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来早春水 望向金秋丰

3月23日,沈阳新民市法哈牛镇法哈牛村,水稻种植大户孟献新正在院里“晒籽”。晒籽是水稻育苗的第一步,今年老孟这一步比常年早5天。

“一个月前,村里就说今年水指定来得早。”老孟话语里透着喜气,“田里来水足的话,稻秧早下地5天,秋天就能增收6%。”

老孟说的“来水”,指的是从我省水库输往各地农田、尤其是水田的农灌供水。法哈牛村所在的新民灌区用水,由省水资源管理集团所属大伙房水库调配。

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农时可能提前,为保证春耕田里“来水”充足,省水资源集团早早做好预案。3月3日,大伙房水库就开始了调水工作,集团所属其他水库也相应展开行动。

3月19日,距大伙房水库入库口上游约5公里处,抚顺新宾满族自治县上夹河镇河西村古楼大桥上,大伙房水库公司供水收费部部长郑艳波一边观察桥下湍急的苏子河,一边用手臂打着比例,估算着。

“1米多深水,100多米宽的过水断面,水流量能达到80(立方米/秒)”对比3月3日10米宽的浅流水道,郑艳波对当天这组数字比较满意。

把这组数字摆进大伙房水库的水情动态测算,水库公司总工程师杨旭心里踏实许多。截至当日,水库跨流域引水累计7300万立方米,蓄水增加0.43亿立方米“。按这个速度,到5月1日,下游农业灌溉任务就能保证了。”

“这个水位,意味着总体蓄水量可满足城市生活、生产及农业用水需求。”水资源集团调度中心副主任喻松阳表示,省属水库灌区的泡插期供水矛盾可基本解决。

“这样的话,上秋水稻丰收,咱心里更有底了。”听到这些消息,孟献新笑了。

链接

我省水田面积近400万亩,粮食总产量可达30亿公斤,保证春耕用水意义重大。为稳定本年度粮食产量,省水资源集团保证农业供水安全,提前采取了多种措施。这也是我省近年来,不断增加农田水利建设财政投入,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改造,大力推进节水灌溉和田间配套工程建设,保障粮食安全等工作的有力实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