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推动营销方式蜕变与华文社营销新渠道探索


疫情推动营销方式蜕变与华文社营销新渠道探索


  面对疫情在全球蔓延,民航调减国际航班量,东京奥运会被迫延期,篮球联赛停摆,线下实体经济受到冲击,然而,互联网经济优势却凸显,出版业在共渡难关的战“疫”中,加强线上投入,努力谋求融合发展的路径:一些重大项目开辟线上运行模式,网络直播创新营销方式,电商微拍实现逆势增长,在线培训助力产品销售,视频会议调控工作进度和经营策略,删繁就简的举措力争开源节流……出版融合在实践中摸索转型,引领未来方向的做法,镌刻时代经典的案例,实现融合跨界的策略,与我们一起迈进5G时代的春天。

疫情推动营销方式蜕变与华文社营销新渠道探索

出版行业本身是一个紧密相连的产业链,一环受阻,便环环传递。此次疫情对整个(出版)产业链来说都是不小的打击:线上销售受阻于物流,线下销售被迫停业,实体店复工客人寥寥……各出版社在这几个月的现金收入急剧下滑。

此次疫情给实体书店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实体书店的恢复可能比线上更慢。因为疫情过后,物流容易恢复,但是人们对于在公共场所聚集仍然存在恐慌。所以实体书店可能需要人们的心态有所平复后才有可能回暖。图书行业基本上是代销制,如果书店没有销售,出版社就没有回款。所以无论对于实体书店,亦或者是出版社,这次疫情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中国出版集团华文出版社社长宋志军表示:“疫情期间,华文出版社充分理解渠道商面临的困难,与合作伙伴一起过紧日子,共渡难关;同时,一起探讨现阶段有效的营销方式,从内容供给的角度,给合作伙伴以最大支持,拉动销售;疫情过后,适当增加作品供应,优先把有力量的畅销书、常备书发到书店,帮助双方共同追回损失。”

同时,出版业更应自谋出路,而不能干等国家及政府的政策援助,因为这次疫情国家各行各业都遭受重创,国家需要支持的行业也很多。

此外,这次疫情将倒逼出版社考虑新的业务模式,也会是一次促进出版社转型的契机。增加电子图书出版、强化线上渠道的营销宣传工作是一些值得思考的方向。

宋志军介绍,华文社的数字出版业务所占份额仍然较小。一方面,为了缓冲此次疫情的影响,华文社正在积极与当当、京东等网销平台接洽排期,动员相关作者开展直播活动,通过跟观众交流优质图书内容与防控抗疫相关知识,适当安抚民众的恐慌情绪,展现自己作为文化单位的责任担当,也拉动相关图书销售,帮合作伙伴“消化库存”。

疫情推动营销方式蜕变与华文社营销新渠道探索

▲徐静波在“当当网官方旗舰店”直播

另一方面,华文社正积极打造自己的内容发布平台,加强与读者直接的沟通。2019年3月开通了抖音账号“南门太守盘三国”,目前已收获超过17万粉丝。这种方式能行之有效的话,或将作为华文社后期宣传工作的阵地。

同年11月,华文社与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共同合作,在抖音上推出了“阎崇年说历史”节目,目前已收获60多万粉丝。这种方式聚集了大量的粉丝,能及时、迅速地发布信息、推广活动。接下来华文社也计划以这种线上方式对阎老师的新作进行宣传。当然,这些工作是疫情发生之前开始做的,当时并未考虑特殊情况的发生。而当疫情出现,很多常规线下营销活动无法进行时,很庆幸当时在线上做了一些准备。因此,不管是自愿还是被迫,此次疫情也许会推动出版社求新求变,在内容生产方式和营销推广方式上迈上新台阶。

疫情推动营销方式蜕变与华文社营销新渠道探索

▲抖音号“阎崇年说历史”

疫情推动营销方式蜕变与华文社营销新渠道探索

近两年来,由于技术和资金的影响,数字化出版的进程颇为缓慢,此次疫情是否会给数字出版带来新的转机?

疫情之后,数字出版物将更多地担任产品输出的角色。出版单位最大的优势还是在内容。

任何平台都需要好的内容提高流量,好的内容也需要借助平台的流量进行传播。网络平台和出版社并不一样,出版社与作者的接触更为紧密,而网络平台与内容生产者的联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存在巨大的结合点。这就需要双方共同探讨如何进行深度的战略合作。

华文社在做抖音号“南门太守盘三国”的时候,并不仅仅只是做这个系列的销售工作,实际上,需要进行根据粉丝的反馈进行相应的选题策划,讲述每个知识点,其实都是在与粉丝交流三国知识的过程。知识传播比销售更重要。华文社现在正在计划将每一次互动的内容整理、编辑成册,将互动过程中新的碰撞点整合到一起,做成新的作品。

这是一次很好的实践,在未来,出版社可以将更多的网络平台互动内容实录编辑成册,进行相应的出版设计,而并非只是利用平台进行图书推荐与宣传。

疫情推动营销方式蜕变与华文社营销新渠道探索

▲抖音号“南门太守盘三国”

疫情推动营销方式蜕变与华文社营销新渠道探索

对于出版社来说,每一项业务都需要投入,不管这种投入是否涉及作者,即使是网络直播,也需要投入成本进行制作剪辑。如果出版社一直投入,回报必然成为要考虑的问题,因此,选择盈利也是必要的。

平台更适合对特色出版作品进行推广,而非对所有出版物的简单容纳。宋志军打了一个比方:“比如,一个作者一年能出很多书,但是宣传的重点必然有所取舍;其次,出版社所对接的作者数量也是巨大的,但能包装推出并成为公众人物的也只有几个。因此,这就存在两个局限。网络平台难以对出版作品进行批量化宣传,正如长期投入必须考虑回报,投入同时也应该最大化地用在刀刃上。”

因此,免费模式也是一样的道理。除了公益事业,公司所采取的免费形式,仍然属于一种商业模式,其最终目的仍然是获得盈利,维持周转。没有盈利,公司的运转就不可持续。

针对这一僵局,目前华文社也在探讨一种方式,就是在开展免费业务的同时,将它所带来的成果在未来与出版进行有机结合。是否成功还是未知数。还要评估后期采用这种模式做出来的新产品,看它的收支能不能平衡,这将是个挑战。

如何开展这种有机结合的模式并且降低试错成本?可以“小切口”,通过选择少数几位作者进行尝试,即使损失也可控、可承受。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