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心機到底有多重?免死金牌上角落處這四個字,看完豁然大悟

現今,大家通過眾多的古裝影視劇瞭解到,在我國古代王侯將相最想得到的御賜之物無非有兩樣,一是象徵皇權的尚方寶劍,即大臣擁有皇帝的寶劍就具有先斬後奏之權;二是

在小說《水滸傳》中曾提及的免死鐵券,若大臣犯法,持此鐵券可免去死刑。雖然當今小說演義中頻繁出現這兩樣東西,但其實在正史上確實都存在,它們都是古代皇帝給功勳大臣們最高的獎賞。尤其是後者免死鐵卷,民間稱之為免死金牌。

到了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也效仿歷代帝王,設立了丹書鐵券制度,給開國元勳頒賜免死金牌。首批獲得朱元璋御賜免死特權就共計34人,其中6個公爵、28個侯爵。然而,通過後世記載,我們發現當初得到朱元璋免死令牌的王公大臣,基本上都沒有好的下場,譬如李善長、藍玉等皆遭遇滅門之害。俗話說“君無戲言”,最後他們手中象徵免死的鐵券,為啥一點作用都沒有呢?

朱元璋心機到底有多重?免死金牌上角落處這四個字,看完豁然大悟

眾所周知,“我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是明太祖朱元璋感慨之詞,雖有種捨我其誰帝王風範,但回顧歷史,的確他是從淮右一介布衣平民到金陵坐擁天下的帝王。據《明史·本紀第一》記載:“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鐘離。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朱元璋出生在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因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父、祖幾代人都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因此,朱元璋從小就給村裡的地主放牛為生。

到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濠州發生天災和瘟疫,其父母先後在場劫難離他而去,此時朱元璋不過是年僅15歲的少年。為了活命,朱元璋只能去皇覺寺剃度為僧,每日在寺裡掃地、上香、打鐘擊鼓、燒飯洗衣,還受到老和尚斥責。直到25歲那年,朱元璋機緣巧合,投奔郭子興的紅巾軍,才開始了自己傳奇的一生。

入伍後的朱元璋,作戰非常勇敢,並且處事機智靈活屢立戰功,很快就受到郭子興的賞識,隨後朱元璋南征北戰拼搏了近二十年,從不入流的九夫長一朝登上龍位的皇帝,這樣前後身份的懸殊在我國曆史上並不多見!

朱元璋心機到底有多重?免死金牌上角落處這四個字,看完豁然大悟

就這樣,出身寒微的朱元璋在一大批功臣的輔佐下,登上皇帝寶座,開創大明王朝。而為了獎賞那些幫他攻伐天下的功臣宿將,朱元璋繼位後不僅對其加官進爵,還特意頒賜免死鐵券以示皇恩浩蕩。

洪武三年(1370年),首批獲得朱元璋御賜免死金牌特權的就有:李善長、徐達、李文忠、馮勝、鄧愈、常茂、湯和、陸仲亨、周德興、華雲龍、華高、顧時、耿炳文等共34人。

根據史料記載,明朝免死鐵券參考吳越王錢鏐在唐朝時候唐朝皇帝賜給他的鐵券而制,形狀似瓦而彎曲,上面刻錄功臣的事蹟,然後一分為二,大臣拿一半,內府藏一半,使用的時候可以合到一起,以驗真偽。

明朝初年,朱元璋給大臣最高的獎賞可謂就是這免死鐵券了,其作用是將來開國功勳們一旦觸犯刑法,錦衣衛去家裡殺人的時候,只要你擁有此物就可以免除一死。

為此,當時很多的大臣為腦袋考慮,費盡心思想搞到一張,就連早早隱退的謀士朱升在辭官之前,還希望朱元璋能夠賜給其兒子朱同一枚丹書鐵券,將來好保全性命。

而那些有幸拿到的,就會放在家裡的大堂供起來,逢人來就會展示給對方看,似乎有了這張鐵券就有兩個腦袋。

朱元璋心機到底有多重?免死金牌上角落處這四個字,看完豁然大悟

可俗話說: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則危;能事不宜盡畢,盡畢則衰;行誼不宜過高,過高則謗興而毀來。眾多獲得免死金牌的開國功臣萬萬沒有想到,朱元璋御賜的免死鐵券,最後卻成了他們的催命符。

朱元璋作為我國古代唯一出身貧苦農民皇帝,從社會最底層的放牛娃、四處討飯的小和尚,走到大明王朝的開國皇帝,其心機不言而喻,非一般人能比!

