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到吊舌頭的紹興黴毛豆擔心會失傳,日本納豆卻風靡全球

【越食:黴臭系列】

1.黴莧菜梗:紹興黴臭食品的靈魂所在!

2.紹興臭豆腐:紹興黴臭食品的門面擔當,臭豆腐界的白面書生!

3.紹興黴豆腐:能否找回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

4.黴千張:生化武器or下飯神器? | 唯有紹興湖北解其味

5.紹興黴毛豆你吃過嗎?說不定是日本納豆的祖宗哦


日本的納豆很有名,在紹興,也有一種深受老百姓喜愛的類似食物,叫“黴毛豆”。

據說,日本納豆起源於中國,是唐朝時鑑真和尚東渡日本時傳過去。

這麼說起來,紹興黴毛豆說不定還真是日本納豆的祖宗呢!

鮮到吊舌頭的紹興黴毛豆擔心會失傳,日本納豆卻風靡全球

黴毛豆

“黴毛豆,吊舌頭。”這是一句紹興的俗語。

“吊舌頭”是什麼意思呢?說的是一種特別鮮的狀態。紹興還有一句話叫“鮮得連舌頭都吊走了”。

可見,黴毛豆在紹興人的味覺裡面,是特別鮮的口感。

即便是在紹興,黴毛豆知名度和普及程度,相比臭莧菜梗、臭豆腐等,還是要差一點的。似乎在越城、上虞、蕭山(原屬紹興)一帶,吃得人更多一些。

在諸暨,阮市鎮王殿畈村一帶,黴毛豆也比較流行。當地還流傳著一個與南宋首位皇帝趙構有關的故事。

1127年,北宋發生“靖康之變”,徽、欽兩位皇帝也被金國人抓走了,北宋宣告滅亡。康王趙構僥倖得逃,一路南逃來到了諸暨。有一天晚上,他住在督江頭,隨從們當地蒐羅了一些菜餚供他享用,其中一道就有王殿畈村的黴毛豆,小康王食後讚不絕口。從此,黴毛豆在當地就更加有名了。

鮮到吊舌頭的紹興黴毛豆擔心會失傳,日本納豆卻風靡全球

黴毛豆蒸豆腐

黴和臭的區別

你是不是很關心黴毛豆的做法呢?別急,在說做法之前,我們先來聊一聊“黴”和“臭”的問題。

大家都說紹興人喜歡吃黴臭菜,至於這個“黴”和“臭”有什麼不同,似乎沒有人說起過。

老越倒是歸納出兩者的一個區別。

凡是在菜前面冠以“黴”字的,基本上經過了自身發酵的程序,比如黴豆腐、黴莧菜梗、黴千張等等。

而在菜前面冠以“臭”字的,則基本上是用滷水(多用黴莧菜梗的汁)浸泡而成,比如臭豆腐、臭冬瓜等等。

今天我們說的黴毛豆,主要用的就是黴的方法。

黴毛豆的做法

黴毛豆作為民間流行已久的食物,各家各戶的做法大同小異。

紹興咸亨良品製造公司的王泉林在《中國釀造》1996年第6期發表了一篇題為《紹興黴毛豆的製作方法》的文章。老越把他的方法總結了一下,分享給大家。

第一步:浸泡。將篩選後的黃豆與水按1:3.5的比例放到桶裡,浸泡時間根據季節不同略有差異,夏季天熱,只要6小時就可以了,春秋季節24~26小時,冬季最長,需要26~32小時。那麼怎麼判斷黃豆已經浸泡好了呢?黃豆的兩片豆瓣容易分開,分開後容易折斷,並且折斷的地方沒有硬心就可以了。

第二步:蒸煮。將泡好的黃豆再衝洗一遍後就可以蒸了。如果用普通的鍋來蒸,時間比較長,一般需要2小時。用高壓鍋蒸比較快,也容易精確控制,把泡好的黃豆平攤在鍋內,不加水,蒸20分鐘即可。蒸好的黃豆,用手輕輕一捏就能變成餅狀。

第三步:發黴。這一步,工廠的做法,是要接入毛黴菌的,接好菌以後再鋪在席上,厚度以2~3釐米,室溫28度最好。這樣晾上2天,毛豆就會長毛髮黴,變得酥嫩,並且發出特殊的香味。

