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桥镇一线战“疫”日记(0402)——守好“责任田”站好“服务岗”护好“社区人”

城桥镇一线战“疫”日记(0402)——守好“责任田”站好“服务岗”护好“社区人”

新冠疫情悄无声息得席卷中华大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艰巨战场上,城桥镇组团式联系村居第14组4名成员刘琳璘、刘卫兵、黄蓓蕾、蔡海华,在组团领导的带领下,履职尽责、勇于担当,积极投入抗疫第一线,切实为辖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当好社区工作者的坚强后盾。

刘琳璘是第14组的联络员,沟通协调上通下达是她抗疫工作的A角,组团成员“超级替补”是她担任的B角,哪个小伙伴遇到本职工作与抗疫工作的时间冲突,刘琳璘这个超级替补就第一时间上线工作。在城中村实行封闭式管理过程中,组团式领导接到永凤社区党支部书记的反映后,紧急带领成员赶赴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因道口封闭时间紧、任务重,适逢蹲点干部临时不在,联络员刘琳璘就主动联系职能部门,第一时间帮助永凤居委沟通协调,最终城中村顺利实行封闭式管理,守住了城中村居民最重要的一道防线。

01

实干巧干守好“责任田”的刘卫兵

城桥镇一线战“疫”日记(0402)——守好“责任田”站好“服务岗”护好“社区人”
城桥镇一线战“疫”日记(0402)——守好“责任田”站好“服务岗”护好“社区人”

刘卫兵是元六村的蹲点干部,也是城桥镇司法所所长。2月25日农历大年初一,那天在镇政府24小时值班的刘卫兵,接到群众来电: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他原来承接的餐饮服务合同不能正常履行了,希望镇政府帮助协调解决纠纷时,刘卫兵就正式开始了他的抗疫“责任田”守护工作。在元六村蹲点工作期间,刘卫兵与村干部一同前往重点对象家庭核实相关信息,与党支部书记每天交流元六村疫情防控工作动态信息,对农庄、合作社和有外地亲戚或者近期有旅行史的村民进行全面排查。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司法所2名公务员、4名矫正社工被派往居委担任志愿者,为兼顾本职工作和疫情管控,刘卫兵克服本单位人员不足、自身口罩供应不足等困难,常常白天在村委上班,晚上在单位加班,始终坚持每天去村委的原则不能破,积极为元六村做好信息的上传下达和必要的服务工作,为守好元六这一亩三分田做出积极的贡献。

02

任劳任怨站好“服务岗”的黄蓓蕾

城桥镇一线战“疫”日记(0402)——守好“责任田”站好“服务岗”护好“社区人”城桥镇一线战“疫”日记(0402)——守好“责任田”站好“服务岗”护好“社区人”

黄蓓蕾是永凤社区的蹲点干部,也是镇规保办的一名工作人员。跟其他蹲点人员相比,黄蓓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了工作家庭“连轴转、两不误”。刚有二胎的他,防疫期间又遭遇了父亲病重的打击,有时白天要带父亲去市区看病,晚上马不停蹄赶回岛后黄蓓蕾还要去居委转上一圈了解当天的情况,只有完成这个“常规动作”后他才放心回家休息。整个防疫战役中,黄蓓蕾对镇上各类工作要求做好上传下达之余,还积极指导帮助社区开展工作,协助社区张贴告知书20余块,发放新冠病毒告居民书及永凤社区防控作战图1300多户,张贴出租户、承租户责任告知书78户。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落实上级疫情防控各项决策部署,对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全程跟踪指导,为扎牢社区防疫线打下扎实的基础。

03

勇于担当护好“社区人”的蔡海华

城桥镇一线战“疫”日记(0402)——守好“责任田”站好“服务岗”护好“社区人”
城桥镇一线战“疫”日记(0402)——守好“责任田”站好“服务岗”护好“社区人”

蔡海华是川心街社区的蹲点干部,也是市政市容环境事务所的副所长。新冠疫情爆发的50多天以来,他每天提前先到单位报到,完成好本职工作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到川心街社区,协同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口罩登记发放、宣传防疫知识、张贴宣传海报、排查外来人员、小区道口防控等工作。川心街老街实行封闭管理后,给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在得知道口防控志愿者紧缺的情况后,为确保川心街社区服务力量能持续跟进,蔡海华第一时间协调志愿力量进社区,解决了社区的燃眉之急。寒潮和大风的突然来袭,无疑是给疫情防控工作雪上加霜,让一线志愿者有个抵御寒风的“小天地”是刻不容缓的事。他立即协调物资和安排人员加班加点给值守道口的志愿者搭建、加固帐篷,共同守护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疫情防控工作哪里需要,力量就要往哪里聚。蔡海华那股肯干实干的劲头赢得了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居民的一致点“赞”,大家都称他为实至名归的社区“守护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