和希望在哪裡?年輕的時候我總覺得搞好中國足球很容易,換個教練換批隊員出個球星或者換個足協領導就可以了。等長大了我才真正的發現,要想搞好中國足球真的是太難了!


中國足球為什麼這麼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