第四步:加汁裝瓶。把發黴好的黃豆與水、黃酒、鹽混合,比例大概是5:2:1:1左右,另外再加上香油、其他辛香料等,攪拌均勻裝入玻璃瓶中就可以出品了。

鮮到吊舌頭的紹興黴毛豆擔心會失傳,日本納豆卻風靡全球

黴毛豆蒸鯽魚

當然,以上是工廠化的操作方式。民間的做法,要稍微麻煩一些。

比如,在三步中,家裡是沒有接菌種這一步的,也沒有溫控設備,所以一般是把蒸好的毛豆平攤在盆裡,盆上蓋紗布之類的東西防止灰塵和雜菌進入,然後再在盆上蓋破棉被、稻草之類的東西,目的是保溫,使盆內的溫度保持在30℃。這樣焐上兩天,毛豆上也就長毛髮黴了。需要注意,長白毛的黃豆才是健康的,長綠毛或其他顏色的就說明有雜菌混進去了,不能食用。

在第四步中,民間的做跟工廠化做法差別比較大。

民間做法在毛豆長毛之後還需要一個裝壇再發酵的過程。一般是將長了毛的黃豆跟原汁一起倒入壇中,加一點鹽,再用紗布包紮封口。

需要注意兩點:一是民間做法不能加水,必須加蒸煮黃豆時產生的原汁,所以第二步煮蒸黃豆的水不能倒掉;二是民間做法不加黃酒,也不加其他調料,只加一點點鹽。

裝壇三天後,真正的黴毛豆就做成了。這時候,可以直接拿出來吃,也可以把它們裝進瓷瓶或玻璃瓶裡,放在溫度5℃以下的地方,留著慢慢吃。

鮮到吊舌頭的紹興黴毛豆擔心會失傳,日本納豆卻風靡全球

黴毛豆蒸肉餅

新鮮毛豆黴起來也很好吃

前面說的黴毛豆,是拿黃豆來做的。

其實,紹興人更喜歡用新鮮的黃豆(也就是毛豆)來黴。你看,它的名字就叫“黴毛豆”,而不是“黴黃豆”啊!

黴新鮮毛豆,最好在秋天毛豆剛成熟的時候,有一種叫“八月白”的品種是做黴毛豆的最佳人選。八月白,顧名思義,就是到了農曆八月,這種毛豆的豆粒就微微泛白了。製作的時候,最好選用三分綠色、七分黃色的豆粒。

黴新鮮毛豆,就不用浸泡這一道程序了。把採摘來的毛豆,剝殼,去皮(豆粒外面那層微白的豆衣要留著)之後,跟前面介紹的步驟一樣處理即可。

前面我們提到了“黴”和“臭”的區別,雖然說,大部分人吃的黴毛豆是用“黴”的方式做的,但也有人喜歡用浸泡的方式來做,這種毛豆似乎叫“臭毛豆”更貼切一點。

簡單地說,就是把採摘來的新鮮毛豆清洗一下,連殼扔進黴莧菜梗滷水裡,放上兩三天就可以撈出來食用了。這樣做出來的“黴毛豆”,賣相還是挺不錯的,現在紹興有的酒店就拿它來配冷盤。

鮮到吊舌頭的紹興黴毛豆擔心會失傳,日本納豆卻風靡全球

蒸三臭,其中之一就黴毛豆

黴毛豆的吃法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黴毛豆一般是當一碗單獨的菜,蒸來吃的。

家裡做飯的時候,盛上一碗黴毛豆,再滴上幾滴菜油,放在飯架上蒸。飯熟之時,毛豆也熟了,掀開鍋蓋,黴毛豆熱氣騰騰,又臭又香的味道撲鼻而來,讓人直咽口水。

不過,現在已經很少有人這麼吃了,一般都用黴毛豆作配料,跟別的菜放在一起蒸。

比較常見也比較知名的,有黴毛豆蒸豆腐、黴毛豆蒸肉餅、黴毛豆蒸鯽魚等。也有人拿它來蒸臭豆腐、蒸千張,蒸春筍,蒸南瓜等等,幾乎是你想蒸什麼都可以。

據說,上虞有一道黴豆豉蒸蟶子的菜很有名。在這道菜中,黴毛豆起到了去腥提鮮的作用,使蟶子更加鮮嫩味美,形成了菜餚特有的鮮香,肥嫩十足。

鮮到吊舌頭的紹興黴毛豆擔心會失傳,日本納豆卻風靡全球

黴毛豆蒸蟶子

如今,隨著老百姓生活條件的改善,像黴毛豆這樣的黴臭食物,已經日薄西山,只有部分祖輩人仍對黴味情有獨鍾。對年青人來說,黴臭食物頂多只能算是餐桌的點綴,好吃的老饕才會去找著品嚐。

如今使用傳統方法制作黴味的人越來越少,很多年輕人嫌麻煩都不會去做。”這是一位老人發出的感嘆,他最憂心的是,製作黴味的方法終究會失傳。

你覺得呢?


每晚7點,分享紹興的美食美器、名人越企、逸史趣聞。老越專注越文化研究與普及,喜歡請點擊關注“越來了”,一起追尋“越文化”。

週一:【越商】

週三:【越史】

週五:【越食】

週二、四:【紹興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