而且明太祖朱元璋偏偏又是一位生性多疑之人,為了保全朱明王朝的江山社稷,尤其是在太子朱標死後給皇太孫朱允炆留下安定的政治局勢,晚年的朱元璋不惜屢次發動大獄,誅殺功臣宿將。已至在他的屠刀之下,與他一起開創大明盛世的有功之臣能壽終正寢的寥寥無幾。

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以圖謀不軌之名誅殺丞相胡惟庸,屠滅三族,連坐其黨羽,誅戮了一萬五千多人。數年之後,曾獲得兩張免死鐵券的韓國公李善長也受到牽連,按照規定,李善長可以免死兩次,其子免死一次,但他最終還是因與胡惟庸“交通謀反”被賜死,家屬七十餘人全部被殺。最後胡惟庸案延續了十年之久,前後被殺的幾十家王公貴族,共三萬多人。

朱元璋心機到底有多重?免死金牌上角落處這四個字,看完豁然大悟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又故伎重演,錦衣衛指揮使參奏藍玉謀反,隨即朱元璋將藍玉等人持有免死鐵券有功大臣處死。據史料記載,當時受“藍玉案”株連被殺的高官,僅列入《逆臣錄》的就有兩萬五千人。

就這樣,首批34個得到朱元璋頒發的免死鐵券的人,大部分死於朱元璋之手。當然,像徐達這樣不清不楚的死了的人,後世都認為是被朱元璋所殺,據明朝人王文龍編撰的《龍興慈記》記載,徐達是因病無法吃鵝,可朱元璋偏偏特賜給徐達蒸鵝,最終在涕淚交流之下,徐達把朱元璋所賜的燒鵝全數吃完,之後全身潰爛而死。

對於朱元璋統治後期大肆誅殺功臣的舉動,可謂在封建歷史上並多見,畢竟當初朱元璋曾獎賞每位功臣免死鐵劵,若大臣犯法,持此鐵券可免去死刑。那麼當時擁有明朝最高恩賞大臣是怎麼被屠戮的呢?

原來朱元璋在賞賜免死金牌的時候,就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幾乎每一塊免死鐵劵上都有類似的一句話:“朕本疏愚,皆遵前代哲王之典禮,茲與爾誓,除謀逆不宥。”

意思是說,其他罪都可免死,唯獨謀反不免死。看到這,頓時讓人豁然大悟,就是免死金牌上角落處的“謀逆不宥”,讓朱元璋名正言順將其處死。而這四個字,也足見明太祖朱元璋的心機到底有多重!

朱元璋心機到底有多重?免死金牌上角落處這四個字,看完豁然大悟

最後我們要說,朱元璋賞賜的“免死鐵券”,充其量只能算是榮譽證書,非但不能保命,反成為催命符,可以說誰還敢要,死的更快!

作為我國曆史上最傑出的君主之一,朱元璋一生勤於政事,曾經也是無比英明的君主為何突然變得如此糊塗,如此殘忍絕情、忘恩負義?

其實歷來皇帝都忌諱功高震主,為了給繼承者掃清潛在威脅,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又豈是一個鐵券能夠保全的了。當年朱元璋為了打江山,為了穩定江山籠絡人心才發放的免死鐵券,但隨著昔日的臣子自恃功高、飛揚跋扈,不把他放在眼裡,為了自家江山社稷長治久安,只能羅列一些罪行將其剷除,永保大明社稷。

經過幾次黨獄,明初的功臣被屠戮殆盡,最終34個有免死鐵券的人只有湯和與華高二人得以善終。而究其原因,此二人特別之處在於為人謙恭謹慎不戀財物,到了晚年又無心爭權奪利的念頭,對於朱元璋來說基本無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